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

如果告訴英國人布爾戰爭是鉆石販子羅德斯等人發動的一場旨在控制南非礦產資源的戰事,至少在當時英國大眾是不會同意的。不是嗎?他們之前不是已經譴責了據說是羅德斯等人密謀策動并支持的針對布爾人的詹森遠征嗎,羅德斯不是幾乎因此身敗名裂嗎,不僅失去了南非殖民地總理一職,還差點兒令其公司失去所擁有的各種開采和經營特許權嗎?
所謂有著自身利益的帝國分子因一己之私發動種種擴張性戰爭,往往更多是秋后算賬式的找補,尤其在事情進展不順遂的時候,就像美國大眾往往在事后才“如夢初醒”:原來美國政府在中東和中亞的所作所為可能更多是為了石油集團的利益,而不是之前所說的單純為推進民主自由等等。
這種事后找補一方面有反思糾偏的意思,一方面也不乏媒體和大眾欲尋找替罪羊為自己遮羞的味道,想證明民眾支持政府行動的初心或多或少是好的,本質上并不是不可救藥的帝國主義分子,只不過可能被利益集團操縱了。
這種事前同仇敵愾事后互相指責的劇目為“民主帝國”所常見,而《鉆石、黃金與戰爭:英國人、布爾人和南非的誕生》的作者則為此類劇目提供了一個比較經典的版本,讓人們得以深度檢視現代民族帝國行事的邏輯和推手。
在發動布爾戰爭之前,在南非的利益集團、英國本土的帝國官僚和大眾如何就戰爭的必要性達成共識,形成“合謀”,是這本書最有意思的看點。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界定所謂帝國利益最大化基礎上的三方利益重合區。
先來看南非利益集團的訴求和圖謀。大眾需要被動員,帝國官僚需要被說服,以羅德斯等礦主為核心的南非利益集團也需要進行自我說服和動員。顯然羅德斯們并不認為討伐布爾人純粹是為了增進自身的經濟利益,雖然將布爾人的兩個共和國與英國已有的殖民地連為一體更有利于形成一個統一的生產和消費市場。這種思考模式倒不完全出于自欺欺人,因為說到底羅德斯們已經拿下了金伯利地區的鉆石,而布爾人的黃金的開采經營權也多在英國僑民手里,似乎確實不用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大打出手。
羅德斯們說服自己的理由是,不能忍受在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英國僑民不被賦予完全的公民權,被當作二等公民。而在布爾人看來,將人數上漸趨多數且已把持經濟命脈的英國人公民化,無異于開門揖盜,下一步英國佬肯定將迫不及待地發起加入大英帝國的公投。而這確實就是羅德斯們的夢想,在完成對布爾人的經濟革命后,再通過政治革命將撞得大運黑地飛金但仍抱殘守缺——沉迷于前現代的農牧經濟和個人牛仔英雄主義,并有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做派——的布爾人納入象征現代文明典范的大英帝國。在此過程中,實現南非利益集團、布爾人、在布爾共和國的英國人,以及大英帝國的多贏。
對于倫敦的帝國官僚們來說,如果能將布爾人的地盤納入麾下,自然求之不得。帝國的勢力范圍和榮光以及制度和道路自信得到進一步加持,平添了一個海外大市場,可以更有力地威懾雖羽翼未豐但在西南非和東非頻有動作的德國人,等等。當然對于官僚個人來說,也更多了外放擔當封疆大吏的機會,可以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已經沉浸于大英帝國榮耀多年并開始享受到殖民地經濟利益反哺的英國大眾而言,馴服布爾人不僅意味著更多就業機會,更多待分享的帝國擴張紅利,更意味著英國文明范式的成功。隨著南非更穩固地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從開普頓到開羅將有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享受到現代化的果實,為文明的光輝所照耀。
如此一來,三方似乎在不經意間達成了皆大歡喜的合謀,每一方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每一方也都有無須宣諸于口的小九九。這里缺席的是合謀的對象,布爾人的意見似乎無足輕重,當地黑人原住民如何看如何想更不在考量范圍之內。
這也是一切一廂情愿的帝國夢或帝國病的標配:凡是有利于帝國的,必然是有利于世界的。帝國利益邊界的擴展,必定意味著文明秩序的擴張。而由于帝國持續擴張的邊界需要加以捍衛和保全,所以帝國的旗幟必將一路行進到天涯海角,直至飄滿全世界。一個現代民族帝國一旦進入這種境界,基本上也就迎來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它將很快遭遇到自己能力的邊界:需要保衛的利益越來越多,擴張的收益卻越來越少。這也是前老牌帝國們不太相信新興勢力會和平崛起并劃出清晰的擴張邊界的深層原因,不是他們太世故,而是他們太熟悉這種難以遏止的自我驅動型擴張的魅力了。
在布爾戰爭中,此前大體上順風順水氣勢如虹的大英帝國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老態和力有未逮。一旦對手從對現代戰爭一無所知的原住民和前現代族群,轉換為同樣諳熟現代武器和火力組織配置之道、并深得游擊戰真髓的白種布爾人,摧枯拉朽般的壓倒性優勢瞬間化為烏有。大英帝國如一個疲態漸露的巨人,被如小個子大衛般靈活且勇敢無畏的布爾人玩得團團轉。
對于一個已染上富貴病的現代民族帝國而言,在一場主動挑起的戰事中,眾志成城的最根本前提是戰事順遂且迅捷。如若不然,民意如退潮之水,昨日的支持迅速轉換為指責和攻訐。民眾覺得自己被欺騙,被愚弄,成為炮灰,陰謀論甚囂塵上,懼戰和拒戰也會成為常態,此時盡快收場成為新共識,雖然在現實中所謂體面而迅速的收場從來都會變形為一波三折且令人筋疲力盡痛苦不堪的鬧劇。
布爾戰爭無疑是雙輸之局。布爾人生靈涂炭,家園成為一片焦土,大英帝國在付出不期然的慘重代價后收獲了一個心不甘情不愿的新南非聯邦,而且還在無意中強化了以布爾文化為主體的南非共同體意識,為日后彼此的分離埋下伏筆。
當然,大英帝國的長處在于其成熟的憲制框架可以容納紛爭與妥協,給新加盟者一個勉強合意的位置,讓南非在表面的順從下享有充分的自治空間。作為回報,南非“一戰”和“二戰”期間大力襄助了大英帝國,而在布爾戰爭中令英國人大為頭疼的史末資在“一戰”期間還成了帝國軍事委員會的要角。
如果說大英帝國的落幕是一個漫長的劇目,布爾戰爭無疑是一個起點,雖然在當時體認到這一點的人并不多。從發起到結局到冗長的余音,布爾戰爭盡顯大英帝國盛衰起伏的邏輯曲線。

