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這篇報道似乎本應是《泰晤士報》周末的獨家政治新聞……但快要付印前,這篇文章被撤下了,沒有任何解釋說明,英國《衛報》19日披露,《泰晤士報》曾打算在18日爆料,英國現任首相約翰遜擔任外交大臣期間,曾試圖聘請妻子(當時為女友)凱莉擔任自己的辦公室主任,但疑似經過“高層的干預”后,這篇報道最終未能發表。
據報道,這篇“消失”的文章原計劃發表在18日《泰晤士報》的第5版上,撰稿人是曾供職于《每日郵報》的資深記者西蒙?沃爾特斯。從版面撤下來后,這篇寸艮道也未在《泰晤士報》網站上出現過。《衛報》用“不同尋常“形容這一事件。
《衛報》說,沃爾特斯在文章中進一步披露了凱莉?約翰遜傳記中的說法,即約翰遜在2018年擔任外交大臣時曾試圖讓凱莉在政府中任職,職位年薪為10萬英鎊。文章稱,約翰遜的顧問得知他的這一想法后,該主意很快就泡湯了。有知情人士告訴《衛報》,有關凱莉的爆料是正確的,但是凱莉的發言人明確說,“這種說法完全不屬實”,唐寧街也拒絕公開回應相關報道。
但是沃爾特斯告訴《衛報》,他在兩天內聯系了所有相關人員,“沒有人公開否認它,唐寧街也沒有”。
《衛報》稱,沃爾特斯最近辭去《每日郵報》的高級職位,此前他曾在《每日郵報》曝光凱莉翻新唐寧街寓所的丑聞。而《每日郵報》18日凌晨也改寫并發表過《泰晤士報》撤下的涉及約翰遜夫婦的報道,之后同樣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刪除了這篇文章。對此,《衛報》認為,《泰晤士報》刪除文章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史翠珊效應”,即試圖從網絡上刪除相關信息卻引發了公眾更大的興趣。▲(趙建東)
環球時報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