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偉,叢 林
(1.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皮膚科,四川 成都 610014)
老年性皮膚瘙癢癥是指60歲及以上患者出現皮膚瘙癢且無原發皮疹,幾乎每日均會發作,并癥狀持續6周以上。該癥大多是因為老年人的皮膚出現萎縮、汗少、變薄及干燥等,缺乏皮脂的潤滑,同時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冷熱變化的刺激均會誘發瘙癢,另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瘙癢的發生[1]。由于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病因復雜、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該病治療起來比較棘手,其中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是臨床皮膚瘙癢癥的常用治療藥物,該藥物可通過競爭性拮抗組胺H1受體,抑制組胺所引起的瘙癢等過敏癥狀,短時間內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復發率較高[2-3]。依美斯汀是一種新型的第二代H1抗組胺藥,對組胺H1受體親和力強,選擇性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疾病[4]。本研究旨在探討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效果及其對患者瘙癢癥狀評分、血清白細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干擾素-γ(IFN-γ)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四川省人民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皮膚瘙癢癥患者8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19例;年齡67~89歲,平均(76.92±7.13)歲;病程0.5~2年,平均(1.35±0.47)年。觀察組(4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3、17例;年齡66~85歲,平均(75.38±6.21)歲;病程0.5~2年,平均(1.31±0.5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老年皮膚瘙癢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5]中的相關判定標準者;年齡≥ 60歲者;僅有皮膚瘙癢且不合并其他皮膚病者等。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妊娠、哺乳期婦女;近期使用過同類藥物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進行常規檢查,對照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啟東分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規格:10 mg/片)口服治療,1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四川德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4035,規格:2 mg/粒)治療,2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6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根據《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6]中的相關標準進行療效評估,顯效: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LQI)[7]評分減少 > 60%,皮膚瘙癢、干燥癥狀明顯減輕;有效:DLQI評分減少31%~60%,皮膚瘙癢、干燥癥狀有所改善;無效: DLQI評分減少≤ 30%,皮膚瘙癢、干燥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瘙癢癥狀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4、6周后,通過視覺模擬量表(VAS)[8]和DLQI進行評估,VAS評分的分值范圍為0~10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DLQI評分涉及到疼痛、瘙癢、尷尬、沮喪、社會活動、人際交往、家庭、性生活、治療時間及費用等10項問題,每項0~3分,共計30分,評分越低則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③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抽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血清IgE水平通過膠體金法檢測,血清IL-4、IFN-γ水平通過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④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頭暈、口干、嗜睡、胃部不適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例 (%)]、(±s)表示,組間比較分別行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87.50%)顯著高于對照組(6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瘙癢癥狀評分 與治療前比,治療2、4、6周后兩組患者瘙癢癥狀VAS評分與DLQI評分均顯著降低,且治療后各時間點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瘙癢癥狀VAS、DLQI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瘙癢癥狀VAS、DLQI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2周后比,#P<0.05;與治療4周后比,△P<0.05。VAS:視覺模擬量表;DLQI: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
組別 例數 VAS評分DLQI評分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4周后 治療6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4周后 治療6周后對照組 40 7.49±2.15 5.01±1.13* 4.08±0.85*# 3.79±1.14*# 14.29±3.54 8.91±2.73* 5.13±1.12*# 2.15±0.67*#△觀察組 40 7.63±2.34 4.53±0.92* 3.45±0.58*# 2.65±1.03*#△ 14.25±3.14 5.23±1.94* 1.85±0.51*# 1.01±0.33*#△χ2值 0.279 2.083 3.872 4.693 0.053 6.949 16.857 9.6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IL-4、IFN-γ、IgE水平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6周后血清IFN-γ水平顯著升高,血清IL-4、IgE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血清IFN-γ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IL-4、IgE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L-4、IFN-γ、IgE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L-4、IFN-γ、IgE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IL-4:白細胞介素-4;IFN-γ:干擾素-γ;IgE:免疫球蛋白E。
組別 例數 IL-4(pg/mL) IFN-γ(pg/mL) IgE(U/mL)治療前 治療6周后 治療前 治療6周后 治療前 治療6周后對照組 40 45.11±6.13 19.23±2.12* 3.12±0.38 11.64±1.65* 116.95±15.78 47.11±5.69*觀察組 40 47.13±5.24 14.21±1.51* 3.15±0.43 15.13±2.12* 118.65±16.51 35.36±5.11*t值 1.584 12.198 0.331 8.216 0.471 9.71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相同,均為10.00%,經分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老年人皮脂腺功能減退、油脂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及退行性萎縮或過度洗燙等因素,當表皮無髓C纖維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后,介導瘙癢的感受器受體會結合細胞因子、組胺等瘙癢介質,將神經沖動傳遞到大腦皮層,引起瘙癢[9-10]。由于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易于復發,臨床治療缺乏特異性方案。抗組胺藥通常是瘙癢的首選治療藥物,氯雷他定具有高效的拮抗H1受體的作用,同時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并且不會阻滯心臟離子通道,對患者心臟產生的影響較輕,但單一使用療效不夠理想,復發率較高,且需長時間服藥,患者難以接受[11-12]。
富馬酸依美斯汀是一種長效的高選擇性的第二代H1抗組胺藥,起效較快,在拮抗組胺H1受體的同時,能夠抑制血清IL-1、IL-4及IL-6等多種炎性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對皮膚的損傷,維持皮膚黏膜自身性免疫因子的濃度,改善真皮組織的自身修復過程,對Ⅰ型變態反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抗膽堿和抗5-HT等中樞不良反應較弱[13]。本研究中,治療2、4、6周后觀察組患者DLQI評分和瘙癢癥狀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可有效提高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臨床療效,減輕其瘙癢癥狀,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安全性較高。
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存在免疫失衡,患者可出現1型輔助性T細胞(Th1)功能亢進和2型輔助性T細胞(Th2)細胞因子分泌減少的表現;IFN-γ是典型的Th1細胞因子,能夠促使CD4+T細胞轉化為Th1細胞,抑制向Th2分化,對Th2細胞因子IL-4起拮抗作用;IL-4不僅能促進自身高表達,還能誘導已有Th1細胞轉化為Th2型細胞,IFN-γ與IL-4可相互產生拮抗作用[14-15]。此外,IL-4能夠誘導B細胞產生IgE,從而對肥大細胞與嗜堿粒細胞脫顆粒產生刺激,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導致變態反應的發生[16]。富馬酸依美斯汀可抑制IL-4等炎性因子的釋放,改善因過敏性因素導致的炎性因子的聚集,并且能夠提高干擾素的分泌,增強其對機體免疫功能的保護作用;另外,富馬酸依美斯汀可有效抑制磷脂酰肌醇水解,抑制上皮細胞分泌炎性因子,并且可抑制嗜酸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從而緩解機體的炎癥反應[1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6周后血清IFN-γ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IL-4、IgE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與Ⅰ型變態反應,調節免疫功能。
綜上,采用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可有效提高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的炎癥反應,促進患者瘙癢癥狀的緩解,并可調節免疫功能,安全性較高,建議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