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思




一、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道德與法治》
年級:小學二年級
學期:秋季
課題:假期有收獲(第二課時)
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的《道德與法治》
二、教學內容
《假期有收獲》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第1課內容。本課由“用心過,有收獲”“有打算,不忙亂”兩個框題內容構成。本課時內容為第二版塊“有打算,不忙亂”,以時間為序,用繪本的形式展現了兩個小朋友不同的假期安排。兩種截然不同的假期安排,真實地反映了兩個孩子的心理,也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假期體驗。對比中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度過一年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最后討論部分,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對假期生活進行反思和交流,并產生改進的意愿。也就是本課通過閱讀、交流、游戲等形式,感悟假期中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并初步學習為假期設定計劃目標,注意勞逸結合,做到學習、娛樂兩不誤,養成合理安排閑暇時間的好習慣,為假期與學校生活的銜接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教學對象
二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抽象思維有限,尚處于直觀動作思維發展的過程中,在表達方面,他們“說”比“寫”要更容易。剛剛經歷了小學階段的第一個暑假,假期生活各具特色,但大多數還沒有形成自主計劃和安排生活的習慣,特別是長時段閑暇時間的安排,對他們有較大難度。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創設生動的情境,設計有趣的活動,增設辨析欄目,對比分析兩個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內容,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做法還需要改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思考,學會安排。
四、教學目標
(一)調查交流,分析自己的假期生活狀態,學習安全、健康、快樂生活。
(二)對比、反思,體會有計劃地過生活所帶來的收獲與快樂。
(三)嘗試制訂假期計劃,培養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識,并努力去實現。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對比、反思假期生活情況,懂得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和休息,做到有打算、不忙亂。
2.教學難點
懂得合理安排時間,讓長時段閑暇生活過得愉快而有意義,并持之以恒。
六、教學策略
本課是基于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的線上課。遵循“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寓德育于活動中”這一教學理念,為實現學生個性化、差異化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以達到熱愛生活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的目的。本課采取的教學策略主要有:
(一)回歸真生活,課堂樸實化
陶行知曾說:“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學生課前完成《暑假生活作息時間調查問卷》,課堂上從人物故事反思、討論自己的暑假安排,真實地回歸生活,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感悟假期中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初步學習為假期設定計劃目標,注意勞逸結合,做到學習、娛樂兩不誤,養成合理安排閑暇時間的好習慣,為假期與學校生活的銜接做好充分的準備。體現了課程“回歸兒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調動多感官,活動體驗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苯處熞l揮自身優勢,靈活使用教學策略,關注教學細節,追求教學環節的和諧,使課程的生活性、活動性、實踐性得以體現。“快樂假期大富翁”“國慶假期巧安排”兩大活動,游戲、討論、辨析、觀看中,注重學生人人參與,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培養道德認知,學習安全、健康、快樂生活。
(三)整合新技術,互動立體化
課前、課中、課后,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如,問卷星、木疙瘩、文叔叔,及時了解學情,促進交流互動立體化。課前對學生暑假生活作息時間進行調查,更準確地確立本課教學目標;并收集三個典型素材進行對比,在統計數據分析中引導學生關注不良作息習慣帶來的危害。課中,采取動態伴隨式學習評價,如,組織“快樂假期大富翁”闖關游戲,讓學生選擇或前進或后退地進行闖關游戲,從而在這過程中學習“過好暑假”的秘訣;又如,舉辦“國慶假期巧安排”活動,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制作形式來安排自己的過去假期;同時,課堂練習運用“木疙瘩”平臺進行游戲,及時對學生學情進行評價反饋,學會合理的做法。課后,還有相關作業的布置。實現在開放性、自主性的多元活動中,重構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
七、技術支持的教學設計思路
八、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課件、問卷調查(金數據)、游戲(木疙瘩)、課堂練習(木疙瘩)、計劃上交(文叔叔)、錄制繪本故事
2.學生課前準備:完成《暑假生活作息時間問卷調查》
九、教學過程
(一)調查導入分析狀態
1.教師教的活動
(1)提示學習要求,出示學習目標。
(2)出示三個學生暑假生活作息時間問卷調查情況。
(3)出示問卷調查數據表,導出問題:怎樣才能讓長假期過得井然有序,不忙亂,豐富多彩又充滿快樂呢?
