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表示,在扎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進程中,我國有信心、有條件穩住外貿外資的基本盤,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做出中國的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31880億美元,保持總體穩定,且高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我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2021年實現30%的增長,達到6.05萬億美元。張曉強在5月7日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指出,這些重要指標均表明,盡管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一定影響,逆全球化趨勢增強,但我國在擴大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方面,仍具有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以外貿為例,他說:“比如我們貿易的朋友圈更加多元,比較重要的一個就是今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實施。RCEP涉及的內容很寬,是一個比較高水平、同時世界目前最大規模的多邊協定。在貨運貨物貿易方面,它的關稅減讓水平也有了比較大的進步,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所以今年RCEP實施以后,貿易伙伴關系的進出口是持續增長。今年一季度,東盟超越了歐盟,重新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就是我們外貿穩定發展的新的空間。”
去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近1740億美元,同比增長20%。近期,中國德國商會和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71%的德資企業、2/3的美資企業希望增加在華投資。張曉強說,這反映了中國產業鏈的優勢,特別是巨大市場的吸引力。
從汽車產業看,去年全球共銷售汽車8270萬輛,其中中國銷售2650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的32%。張曉強說,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和德國的大眾公司,它們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份額占其全球市場份額比重分別高達46%和37%。張曉強說,“德國寶馬公司今年2月通過增資279億元人民幣的方式,使它在華晨寶馬的股權占比從以前的50%提升到75%,并且宣布與中國伙伴的合作期延長至2040年。這就是中國在制造業相關領域進一步擴大外資準入措施的實際成效。就在前幾天,沈陽重啟的第二天,華晨寶馬就宣布大東工廠的產品升級項目正式開業,所以我想這反映了外商對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信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據國際在線)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