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梅

我出生在農村,不滿15周歲時如父母所愿考取了中等師范學校。師范以前,因為家庭條件限制,幾乎沒有讀過課外書。
師范三年,我如饑似渴地閱讀各類書籍,彌補知識的淺薄和狹窄。大部分周末我都不回家,暢快淋漓地讀經典書籍,讀報紙雜志,貪婪地從書籍里汲取營養。
師范畢業時,我不滿18歲,按照歸還屬地的原則回到農村任教,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優秀教師。限于當時條件,教師快速成長的唯一辦法是閱讀各類教育類書籍。晚上,低矮的教師宿舍里,昏黃的燈光總是亮到深夜,那是我在徹夜讀書學習。畢業第二年講優質課,我選擇的課題是老舍的《貓》,因曾在《小學教學》雜志上讀到李吉林老師的教學設計,我模仿著講,沒想到獲得了縣級一等獎,這在當時的農村學校很少有。
24歲時,我受聘回到母校擔任校長,這是豫東農村一所普通村級小學。我一面堅持語文課堂教學,給學校教師傳播教學理念,一面向書本學習管理經驗,結合學校實際制訂發展措施和模式。三年后,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9年國慶節前夕,32歲的我被商丘市梁園區委區政府評為“十佳校長”。“十佳校長”中,我不僅是最年輕的,而且是唯一一個來自農村基層的。與此同時,各級優質課大賽獎項及各級名師、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等榮譽紛至沓來。
2011年6月,我偶然看到鄭東新區招聘教師的信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應聘,沒想到在教材版本不一致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竟然名列前茅被錄取。朋友聞聽感慨:“從農村到省城,你實現了鄉區市省的四連跳。”
我來鄭州已經11個年頭,晉升中小學高級教師也有10個年頭。我讀書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每日讀書似呼吸一樣自然,我還盡力影響帶動周圍的人,一起享受讀書的幸福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