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科學》編輯部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北京大學經濟科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線上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共同富裕目標下的中國經濟”,由上午的開幕致辭、主旨演講和下午的五場平行分論壇、閉幕式主旨演講組成。來自海內外高校的近百名師生參與了本次論壇。
上午的主論壇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經濟科學》主編董志勇首先在致辭中對論壇的開幕表示祝賀。他指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直致力于推動開放性的研究和辦學,對博士生的培養工作極為重視。博士生已然是當前學術研究的重要力量,他衷心期待博士生同學們能夠潛心鉆研、細致思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研究上不斷地努力并取得長足的發展。
隨后,教育部“國家級人才項目”特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范子英作了主題為“用地價格管制與企業研發創新”的報告。他基于改進的群聚(bunching)方法探究用地價格對企業創新研發的影響,識別并測算了用地成本對制造業企業創新研發的效果。研究發現,用地價格管制產生的群聚現象,顯著影響了制造業企業的用地成本,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對企業的研發投入產生擠出效應,該項研究對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理論借鑒和政策啟示。在自由交流環節,范子英老師對同學們在科研學習、實證方法等方面的疑惑進行了解答。他建議博士生打好理論基礎,走近現實世界,努力將理論和實際問題結合,多從對問題的理解、解釋問題的方法上下功夫,更多關心問題背后的經濟學邏輯。
下午的平行分論壇分為五場,由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高校以及美國、英國等海外高校的19位博士生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梁遠寧、李倫、李少然、吳群鋒老師以及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的高震男老師對宣講的論文進行了點評。
閉幕式上,北京大學博雅青年學者、長聘副教授劉沖以“學術生涯起步階段的困惑與思考”為主題,向青年學者們分享了在研究求學、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經驗和建議。他以自身曾經歷的困惑為例,就“如何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求學道路”“如何更好地面對研究過程中的挑戰”等問題分享了經驗。劉沖老師指出,在進行研究前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掌握主要分析工具和擁有較強的文字能力。開始研究時,首先要思考一項選題是否有意義,并閱讀和加深對現有文獻的理解,帶著“文章的研究問題、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文章的模型或是實證上的關鍵點在什么地方”“是否還有可能進行更進一步的擴展或者改進”等問題進行思考,指導自身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有清晰的研究規劃,保證每天做研究的時間,不斷總結和思考,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在研究成果投稿方面,他特別強調要做好投稿規劃,并正確對待審稿意見。
北京大學經濟科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旨在促進海內外高校博士生的學術交流,助力中國新經濟學人的成長。論壇將繼續為有志于學術科研的博士生提供展示和發表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