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小牛馬
今年的秋天,是我最滿足的豐收年。因為,我斥重金訂購了一斤大松茸!雖然看起來實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捎谖叶?,卻實在忍不住記錄下來,成為生活的點滴里具有紀念意義的確幸。
其實,松茸到家之前,我就已經在各個軟件上搜集了很多種松茸的做法。將松茸清理干凈直接沾辣根醬油做刺身、切成小丁兒燜在米飯里像《蠟筆小新》里那樣做松茸飯;再或是殺一只老母雞跟著肉湯燉出營養滿滿的原湯;也或者用一點點的食用油,在平底鍋下煎得它滋滋卷身發出悅耳的聲音。
可是說實話,清洗松茸的時候我還是蠻忐忑的。第一次吃,有說松茸不必用水洗,也有說用細小的流水慢慢沖洗,表面上的那層棕色營養最高級,要小心處理。于是,我用小刮勺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將小小的松茸的表面塵土和松枝沖掉,又用陶瓷刀小心翼翼地將根部的腐土切除。這個過程還是蠻累人的,洗的時候松茸表面那菌類的滑溜感在手上有著奇怪的觸感,生怕戳破了,也生怕把營養價值最豐富的表皮刮掉了。
剛洗好一個,就忍不住切成了片,什么都沒蘸地塞了一片到嘴里。饞鬼如我,綿密又脆爽的口感在味蕾迸發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舌尖里的中國》里講述的那句膾炙人口的臺詞: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手法……
而隨即迎來的回甘是讓我的味蕾最驚訝不已的口感,那充斥著口腔的清香感仿佛讓人立刻置身在原始森林,漫步在綠林深處戴著草帽嗅著原野的氣息,一步一步小心地尋找著自然的饋贈。
我急忙喊來媽媽跟我一起品嘗,可惜她壓根接受不了生食,擺擺手讓我用花生油煎了再吃。其實我想頂嘴說用黃油才是最正確的食用方法,不過,想到這么貴的菌菇如果用了媽媽沒吃過的黃油來煎,她很可能適應不了味道,那不就白瞎了我狠心放血來購置它。
于是,我便聽話地處理好一小部分松茸,拿了平底鍋做香煎松茸。
果然,和視頻里的一樣,松茸遇熱慢慢地卷起了身子,焦香和原本的菌香在油中產生奇妙的混合感,香氣撲鼻。好不容易忍到出鍋,還來不及炒別的菜,我和媽媽就一人盛了一碗米飯,點了少許的醬油將小小一盤松茸吃得丁點不剩。
我和媽媽都很喜歡吃菌類,可惜松茸我們之前從來都沒品嘗過,也有過跟媽媽說買一斤嘗嘗,但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媽媽看到價格時幾乎是震撼地擺手拒絕。
不過,看著媽媽此刻少有的大快朵頤,給我的快樂也是前所未有的。那種滿足感,讓我也感覺到了秋天那碩果累累的滋味。更讓我清楚,我人生當中所得到的一切,我的父母都值得更好的擁有。
一點就通:
構思精巧,平淡中見真情
本篇文章讀來令人倍感溫馨,作者用飽含感情的筆觸,讓素材生發出一種感人心魄的力量,而不是單純為了交代事件而交代。講述了秋日做松茸、母女嘗松茸的故事,通過對吃松茸的渴望和做松茸時忐忑心情的細致刻畫,讓一件簡單的小事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文末小作者看到媽媽大快朵頤時自己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樂,透露出濃郁的情感,寫出秋天給予自己最美記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