2.學生學的活動
(1)準備學具。
(2)明確學習目標。
(3)看調查情況,談發現,說誰的更好。
(4)就問題開展學習。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通過調查的反饋來引導學生了解自我,反思暑假生活中不合理的安排。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關注不良作息習慣帶來的危害。
(二)玩游戲,做計劃,明理導行
1.教師教的活動
活動一:快樂假期大富翁
(1)出示游戲,明確游戲規則。
(2)第一關:介紹故事主角。
(3)第二關:播放《放假第3天》。
討論:你喜歡誰的做法呢?你的假期作息時間是怎樣安排的?(出示計劃表圖)
(4)第三關:播放《放假第10天》。
討論:你更喜歡誰的做法呢?想對他們說什么呢?(出“示防溺水六不準”)
(5)第四關:播放《放假第15天》。
討論:你們同意誰的做法呢?為什么?你在假期中平均一天看多長時間的電視、電腦、手機或平板等電子產品呢?
(6)第五關:播放《放假第20天》。
討論:他們的假期安排合理嗎?(播放《交警姐姐提醒》)
(7)第六關:播放《開學前3天》。
討論:東東和明明,你要夸夸誰呢?(出示《明日歌》)
(8)思考:如果你是東東或明明,下個假期你會打算怎樣過?
小結:我們學到“過好假期”的秘訣:制訂計劃、注意安全、科學用眼、健康生活等,也學會思考了。相信下一個假期你會過得有打算、不忙亂。
活動二:國慶假期巧安排
(1)思考: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假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2)出示計劃表。
(3)播放《學生介紹計劃表》。
小結:同學們,假期有了目標安排,并且能夠合理安排時間,相信你的假期會過得更充實,與父母一起安排國慶的準備。
2.學生活動
活動一:快樂假期大富翁
(1)掃二維碼參與活動。
(2)認識故事主人公。
(3)看故事,交流想法,欣賞計劃表,學會制訂計劃、按時作息。
(4)看故事,交流想法,學會注意安全,自我保護。
(5)看故事,交流想法,根據情況給自己鼓掌,學會科學用眼、適時適量。
(6)看故事,交流想法,觀看《交警姐姐提醒》,學會合理安排,動靜結合。
(7)看故事,交流想法,學習《明日歌》,學會知錯能改。
(8)換位思考,學會勞逸結合,健康生活。
(9)明確過好假期的秘訣。
活動二:國慶假期巧安排
(1)思考自己的國慶安排。
(2)觀看計劃表和視頻。
(3)制作計劃表,并與父母商量。
活動一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學生對假期安排是否合理的辨析。結合二年級學生愛游戲的年齡特點,將這些辨析題做了大富翁游戲的設計,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讓教育無痕滲透。在內容的選擇上,增加了游泳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學習安全、健康、快樂生活。
活動二設計意圖:以實現國慶假期目標為驅動,結合生活實際,嘗試制訂假期計劃,突破教學難點。同時督促學生按計劃進度過假期,培養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識,體會有打算,不忙亂的假期收獲。
(三)總結課堂 布置作業
1.教師教的活動
(1)課堂練習。
(2)好書推薦。
(3)師總結:及早制訂計劃,進行合理的安排,真正讓我們的假期有打算,不忙亂,我們將會度過一個又一個安全、健康、文明而有意義的假期。
(3)布置作業:進一步完善國慶假期計劃,并在國慶假期實行,看看誰的假期有打算,不忙亂。
2.學生學的活動
(1)運用學習任務單或掃二維碼完成課堂練習。
(2)課后閱讀書籍。
(3)課后進一步完善國
慶假期計劃,請拍照掃二維碼上交,并在國慶假期實行。
設計意圖:課堂練習,好書推薦,故事閱讀中,提升學生合理安排假期的意識。作業布置踐行假期計劃,進一步培養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假期生活的意識,并努力去實現。
十、板書設計
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