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
派出所名稱: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灣里分局羅亭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9年。
轄區概況:地處南安公路沿線,與二區(新建區和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二縣(安義縣、永修縣)毗鄰交界,轄區面積3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25戶11368人,流動人口129人,管轄5個行政村、1個國營林場、1個工業園、1所大專院校。
警力配備:派出所現有民警7人(有1人為市局下派)。其中,男民警6人,女民警1人。
榮譽:2017年被南昌市公安局授予“優秀基層單位”,2021年被南昌市公安局授予集體嘉獎,近年來多人榮立個人三等功。
你能夠想象每天這樣的上班路途嗎
長途跋涉50公里的高速
或是翻山越嶺36公里的山路
換作你,堅持得了嗎
遠離都市喧囂,忍受清苦孤獨
換作你,做得到嗎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灣里分局羅亭派出所,就在南昌市40公里外的梅嶺北山腳下。雖然只有7名民警,但在這個年輕火熱的集體里,你看不到遠離主城區的散淡閑適,感受不到戍守邊鎮的怨言苦惱,有的只是團結齊心的奮進力量、扎根奉獻的堅守決心和愛民護民的熾熱情懷。
只在此山中
羅亭轄區大部分是山區,冬日多雨,山間多寒。雖然大部分居民都在鎮上居住,可真正下不了山、不愿下山居住的多是低保戶、留守老人和兒童。在“和諧2022”1號行動的走訪中,這些人牽動著全所民警的心。不管山再高、路再遠、天氣再冷,民警們都做到“每戶走訪到位,每人都要見面,每家安全宣傳”,堅持把各類安全防范知識和公安機關為民服務、新春慰問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硬是在山高林密的梅嶺,把崎嶇泥濘的山路走成一條心系百姓、恪盡職守的風雨無阻、和諧平安之路。
住在半山腰的返鄉務工人員趙某,曾因與前妻爭奪孩子犯下搶劫罪服刑13年,如今父母過世,妻兒與其斷絕聯系。年前,他從北京打工回來。社區民警潘云上門走訪看望,向他宣傳防疫安全和反詐知識,了解他在外打工情況、返鄉生活情況,讓獨居的他倍感家鄉的溫暖和民警的貼心。趙某深情地說:“年輕時不懂事犯了錯誤,感謝政府挽救,現在又幫我新做了援建房,讓在外漂泊10年的我有家可歸,民警還經常上門問我有沒有困難,要不要幫助。我這輩子都沒想到一個人住在山里還有人關心、有人惦記?!?/p>
為有暗香來
羅亭民風淳樸、治安良好,2021年全年入室盜竊、電動車被盜案等可防性案件“零發生”,非電詐類刑事案件破案率100%。所長王文亮針對轄區治安特點,按照市局“八個一”勤務運行機制因地制宜,帶領全所民警“有警接警、無警巡邏”,采取“車巡+步巡”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在羅亭,無論是鎮上街道還是鄉間小路,無論是清晨深夜還是風霜雨雪,群眾只要看到緩緩開過的警車、閃亮的警燈,就知道警察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
南昌初雪當晚,當班民警涂小強接到預警,轄區大學生小吳可能正在遭受電詐。涂小強立即與小吳聯系,小吳接到電話后表示并未被騙便匆忙掛斷。涂小強放心不下,本著高度的責任心,開著警車在校園里找了幾圈,終于在操場邊找到正在玩雪的小吳,并在警燈閃爍的警車旁冒著漫天風雪對他進行了反詐宣傳,幫他檢查出并刪除了手機里的詐騙軟件,及時下載了“全民反詐”APP。這個“風雪夜見面勸阻”視頻第二天傳遍了全校各大群和朋友圈,師生們紛紛點贊轉發,讓大家在放假回家前扎實地接受了一次生動的反詐警示教育。
聊贈一枝春
歲末年初,鎮上企業單位為派出所的工作狀態和民警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想慰問派出所,所長婉言謝絕:“現在市局和分局高度重視派出所基層基礎工作,各項保障都到位,所里雖小而舊,目前都能克服,轄區有不少低保戶和弱勢群體,他們比我們更需要你們做貢獻、獻愛心!”就這樣,更多社會的關注與資助——大米、食用油、春聯等節日用品匯聚成了涓涓愛心暖流,和派出所的民警一道流淌進了轄區居民家中,更走進了百姓的心里。
