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歡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皮膚科,山東 濟南 250000)
面部皮炎是指發生于面部皮膚的各類炎癥性疾病,其中包括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等。有報道稱,化妝品與護膚品濫用已成為引發面部皮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該疾病主要表現為面部紅腫、丘疹、干燥、脫屑等癥狀,且患者自覺瘙癢[1]。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原則首先是去除誘因,同時外用抗過敏乳膏,其中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止癢及減少滲出等作用,但藥物易引起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及繼發性感染等不良反應,不宜長期、大面積使用,且激素類藥物停藥后常出現疾病復發情況[2]。皮膚修護無菌敷料具有修復皮膚屏障、緩解炎癥、改善患者瘙癢癥狀的輔助治療作用,其可作為皮膚保濕劑聯合丁酸氫化可的松提高臨床治療療效,已有研究證明,聯合治療方案適用于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并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皮膚修護無菌敷料對面部皮炎患者臨床療效與皮膚屏障修復效果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93例面部皮炎患者分為對照組(46例)和研究組(47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4例;年齡18~49歲,平均(24.31±3.26)歲;病程3~39個月,平均(14.77±2.49)個月;其中脂溢性皮炎10例,接觸性皮炎16例,激素依賴性皮炎20例。研究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46例;年齡18~50歲,平均(24.19±2.88)歲;病程3~42個月,平均(15.19±2.82)個月;其中脂溢性皮炎12例,接觸性皮炎17例,激素依賴性皮炎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皮膚病性病診斷與治療》[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臨床檢查確診者;具有皮膚敏感、炎性水腫癥狀,且伴隨脫屑、色素沉著、毛孔粗大者;患處具有瘙癢、灼燒及疼痛感者等。排除標準:對皮膚修護無菌敷料與丁酸氫化可的松藥物過敏者;合并皮膚惡性腫瘤者;孕期或妊娠期婦女;患有其他嚴重性皮膚病者等。本研究經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屬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223,規格:0.1%)于患處均勻薄涂,2次/d,連續治療1周,患者皮損改善后改為1次/d或2次/周,以28 d為1個療程。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每日夜間清水潔面后使用皮膚修護無菌敷料(西安德諾海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陜械注準20212140098,型號:ASRD-02)冷敷20 min后揭下,輕柔按摩促進精華充分吸收后再次清水潔面,最后于患處均勻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皮膚修護無菌敷料1次/d,連續使用1周,第2周起改為3次/周,以28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療程,并囑患者治療結束后14 d回院復診。囑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日常清潔僅采用清水潔面,不得更換所用敷料,且禁止使用其他同類藥物,注意物理防曬,同時忌食辛辣與易致敏食物。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與復發情況。治療后依據《皮膚病診療手冊》[5]中面部皮炎的治療判定標準評估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痊愈:疼痛、燒灼、緊繃感與面部紅腫、脫屑癥狀完全消失,皮損消退≥ 95%;顯效:各項主觀感受與臨床癥狀基本消失,80%≤皮損消退 < 95%;有效:主觀感受與臨床癥狀均有所好轉,50% ≤ 皮損消退< 80%;無效:主觀感受與臨床癥狀均未見好轉并隨病程加重,皮損消退 < 50%。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復發情況:于治療后14 d評估面部皮炎復發情況,表現為皮膚敏感加重、炎性水腫癥狀,同時伴隨脫屑、色素沉著、毛孔粗大等情況即可判斷為面部皮炎復發。②皮膚屏障功能。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28 d后使用皮膚多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患者的經表皮水分流失量、皮膚角質層水分量、皮膚紅斑量、皮脂含量進行檢測,分別檢測5次,取平均值進行評價比較。③濕疹面積及其嚴重程度指數(EASI)[6]與視覺模擬量表(VAS)[7]評分。