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 北京 100083
(1)專業性強,自動化水平高。引入先進的技術,適配精度高、穩定可靠的專業設備,深度整合抽筋、下料、彎曲、搭接等各道工序,統一在專業化工廠內完成,實現規范化生產。鋼筋加工的設備自動化運行水平高,包含數控鋼筋調直機、鋼筋網成形機、鋼筋籠成型機等,其按照預設的參數高效運行,快速完成鋼筋的加工作業,具有突出的半自動化及自動化特性。
(2)質量可靠,經濟高效。根據鋼筋集中加工要求,配套管理軟件以及用于生產的機械設備,在軟件的調控作用下,聯合各類設備參與鋼筋加工中,以較高的效率完成鋼筋的加工作業,并且產品在規格、尺寸、形態等方面均滿足要求。鋼筋集中加工模式具有突出的規范化特性,規避了傳統方式下人員配筋隨意化、作業缺乏規范化的問題,鋼筋原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經濟效益凸顯[1]。同時,鋼筋集中加工的方式還能夠降低質量檢查難度,以便更為及時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
(3)材料利用率高,安全條件好。依托鋼筋集中加工模式,裁剪產生的短鋼筋在尺寸方面具有統一性,可以根據其具體的型號分類,并做二次加工,得到滿足生產需求的材料。在該材料利用方式下,鋼筋的損耗率由傳統的6%±1%降低至2%±1%。在加工現場配備龍門吊,該裝置高效吊運鋼筋原材料以及加工后的產品,避免了人員轉運安全隱患多、效率低的問題。此外,鋼筋集中加工的模式可緩解鋼筋分散堆放的問題,對場地的范圍以及硬化水平的要求均較低。
以某商業中心項目為例,項目位于道路交叉口西南角,勘察結果顯示,現場可供使用的空間有限,基坑緊鄰用地紅線,如何突破作業空間的束縛至關重要。從該項目的施工環境來看,鋼筋加工的模式具有適用性,能夠高效生產滿足質量要求的鋼筋,及時向施工現場供應,有利于實現提質增效的發展目標。
場地需要具有平整性與穩定性,以滿足原材料進場堆放、鋼筋加工、成品堆放等要求。首先確定場地的面積,再根據工作流程對其做分區處理,配套相應的吊運機械,形成完善的基礎施工條件。
(1)加工廠規劃在項目生活區西側,其尺寸為長115m、寬48m,為便于運輸車輛的通行,內設寬度為4m的環形道路。
(2)按生產要求,將加工區劃分為2 個具體的區塊,即北側的棒材加工區和南側的線材加工區。在此基礎上,于南北端設選材堆放區,中間區域設成品區,用于堆放施工所需的材料以及經過加工后形成的成品。
(3)吊裝機械方面,分別配套5t、10t 的行吊各1 臺。除此之外,存在其他臨建設施。
鋼筋集中加工廠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鋼筋集中加工廠平面布置
綜合考慮到鋼筋類型(包含三類,即直圓、盤圓、直肋)、鋼筋型號(例如,直徑8mm、10mm、12mm、16mm)等,合理配套機械設備,使其滿足各類鋼筋的加工需求,切實發揮出機械設備的生產力優勢。除了機械設備外,組建高素質的機械設備操作隊伍,正確使用機械設備;并組建管理小組,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及時做好檢查和維修工作,盡可能在源頭上處理機械設備的問題。
鋼筋加工場的年生產能力為實施雙班倒的工作模式,年生產量30000t,原材儲蓄量1200t,成品周轉存放量600t。從現場存儲能力和機械設備工作能力的角度來看,均滿足要求,生產品質穩定,產品數量可觀,能夠為房屋建筑的施工提供足量且優質的鋼筋材料。
(1)項目管理。加強鋼筋翻樣和審核,按照規范檢驗進出場的材料,判斷其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項目部積極參與至管理中,對進場鋼筋過磅,對于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鋼筋,也需過磅登記,生成各項與鋼筋有關的信息。考慮到管理工作量較大的特點,可以采用BIM 技術,降低管理難度,減少管理工作量。審核人員和技術部門密切溝通,隨著生產進程的推進,及時掌握圖紙變更和更換信息,全方位審核翻樣結果,避免翻樣錯誤。