里田趙家村的孤寡老人黃太婆,今年79歲,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經痛等疾病多年,總是感嘆“自己命不好,老伴走得早,渾身都是病,活著真受罪……”所里唯一的女民警高鈺揚在走訪中第一次認識了黃太婆,便幫助老人把手機的緊急聯系人設置成派出所報警電話。有機會她就來和老人聊天嘮家常。黃太婆把小高當成自己的孫女,每回都拉著手聊上許久,走時還要塞兩塊芝麻糖、一把炒花生。
此中有真意
一個偏遠的小小山區派出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怎樣才能讓警民關系真正和諧融洽?在羅亭,我們找到了答案。地域有遠近,但警民心連心,永遠“零距離”——一呼百應、隨叫隨到;轄區有大小,但民警的責任不分大與小,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記掛心間;警力有多少,但服務熱情永遠不會少,派出所和警察是百姓最貼心的依靠。
民警涂小強在所4年,是全所資歷最老的民警,也是離家最遠的那個,家住城南青云譜,每天駕車50公里上班的就是他。有時孩子在家無人陪伴,還要趕長途帶到所里來寫作業。若是他有任務出警,全所民警輔警,包括食堂阿姨就是孩子的輔導托管老師。
涂小強管轄的羅亭村低保戶陳某腿腳殘疾,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中有3個女兒,孩子們的獎狀貼了滿滿一面墻。最近的走訪中,涂小強不僅帶去了生活用品,還四處收集書籍和學習用品送給孩子,鼓勵她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走出大山。
“90后”的高鈺揚打破了羅亭派出所近20年沒有女民警的紀錄。每天開車走36公里山路翻過梅嶺上班的就是她。雖說是戶籍警,可她主動向所里申請住所輪班,并和老社區民警潘云結為師徒,利用業余時間一起巡邏走訪。“潘哥在刑偵、經偵、派出所都干過,經驗豐富,我從他那里學習到了許多坐在辦公室學不到的東西。”高鈺揚說道:“山里人家不像城里門牌號碼井然有序,戶籍民警可不能只坐大廳前臺,只有走進山里村里才能搞準情況、弄清底數。”
相看兩不厭
去年5月,民警李文杰從城區派出所調入羅亭派出所。當時家中老二剛滿百日,家人不理解,連續多年獲分局各項表彰的他也略有情緒波動。但隨著融入“全所一條心、勁往一處使”的工作氛圍后,他很快調整了過來。去年參加分局演講比賽,他飽含深情:每天上班途中,看著路邊的花開花落,看著天空的云卷云舒,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雖崗位有變,但初心未改、使命不變……村民楊某是李文杰管轄的名山村村民,今年60歲,妻子腦梗中風。在走訪中,他了解到楊某目前做保潔工作,年前雇主想辭退他,工資也沒有結清,家中過年和妻子藥費都成了問題。李文杰聽說后比楊某全家還著急,積極聯系鎮村和單位,多次協調,終于幫助楊某在春節前保住飯碗。拿到工資的楊某感動得熱淚盈眶,坐在輪椅上的楊某妻子逢人就夸李警官對他家的事特別上心。
“萬警千車下基層”活動中,下派的交管局灣里大隊老民警朱春根,今年59歲,年底就退休了,但他發揮余熱,帶著鋪蓋卷便來到了所里,把公安工作最寶貴、最難忘的最后一年留在羅亭,把畢生的交管工作經驗奉獻給羅亭境內18公里山路、8個水庫周邊9公里臨水臨崖路段,協助所里一道做好轄區境內所有公路護欄、減速帶、反光鏡和各類交通安全標識整治改造工作。
市局經偵支隊民警陳哲,是刑警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積極響應“機關民警下基層”的號召,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羅亭,和社區民警一起走訪園區企業,用自己的經偵業務知識幫助排查隱患、答疑解惑。
還有踏實認真、默默無聞、老黃牛一樣奉獻的教導員秦洪海,率先垂范、吃虧吃苦、警民都擁護的所長王文亮……羅亭派出所的民警故事道也道不盡,暖心瞬間說也說不完。
在山的那一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羅亭民警巡邏出警、服務救助,他們深扎山野、默默駐守,年復一年……這一切的一切,伴隨著那清澈奔流的山泉,娟娟流淌在老百姓的心間。DFC83470-72AB-4D9A-8457-53A9ED51D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