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悅
清淺的夏日,明媚如初。沏一壺茶,捧一卷書,耳畔的音樂舒緩而又優美。無論是躲在夏日里的燥熱,抑或是藏在以后的中考,都是一場場的考驗。
“嘶,怎么又是這種題。”趴在桌子上的少女眉頭緊鎖,咬著筆桿,看著眼前的難題心生煩躁,悶熱的天氣讓她額頭上沁出了汗珠。“啊,太難了吧!又是我不會的!”又嚎了一聲,扔下筆,似生無可戀地躺在椅子上。初三的學習節奏快得使人吃不消,從來沒經歷過這么快的節奏。有時真會有放棄和堅持的思想斗爭。我多想擁有一個超級大腦,快速理解掌握這些知識!
自開學到現在,每堂課我都在認真聽講、做筆記,我明白這是一場博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知道我不是天賦異稟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甚至有些平庸,可我的人生,不應該是潦草詩,當在迷霧散盡后天光大亮。我一定會看清遠方的燈塔,奔走在漫漫時光中,成為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雨從屋頂的水泥瓦縫里滑落下來,在它即將落入水坑時,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大風甩到玻璃上,斜著拖出一道淡淡的水痕,我的眼前浮現出了蘇東坡的模樣。當時“烏臺詩案”讓他幾乎面臨絕境,但被囚困于牢籠之中的他,依舊不改生命的信念,不改精忠報國的執著,那一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更是讓我為之震撼,心里不由得明朗起來。
人的一生不就是一場荊棘與鮮花并鋪的旅程嗎?不正是一條布滿暗溝、礁石亂堆的河道嗎?誰又能平順一生,時刻順遂呢?唯有胸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壯志豪情,方可攻堅克難。
我釋然了,猶如涅槃重生一般,醒悟過來,“任何一個冬日的結局,都是春天。”此時煩悶不見了,痛苦消散了,消頹也被拋至九霄云外。
我亦將鮮衣怒馬,手持自信長戟,肩披樂觀斗篷,在學習的草原上,奮蹄揚鞭,放歌前行!我要的不是嘴里積極的口號,不是堅持不下去的眼淚;我要的是平地一聲雷的蟄伏,獨行卻不被孤立的魅力,與世無爭卻有跡可循的野心,嘴上說著墮落卻不甘墮落的自制力。
思及此,我又提起筆,繼續攻克著一道道難題。
我不去想會不會有寒風冷雨襲來,心存信念,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沐浴著信念之光,向著目標堅持不懈吧,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一學就會: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讓讀者看到了小作者堅定的信念。習題是刷不完的,學習是枯燥的,節奏是快速的,而困難與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困難挫折出現時,我們該做的絕不是放棄,而是多回憶先賢對待困難挫折的態度,為自己重獲精神的力量。
散文詩化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聯想想象,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仿佛讓我們看見了那個鮮衣怒馬、風雨兼程的追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