楊志敏,常巧英,李 堅,許曉輝,薛華麗,朱仁愿
(1.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食品中農藥獸藥殘留監控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50;2.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3.甘肅農業大學 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4.天津科技大學省部共建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457)
黨參(Codonopsis radix)屬桔梗科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屬的根,為藥食兩用的道地藥材,具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健脾益肺之功效[1]。黨參在種植、加工及儲存過程中,需用化學農藥抑制或防止病蟲害,以保障其產量和質量,但農藥的不規范使用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殘留的發生。近年來,農藥殘留問題已成為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焦點。《中國藥典》對中藥材中農藥殘留限量做出規定的農藥數量只涉及33 種,GB 2763-2021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2]也未針對黨參中農藥殘留做出限量規定,只有較少農藥在藥用植物中有限量規定。因此,建立黨參中農藥多殘留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藥材中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3-6]、液相色譜法[7]、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8-12]、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13-17]、飛行時間質譜法[18-20]、拉曼光譜法[21]等,與之相關的前處理方法有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3-21]。其中,分散固相萃取法因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環境、中藥材等領域。該方法利用凈化劑吸附基質中的雜質達到凈化目的。目前常用的凈化劑有N-丙基乙二胺(PSA)硅烷化硅膠、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C18)、石墨化碳(GCB)吸附劑,主要用于含水量高、基質簡單的樣品,對于復雜基質的樣品有待探索使用新型吸附劑。碳納米管(CNTs)是碳六元環構成的類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納米級中空管[22],因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吸附力強、易于改性和修飾等特點,近年來在農藥多殘留的前處理檢測技術中顯示了優異的特性[23-24]。
黨參中含有大量的色素、黨參苷、脂類、多糖、生物堿等成分[25],而農藥殘留含量往往很低,有效去除雜質干擾是實現痕量分析準確性的關鍵因素。目前關于黨參中農藥殘留的測定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5-6]、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10]、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15-17]、飛行時間質譜法[20]等,其中質譜技術在農藥多殘留檢測中優勢突出。黨參中農藥殘留前處理方法鮮見利用碳納米管作為吸附材料的報道。本文以羥基多壁碳納米管(MWCNTs-OH)為凈化吸附劑,通過優化提取溶劑、提取體系、凈化填料組合改進前處理方法,結合氣相色譜-串聯質譜(GC-MS/MS)技術建立了黨參中農藥多殘留的測定方法,為中藥材中農藥多殘留的檢測提供技術支持。
7890B-7000D 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儀(美國Agilent 公司);5810R 高速低溫離心機(德國Eppendor公司);Milli-Q超純水機(美國Millipore公司);VORTEX-2渦旋振蕩器、KS40001控制型控溫搖床、A11 基本型分析研磨機(德國IKA 公司);AUTO-EVA-60 全自動平行濃縮儀(睿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無水硫酸鎂、氯化鈉、乙酸鈉、檸檬酸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PSA、C18、GCB(美國Agilent 公司);多壁碳納米管(MWCNTs)和羥基多壁碳納米管(MWCNTs-OH)(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75種農藥標準品(純度均≥95.0%,德國Dr.Ehrenstorfer 公司)。正己烷、乙腈、乙酸乙酯(色譜純,德國Merck公司);丙酮(色譜純,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冰乙酸(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稱取10 mg(精確至0.01 mg)標準品分別置于10 mL 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釋定容至刻度,于-18 ℃低溫避光保存。準確移取一定體積的標準儲備液,用乙酸乙酯稀釋為0.4 mg/L 的混合標準工作液,于-18 ℃避光保存。
稱取黨參空白樣品,按照“1.3”樣品處理方法進行提取、凈化、離心、濃縮、復溶和過膜后制備空白樣品提取液,臨用前吸取適量標準工作液,配制成質量濃度分別為5、10、25、50、100、200、300 μg/L的系列基質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將黨參的干燥根置于高速粉碎機中粉碎至粉末狀,過100 目篩,混勻,備用。準確稱取2 g 樣品(精確至1 mg)至50 mL 離心管中,加入5.0 mL 超純水,渦旋,充分浸潤樣品,放置30 min。再加入10.0 mL 乙酸乙酯和一顆陶瓷均質子,渦旋混勻,300 r/min 振搖10 min,加入6.0 g無水硫酸鎂、1.5 g乙酸鈉,立即搖散混勻,300 r/min 振搖10 min,以4 ℃、3 900 r/min 離心5 min。取3.0 mL 上清液,置于預先裝有凈化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凈化管(無水MgSO4450 mg、PSA 100 mg、MWCNTs-OH 3 mg)中,渦旋使充分混勻,1 000 r/min 振蕩10 min 使凈化完全,4 ℃、3 900 r/min 離心5 min,取2.0 mL 凈化液氮吹至近干,用1.0 mL乙酸乙酯復溶,過膜,待測。
HP-5MS UI毛細管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溫:60 ℃,保持1 min,以40 ℃/min升溫至170 ℃,再以10 ℃/min升溫至310 ℃并保持3 min;載氣為氦氣(純度99.999%);進樣量1.0 μL;不分流進樣;進樣口溫度:280 ℃;傳輸線溫度:280 ℃;流速:0.9 mL/min。離子源:EI源;電子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 ℃;動態多反應監測(dMRM)掃描模式;溶劑延遲:2.5 min。75種農藥的質譜參數見表1。
對75 種農藥的混合標準溶液在m/z50~500 范圍內進行全掃描,使用NIST 標準庫匹配檢索,確定目標物的保留時間,并對其前級離子、產物離子及碰撞能量等質譜參數進行優化,利用軟件自帶的dMRM 模式進一步優化。該檢測方法可簡化分析流程,提高分析效率,適合農藥多殘留的分析。圖1為優化條件下75種農藥(0.1 mg/L)的總離子流圖。