《剛果戰爭:失敗的利維坦與被遺忘的非洲大戰》
作者:[美]賈森·斯特恩斯
譯者:郭丹杰 等
出版社:理想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定價:108元
本書以兩次剛果戰爭為切入點,基于作者在剛果長達十年的生活和數年的研究,通過展現剛果乃至中非諸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及國際關系的面貌,力圖挖掘剛果自獨立至今屢屢陷入動蕩和戰亂的原因。作者既從宏觀、高層角度解析了剛果政治局勢,也從底層視角進行了觀察。

《重返昨日世界:從塞繆爾·約翰遜到亞當·斯密,一群塑造時代的人》
作者:[美]利奧·達姆羅施
譯者:葉麗賢
出版社:一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定價:98元
我們往往容易把偉大的人物神話化和偶像化,懷著仰望的目光,而在本書中,達姆羅施利用歷史資料,結合精神分析學,呈現那些耀眼的名字在人性上的真實。他們活動的舞臺也成為作者敘述的旨趣所在,共同組成了生氣勃勃的18世紀的倫敦。

《薛暮橋年譜:1904—1952》
作者:范世濤? 薛小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定價:158元
薛暮橋是當代中國經濟學泰斗,被稱為中國經濟改革方案的設計者和組織實施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本書融資料性、學術性、思想性、傳記性于一體,通過披露和使用大量的原始檔案和書信、手稿,忠實地記錄了他的生活經歷,是一本值得信賴的原創性學術著作。

《刀鋒人生:打開心外科醫生的心》
作者:[英]斯蒂芬·韋斯塔比
譯者:高天羽
出版社:理想國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4月
定價:56元
心外科醫生,有著開胸換血、起死回生的力量。一次詭異的運動事故,冥冥中將韋斯塔比塑造成了全球領軍級的心外科醫生之一。本書中,透過他的心路剖白和自我反思,讀者將看到一場場生命的冒險,一次次愛的悲歡,以及現代心外科那扣人心弦的全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