(2)鋼筋管理。安排專員收發料,加大對進出料單的核對力度,全方位檢查料單的各項信息,判斷其是否存在誤差。出入料過磅設臺賬,形成完整的記錄。鋼筋配送時均嚴格遵守流程,將交接手續落實到位,以免因中途某個環節存在異常使鋼筋的出廠數量產生偏差。
(1)按照現實狀況進行科學規劃和選址,合理規劃產業,避免莽撞投入,占地面積應按照頂峰時期的產業進行明確,優化車間標準,確保安全,減少占地面積。
(2)按照規劃位置應用性能不同,物流通道、鋼件加工區、半成品區、原材料儲存區、垃圾收集區等功能區的地面分別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進行硬化,科學節省混凝土,降低臨建的成本。
(3)鋼筋加工廠的位置盡量臨近攪拌站或項目部駐扎地等,降低臨時電力的投資,共享部分交通道路,進而節約臨時設施的成本投資。
(1)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的焊接效率比傳統交流焊機高2~3 倍,成型效果好,且不需處理焊接雜項,是焊接技藝設備的首選。
(2)液壓組合沖剪機:傳統的加工方法需要2 臺簡單的設備配合加工,加工效率低,孔尺寸偏差大,液壓組合沖剪機加工效率高,孔尺寸精度較高。
(3)數控冷彎機:冷彎機可以在鋼筋廠加工各種隧道型鋼拱,方便快捷,相比傳統壓力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折彎件精確度,從而加快型鋼拱的加工速度。
(4)數控抱箍折彎機:采取傳統手工折彎機操作,每一級需要配備2 人(操作工藝:鋼材落料→鋼筋折彎),而且加工標準不統一,精度不高,偏差大;采取數控彎箍機施工,各班只需配備1 人(操作步驟:彎箍機切割且同時進行彎曲),加工標準一致,偏差小。
(5)數控小沖管機:采取傳統的純手工和搖臂鉆床加工操作,每班需要配置3 人,純手工結合氧乙炔下料采用手工繪圖(操作步驟:導管入位→手工繪線和標注打孔孔位→人工下料),處理效果差,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搖臂鉆床加工為使用人工配合機械鉆孔(操作步驟:手工繪線和標注鉆孔孔位→導管入位→搖臂鉆打孔),加工效率低,安全隱患大;但是用數控小沖管機加工,每班只需要1人(操作步驟:導管到位→根據設定的程序進行等離子(火焰)切割),節省了煩瑣的手工畫線工序,加工效率比上述兩種方法提高了3~4 倍,人工輸入降低了67%,大大提高了加工進度,安全隱患小。
科學分配勞動工人,挑選技能熟練的鋼筋工、電焊工、機器操作工,通過專業培訓學習合格后方可上崗,提升專業熟練水平,采取操作班組固定操作、操作流水線操作,機器操作工需專機專人,工作人員工資通過計件進行計算,多勞多得可提高工人的積極性。
按照全線操作通道彎曲、陡峭且多變的半成品鋼構件特征,需采用不同的車輛進行運輸。盡可能地提升運輸效率,科學節省運輸投資。每個鋼材加工廠有5 輛運輸車輛,其中拖拉機平板車2 輛、汽車起重機2 輛、汽車平板車1 輛,科學調度,以滿足施工高峰期的使用要求。
(1)牽引車平板車主要用于道路平坦、坡度較小的施工現場,運輸鋼筋籠和橋梁鋼筋。雖然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但投入成本較低。
(2)車載起重機主要用于道路彎曲陡峭的施工現場、橋梁施工現場和路基附屬施工現場。車載起重機的使用降低了現場租用汽車起重機的成本,運輸效率高。
(3)汽車平板車關鍵用在有吊車操作的工點和路基附屬地點,運輸效率高于拖拉機平板車。
根據利用各結構鋼材的狀況,購買非標長度和國家標準長度的原材料進行綜合,科學明確落料長度,降低廢料的產生。同時,綜合考慮提高鋼筋廢料的利用率,合理使用材料頭,有效降低廢料的數量。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條件下,盡最大限度采取閃光對焊、直螺紋套筒等機械連接方法。