圖1 75種農藥(0.1 mg/L)在MRM模式下的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75 pesticides in MRM mode(0.1 mg/L)
2.2.1 提取溶劑的選擇由于目標農藥種類多、極性差異大,因此篩選適合大多數農藥的提取溶劑尤為重要。本實驗分別對比了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1∶1)、乙腈、1%乙酸乙腈作為溶劑提取75 種農藥的回收率(圖2)。結果表明,回收率在70%~120%范圍內目標農藥數量最多的提取溶劑為乙酸乙酯(72種農藥),其次為乙腈(67種農藥)。乙酰甲胺磷、樂果、硫環磷、甲基硫環磷和唑螨酯在乙酸乙酯中的回收率均在70%~120%范圍,而在乙腈中的回收率低于70%或高于120%,尤其上述4種有機磷農藥在乙酸乙酯中的回收率顯著高于乙腈,這5種農藥的極性均較強,回收率偏低可能與極性有關。因此,實驗選擇乙酸乙酯為提取溶劑。

圖2 提取溶劑對提取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2.2.2 提取體系的優化本實驗涉及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類等多種農藥,為防止提取過程中由于酸堿不穩定導致農藥分解,需形成緩沖鹽體系以減少農藥的損失。考察了3 種提取體系(體系1:無水MgSO46.0 g + NaCl 1.5 g;體系2:無水MgSO46.0 g + NaAc 1.5 g;體系3:無水MgSO45.0g + NaCl 1.0 g + Na3C6H5O71.5 g)對75 種目標農藥提取效果的影響(圖3)。結果表明,第2 種提取體系的整體回收率最佳,且回收率在70%~120%范圍內的農藥數量最多,回收率低于70%或高于120%的農藥較其它兩種提取體系少。因此,實驗以無水MgSO46.0 g + NaAc 1.5 g 為最佳提取體系。

圖3 不同提取體系對提取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ution system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2.2.3 吸附劑種類的考察固定無水MgSO4450 mg 和PSA 100 mg,考察了不添加其它吸附劑和分別添加30 mg C18、GCB、MWCNTs、MWCNTs-OH 吸附劑5 種方案的凈化效果,發現添加GCB 和MWCNTs-OH 兩種方案的回收率在70%~120%范圍內的農藥數量最多,考慮到實驗成本,選擇無水MgSO4、PSA和MWCNTs-OH為凈化吸附劑。
2.2.4 MWCNTs-OH 用量的選擇固定無水MgSO4為450 mg,PSA 為100 mg,將3 mL 提取液分別加入凈化管中,考察了MWCNTs-OH 不同用量(0、3、5、10、20、30、40 mg)對農藥回收率的影響(見圖4)。結果發現,MWCNTs-OH 用量為3 mg時,回收率在70%~120%的農藥數量最多。因此,本實驗以MgSO4450 mg+PSA 100 mg+MWCNTs-OH 3 mg為最佳凈化劑組合。

