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漁



陽光下的小草,小巧可愛,連風都慢下了腳步,細心呵護;頑皮的風一下又一下撥弄著樹葉,樹木只是憨憨地笑著……植物總給人與世無爭的感覺,可是,要是你也天真地那么想,那就錯啦,人家的生活看似歲月靜好,其實時時刻刻處在“刀光劍影”中。為了生存,各種計策層出不窮,拉攏動物、主動示好;潛心偽裝,對動物進行無情的欺詐……沒錯,植物的世界就是這般平(風)平(起)無(云)奇(涌)。
植物界的“特洛伊木馬”
在雨林里,經常能看到林間出現一片空地,植物在這里神秘消失了,罪魁禍首就藏匿在地下。
有一種白環菇屬真菌特別喜歡吃樹葉,但它的居住地離樹木很遠,索性雇傭了一群螞蟻為它工作,它的支付方式是,長出小蘑菇“喂養”切葉蟻。切葉蟻下顎極其堅硬,切樹葉自然也不在話下。真菌釋放出化學信號,告訴切葉蟻今天想吃什么葉子。接到命令后,工蟻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遇山挖洞、遇水搭橋,建起一條運葉“高速公路”。到達目的地后,再舉著重于十倍自身體重的樹葉,向真菌的老巢走去,這個運輸隊像溪流一般,匯成了一個數千米的采葉“大軍”。樹葉運到后,真菌吃得非常開心,也支付了更多的小蘑菇給切葉蟻。千萬年來,兩種生物形成了特有的共生關系。
當然,真菌和切葉蟻也有失手的時候,這次遇到的“硬茬”是紅木。當紅木被切葉蟻搞得奄奄一息時,它決定報復,用自己僅剩的樹葉孤注一擲!它分泌一種毒素在樹葉上,發動了“特洛伊木馬”計劃。但切葉蟻不知道,還興高采烈地給真菌送毒葉子吃,沒多久,真菌就變得虛弱,小蘑菇也越來越少了。
紅木復仇成功!
為了曬太陽,我是認真的
萬物生長靠陽光。在熱帶雨林里,僅2%的陽光能照射到地表,為了爭奪陽光,植物們都巴不得一夜之間長成空地霸主。看,櫻花林一般的虹河苔,莖分泌出自然界中最強效的黏合劑,附著在巖石上,任憑其他植物怎么推揉,就是不倒;藤蔓則伸展開求生欲極強的觸須,不斷探尋其他植物的葉片,最終鎖定目標后,靠它完成步步高升。
不過,輕木可不吃藤蔓這一套,它拼了命地長高,一年間一下子躥了10米,葉片上長滿滑溜溜的絨毛,就像盾牌一樣,藤蔓絕望地試了無數次,輕木的寬大葉片輕輕一掃,就把藤蔓打落了。
別看輕木成長得快,卻是以木質疏松為代價的。它的樹齡最多只有20年,為了在這短暫的樹生中完成最大的使命——開花、結果,它綻放出森林里最為絢爛的花,吸引蜜熊前來吃花蜜,無形中完成傳粉的工作,可謂跨界合作,完美共贏。
為自己找個“保姆”
巨人柱仙人掌是沙漠里的儲水高手,它們身上的褶皺就像一個折疊水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存儲近一噸的水。一棵高大的巨人柱仙人掌的根系會在水平方向上織成大網,覆蓋幾百平方米的沙地。一旦開始下雨,幾百平方米的網狀根系,就會把整片沙地中滲入的雨水全部收集起來。
不過,小時候的巨人柱仙人掌還是很弱小的,這時候,它就得尋求幫助了,它周圍的牧豆樹,就充當了保姆的角色。巨人柱仙人掌總是靠著牧豆樹生長,這并不是偶然,牧豆樹成片地生長,白天,動物們會躲到這些小樹下去休息、消化肚子里的食物,也將富含種子的便便排泄出來,其中就有許多巨人柱仙人掌的種子。有時,一棵牧豆樹需要照顧七八棵巨人柱寶寶。這個“保姆”也非常盡職,天熱了給它們遮陰,天冷了就及時補水。幾十年之后,等巨人柱成年,就可以獨當一面了。
會“上網”的植物
靜靜的樹林里,只有風吹過的聲音。在沉默的地下,一張巨大的網絡早已鋪設成功。在許多植物的根系中,都生活著一些很特別的微生物,它們就是菌根真菌,它們沒有辦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從植物體內獲取碳水化合物。作為回報,它們會向外伸出密密麻麻的菌絲,組成一張大網,幫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和水分。
這個“網絡”還能做什么呢?和我們一樣,互通有無——最高的“網絡管理員”吸收陽光,把多余的營養通過網絡傳遞給吸收不到陽光的小樹;傳雞毛信——實驗表明,當兩棵彼此相連的植物中,其中一棵被草食昆蟲取食,那么,鄰近的另一棵植物也會利用菌根真菌激發起身體內的免疫反應。雖然這種交流還遠遠稱不上是一種“語言”,卻讓我們對植物的世界充滿了敬意。
沒錯,團結就是力量
雖然為了生存智計百出,但有些植物難免“機關算盡太聰明”。就拿箭毒木來說吧,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吃掉,它的化學毒素滲入根部,沿著樹干傳輸給每片樹葉,沒想到還是沒能阻止一群群輝椋鳥前來筑巢,鳥兒食下它的果實后,將一泡泡含有化學毒素的便便拋在它腳下,讓箭毒木苦不堪言。要想真正強大,還得抱團取暖才行。在條件艱苦的荒漠,胡楊林共生共存,根系交織,其中一棵樹得到水分滋潤,就會分享給其他的樹。在無數歲月的輪回中,它們早就知道“團結協作”才是生存的鐵律。
自然界是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植物們的“宮心計”其實是種族延續的智慧。這種“抓緊一切機會活下去”的韌勁兒也打動了我們人類。在肯尼亞,人們將木炭粉和樹木種子混合做成種子球,以各種形式播撒在荒郊野嶺——從駱駝隊的行囊里,從滑翔機上,從孩子們的彈弓里——以游戲的形式參與到森林的重建中。大家都知道,只要給植物生存機會,它們就能重新建立生態系統,盡職盡責地守護我們的綠色星球。
你聽,“啪——”,第一顆圓圓的種子裹著金色的長翅膀,旋轉著,慢慢落到地上。這仿佛是一個信號,緊接著,千萬株龍腦香科樹都做好了準備,數以億計的種子,在同一時間散播下去。
一場“生存保衛戰”,再次打響·....
知識妙脆角
給種子建銀行
如今,不少國家都建立了專門收集種子的庫房,那就是種子銀行。在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中,有著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庫——千年種子庫。它接收世界各地寄來的出自近4萬個物種的超過24億顆種子。種類之多,創造了世界紀錄。1D5066AF-983C-4C14-942D-7A3208E2B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