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芮 徐世澄

青少年時代參加游擊隊、讀完博士投身政壇——當地時間19日,哥倫比亞選出歷史首位左翼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如圖)。哥倫比亞《時代報》19日稱,哥國家民事登記處當天公布的結果顯示,左翼競選聯盟“哥倫比亞歷史公約聯盟”候選人佩特羅在舉行的第二輪大選投票中贏得超過1120萬張選票獲勝,成為歷史上得票最多的總統候選人。
領先對手72萬票
哥倫比亞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于5月29日舉行,佩特羅和獨立參選人魯道夫?埃爾南德斯得票率分別為40.32%和28.15%,位居前兩位,但均未超過半數。二人進入本月19白的第二輪投票。根據對99.57%選票的統計,佩特羅和埃爾南德斯的得票率分別為50.48%和47.26%,佩特羅領先埃爾南德斯近72萬張選票。
《時代報》稱,佩特羅在勝選講話中稱“這是哥倫比亞人民的勝利”。埃爾南德斯隨后承認敗選。哥總統杜克祝賀佩特羅獲勝,并稱將很快會晤佩特羅,啟動和諧、透明的權力過渡程序Q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祝賀佩特羅勝選,稱“這個兄弟國家即將迎來新的時代”。
始終堅持學習
巴西新聞網站“G1”20日稱,佩特羅1960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7歲時參加游擊隊M-19("4月19日運動”),標志著他政治生涯的開始。1985年佩特羅因非法持有武器被捕,被判18個月監禁。對此,佩特羅表示,他所從事的是合法活動,旨在動員民眾反抗“虛假民主”。參加游擊隊期間,佩特羅還在大學學習經濟學。1990年,游擊隊轉變為政黨,佩特羅成為創始人之一。隨后,他選擇繼續深造,在歐洲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后回到哥倫比亞,投身政壇。
“G1”稱,佩特羅曾擔任國會參議員、眾議員和波哥大市長等職務,于2010年和2018年兩次參加總統競選。佩特羅在擔任參議員和波哥大市,長期間,因打擊腐敗、擴大就業和積極減貧等舉措受到民眾歡迎。
《哥倫比亞人報》稱,哥當選副總統同樣引人注目。佩特羅的競選搭檔、當選副總統弗朗西亞?馬爾克斯出生于1981年,曾擔任過清潔工,是黑人女權運動人士,也是一位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將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黑人副總統。
經濟政策最受關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稱,民眾期待改善不斷惡化的社會經濟狀況是佩特羅勝選的原因之一。蓋洛普公布的一項民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哥倫比亞人表示該國經濟正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巴西《圣保羅頁報》19日稱,哥倫比亞大選結果表明該國傳統政治力量受挫。即使哥倫比亞今年經濟增長預計為6.1%,但通脹率高達9%,失業率達11.1%,很多民眾對食品價格上漲、高通脹率和社會不公正感到不滿。此次競選期間,佩特羅提出的一系列主張贏得多4數民眾的支持,包括改變該國的經濟模式、促進農業生產和土地改革,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清潔能源矩陣,高最富有階層的稅收、為最貧困人口提供養老金等。事實上,佩特羅不僅希望在經濟方面取得進步,還提出促進婦女平等、落實和平協議、恢復與反政府武裝組織“民族解放軍”的對話等舉措。尤其是對于安全局勢,他說“和平意味著像我這樣的人可以擔任總統”“我們停止互相殘殺,8月7日(就職當天)哥倫比亞將開始全面和平”。
“G1”稱,在外交方面,佩特羅也將做出改變。在與鄰國委內瑞拉的關系問題上,佩特羅主張恢復雙方自2019年以來破裂的關系。有法媒說,哥倫比亞越來越多轉向中國尋求投融資,而北京方面又完全有能力增加在哥倫比亞的影響。哥倫比亞的第一條地鐵,就被說成是兩國這種“親密互動”的典型案例。另外,多年來,哥倫比亞被認為是最親美的國家之一,2011年哥倫比亞成為北約“全球伙伴國”,在剛剛召開的第9屆美洲峰會上,哥倫比亞總統是少數為拜登沒有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參會辯護的拉美領導人之一。《紐約時報》20日稱,佩特羅的上臺可能會給哥美關系帶來一些影響。不少美歐媒體認為,佩特羅或許給哥倫比亞帶來“一個掙脫美國老大哥擁抱的機會”。
環球時報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