圖4 MWCNTs-OH用量對凈化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amount of MWCNTs-OH on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2.3.1 線性關系、檢出限及定量下限采用本方法對質量濃度分別為5、10、25、50、100、200、300 μg/L 的系列基質混合標準工作溶液進行測定,以各農藥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mg/L),對應的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75 種農藥在5~300 μg/L 質量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2)均不低于0.996 1。以陰性樣品加標處理后采用本方法進行檢測,得到檢出限(S/N= 3)為0.001~0.054 mg/kg,定量下限(S/N= 10)為0.002~0.178 mg/kg(見表1),符合多數農藥殘留的篩查要求。
2.3.2 準確度與精密度向陰性樣品中分別添加0.025、0.05、0.20、0.50 mg/kg 4 個水平的混合標準溶液,每個水平重復4 次,采用本方法測定并計算各農藥的平均加標回收率。75 種農藥在黨參中的平均回收率為69.7%~113%,相對標準偏差(RSD,n=4)為0.64%~6.7%(見表1),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滿足農藥多殘留分析的要求。

表1 75種農藥的保留時間、MRM參數、相關系數、檢出限、定量下限、平均加標回收率及相對標準偏差(n=4)Table 1 Retention times,MRM parameter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LODs,LOQs,average recoveries and RSDs(n=4)of 75 pesticides

(續表1)

(續表1)

(續表1)
基質效應(ME)是基質匹配標準曲線斜率與溶劑標準曲線斜率之差,除以溶劑標準曲線斜率的比值。當ME 為正值時,呈現基質增強效應;反之則呈基質減弱效應。當ME 小于20%時,基質效應較弱,可忽略不計;ME 大于50%時,呈強基質效應;ME 在20%~50%范圍,則為中等基質效應。考察了75種農藥在黨參中的基質效應(圖5),結果表明,93%的農藥為基質增強效應,7%的農藥為基質減弱效應。其中57%的農藥基質效應可忽略,19%的農藥為中等基質效應,24%的農藥為強基質效應。為彌補基質效應產生的差異,本實驗采用基質匹配標準曲線法降低基質效應的影響。

圖5 75種農藥在黨參中的基質效應Fig.5 Matrix effects of 75 pesticides in codonopsis radix
采用本方法檢測購自中藥市場、藥店的30批黨參樣品,結果顯示,在7批樣品中共檢出6種農藥,其中1 批樣品檢出甲拌磷(0.563 mg/kg),1 批樣品檢出二嗪磷(0.112 mg/kg)和氯唑磷(0.120 mg/kg),1批樣品檢出四氯硝基苯(0.013 mg/kg)和五氯硝基苯(0.312 mg/kg),2批樣品檢出甲基異柳磷(含量分別為0.014、0.018 mg/kg),2 批樣品檢出氯唑磷(含量分別為0.511、1.68 mg/kg);其余樣品均未檢出。《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定了33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其中甲拌磷、氯唑磷和甲基異柳磷的限量分別不得超過0.02 mg/kg、0.01 mg/kg和0.02 mg/kg,本文檢出的甲拌磷、氯唑磷均超標;甲基異柳磷未超標;《中國藥典》未規定其它3種農藥的殘留限量,故參照GB 2763-2021標準,其中四氯硝基苯參照馬鈴薯的限量為20 mg/kg,五氯硝基苯參照根莖類調味料的限量為2 mg/kg,二嗪磷參照白術(鮮)的限量為0.3 mg/kg,上述3種農藥的殘留量均未超標;二嗪磷若參照白術(干)的限量0.1 mg/kg,超標。
本文針對黨參中農藥多殘留檢測的前處理條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新型凈化劑羥基多壁碳納米管優化凈化填料組合,提高了凈化效果。將改進的前處理方法與GC-MS/MS聯用構建了黨參中農藥多殘留的高通量檢測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準確靈敏且經濟適用,為黨參中農藥多殘留的快速篩查檢測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