定期維護設備可有效減少設備損壞率,防止設備故障導致生產減速,提高工作效率。認真維護設備,延長設備使用周期,可降低設備的大修概率。應配備足夠的易損配件,以確保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及時修復。
(1)嚴格落實班組長質量安全責任制。按照各鋼廠加工廠的生產任務,選派2 名班組長擔任鋼筋加工生產工作,選派的班組長通過培訓考核及格后持證上崗。
(2)在鋼筋加工廠設立3 個檢查辦公室,即組長辦公室、技術員辦公室、質量檢測員辦公室,辦公室是項目質量控制的最前端“陣地”,功能是24h 服務生產技術和質量檢測的第一線,全過程可標識、可控制,檢驗時可隨叫隨到,強化過程中鋼構件加工質量的源頭把控。工廠交付的所有半成品,經過自檢、復檢、專項檢查及格后,由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隧道鋼拱在正式生產加工前應進行拼裝。
(3)做好技術人員和質量檢驗人員的技術指導任務,在鋼筋加工廠三級交底會上,由班組長和職工對交底內容逐項進行說明。定時召開班組長及職工人員的視頻培訓交底大會,促使工作人員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工序的實際操作步驟。
定時檢查鋼筋加工廠內吊裝鋼絲繩和地上鋪設的電纜,若有損壞及早替換,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定時檢驗輸送車輛的制動系統,注意進行維修和養護,保證車輛行駛安全。
增加安全保護用品的投資,如給電焊工人分發防塵口罩、手套、眼鏡,全體工作人員都需配置對應的勞保用品,預防意外給人身安全帶來危害。此外,輸送車輛安排專業隨車人員跟車,并指揮車輛運行和當場物料的裝卸事項,減少由于車輛輸送中引發的安全事故。
鋼筋集中加工模式引入的理念、方法以及硬件設施更先進,可解決傳統鋼筋加工模式下員工工作量大、鋼筋加工質量差、效率低等問題,從原材料的角度保證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鋼筋加工成品的質量檢查合格率達到100%,長度誤差得到有效的控制(在- 5~5mm 以內),直螺紋絲頭合格率達到100%。因此,從質量的角度來看,鋼筋集中加工模式可行。
在本項目中,預算鋼筋用量為35000t,實施的是鋼筋集中加工的模式。相比于傳統加工模式(施工現場加工)的鋼材盈余率,有明顯的提升(從8%增加至12%),鋼材用量隨之減少。經計算,預計節約成本約375 萬元。
項目預算鋼筋消耗量為4983.04t, 實際為4521.357t,可以發現,集中加工模式下的鋼筋消耗量減少461.683t,節約率達到9.83%。集中加工模式下,加工損耗率為0.824%,得到有效的控制(僅為現場加工模式的13%左右)。除此之外,鋼筋集中加工回庫鋼筋凈增值達到15萬元,加之消耗量凈增值161.7 萬元,節省的成本共計176.7 萬元,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鋼筋集中加工模式在理念、生產技術、管理方法等方面均比傳統的現場加工更先進,鋼筋的加工質量、效率、效益更高,綜合應用效果較好,可應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在不同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工程人員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應用鋼筋集中加工技術,提高鋼筋加工質量,促進工程項目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