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目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844萬人,其中,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有1586萬人,占到總數的86%?!痹诮逃?月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指出,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非常重大。
日前,教育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經驗,培養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人才。到2035年,構建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
《強師計劃》從四大方面提出了15項舉措,將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部署:
在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方面,將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支持下,實施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支持50所左右師范院校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并建設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加強一流師范大學群和一流教師教育學科群建設。同時,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聚焦薄弱師范院校建設。
在完善高層次教師人才培養機制方面,要推進高素質復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試點。推進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攻讀教育碩士工作。在職發展方面,實施教師精準培訓改革,完善自主選學機制,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
在強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將實施優師計劃,由教育部屬師范大學和高水平地方師范院校每年為脫貧縣、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培養1萬名本科層次師范生,這些師范生學習期間享受“兩免一補”(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補助生活費),畢業后全部到定向縣任教。同時,對鄉村教師在職稱評聘上實行特殊支持,“定向評價、定向使用”,中高級崗位總量控制、比例單列。并加強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和住房保障力度。
在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方面,將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推動教師隊伍由管理向治理轉變。在教師資格、入職、考核等工作中,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化職稱改革,實行分類評價??冃ЧべY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一線教師、從事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傾斜。
任友群指出,教育部正在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一方面要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功能,另一方面要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行動,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幫助教師掌握并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教學,實現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學生“同上一堂課”、教師共同“備好一節課”。
任友群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把強師計劃的落實作為重中之重,抓好宣傳、強化部署、加強督導督促。
據光明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