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璞
活動主題:走進小農田·我給植物除除草——勞動課
活動階段:勞動教育階段
課型:方法指導課
活動時間:2022年4月28日
課時:1課時
一、教學活動目標
1.認知性目標:認識常見的農田雜草,知道雜草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了解常見的幾種除草方式。
2.技能型目標:從教師及別人的分享中學習新的知識。
3.參與性目標:觀看除草相關的視頻、照片等,增強學生對除草的興趣。
4.體驗性目標:學會用正確的工具及方法給植物除草,體驗勞動的樂趣與意義。
5.創造性目標:根據前期的資料收集與學習,總結給植物除草的方法和步驟。
6.教學重難點:學會用正確的工具及方法給植物除草,激發勞動興趣,增強積極性,體驗勞動的樂趣與意義,懂得關心愛護植物,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精神及品質。
7.課前準備:PPT、視頻、照片、工具等。
二、教學活動過程
1.講解說明
(1)教師活動:講解植物的生命過程及其活著的條件和養育方式,指導學生區分雜草與植物。
(2)學生活動:通過觀看照片和視頻等,了解植物的生命過程及其活著的條件。知道雜草過多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設計意圖:通過講解說明,激發學生了解并學習的興趣,引入本次活動主題。
2.淬煉操作
(1)教師活動:講解除草的幾種常見方法及過程、步驟。本節課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簡單的種植工具拔草。
(2)學生活動:通過觀看照片和視頻等,了解除草的幾種常見方法。學習人工除草的方法和步驟。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實踐過程的步驟和方法以及反復的操作練習,感受除草的必要性,并且通過小組合作體驗,理解勞動的意義所在,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3.項目實踐
(1)教師活動:帶領學生到小農田進行操作練習。
(2)學生活動:實地反復進行練習、不斷修正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實地的操作練習,讓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4.反思交流
(1)教師活動: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反思和交流。
(2)學生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反思和交流,談一談自己除草實踐操作過后的心得體會及困難。
設計意圖:通過反思和交流,更精準高效地對除草的步驟和方法作總結;同時理解大自然生命的意義所在和勞動的價值所在。
5.榜樣激勵
(1)教師活動:以個別操作優秀的學生為首,給全體學生樹立榜樣,進行激勵。
(2)學生活動:學習操作優秀的學生的技能,掌握除草的步驟和正確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榜樣學習,體會想要不斷進步、有收獲,就應該不斷地學習和改進。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