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14 d、28 d后采用EASI與VAS評分評估兩組患者的面部皮損與瘙癢程度,其中EASI評分按皮損嚴重程度分為4項,即:紅斑(E)、水腫/丘疹(I)、鱗屑(Ex)、苔蘚樣變(L),每項總分均為3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面部皮損越嚴重,成人頭頸部占全身比例為10%,故面部皮炎患者EASI評分值為(E+I+Ex+L)×10%;VAS評分:使用游標卡尺在一張白紙上畫一條10 cm的直線,兩端分別為0、10分,患者根據自己的主觀瘙癢感覺來選擇分數。0分代表患者沒有任何瘙癢感;1~3分代表患者有輕微的瘙癢但可忍受;4~6分代表患者瘙癢較為明顯,已影響睡眠,但可忍受;7~10分代表患者瘙癢非常劇烈且難以忍受,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瘙癢癥狀越嚴重。④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包括瘙癢/燒灼感、紅腫、干燥、色素沉著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數據經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相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與復發情況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14 d疾病總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復發情況比較[例(%)]
2.2 皮膚屏障功能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經表皮水分流失量與皮膚紅斑量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皮膚角質層水分量與皮脂含量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皮膚屏障功能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經表皮水分流失[g/(cm2·h)] 皮膚角質層水分量(%) 皮膚紅斑量(mm2) 皮脂含量(μg/cm2)治療前 治療28 d后 治療前 治療28 d后 治療前 治療28 d后 治療前 治療28 d后對照組 46 25.23±7.85 18.78±5.33* 26.87±5.96 31.52±9.11* 432.15±53.57 316.55±38.65* 76.84±8.72 83.77±10.11*研究組 47 25.35±8.52 11.57±3.26* 26.56±8.13 38.53±12.35* 433.56±55.77 220.31±27.63* 77.12±7.66 90.15±9.28*t值 0.071 7.888 0.209 3.110 0.124 13.837 0.165 3.17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EASI與VAS評分 與治療前比,治療14、28 d后兩組患者EASI與VAS評分均呈降低趨勢,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EASI與VAS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14 d后比,#P<0.05。EASI:濕疹面積及其嚴重程度指數;VAS:視覺模擬量表。
組別 例數 EASI評分VAS評分治療前 治療14 d后 治療28 d后 治療前 治療14 d后 治療28 d后對照組 46 0.56±0.21 0.31±0.11* 0.20±0.09*# 4.37±1.86 2.36±1.01* 1.87±0.76*#研究組 47 0.56±0.22 0.20±0.08* 0.11±0.05*# 4.40±2.01 1.76±0.79* 0.84±0.35*#t值 0.000 5.524 5.978 0.075 3.195 8.42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皮炎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尤其是面部皮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屏障受損、皮膚劇烈瘙癢、灼熱感、角質層變薄等,當遇到局部摩擦、藥物、護膚品刺激,以及接觸過敏源、內分泌紊亂等更易于加重皮損情況,且該疾病易復發,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激素治療可在短時間內達到緩解皮損的效果,但易使病情反復,其中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為激素治療的首選藥物,可有效緩解皮膚紅疹、瘙癢等癥狀,但該藥物可刺激局部毛孔,導致角質層薄弱,治療結束后增加皮膚的過敏現象,且該疾病多發于女性,患者通常追求療效,長期使用反而使皮損程度加重,治療安全性較低[8]。
近年來,在面部皮炎的治療中臨床多聯合使用皮膚修護敷料修復受損皮膚屏障,輔助治療皮膚疾病,本研究中使用的皮膚修護無菌敷料主要成分為海藻酸鈉和海藻糖,海藻糖是復活草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強大的鎖水保濕功能,表現為兩方面作用:首先海藻糖是天然來源的高抗性物質,能夠保護細胞膜功能,提高細胞適應能力,對于免疫反應增加導致的瘙癢、紅斑、灼熱等可抗炎促愈,達到無菌修復的效果,建立皮膚健康屏障;此外海藻糖成分易于被皮膚吸收,進入細胞內能發揮其獨特應激因子作用,對于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的干燥、脫屑情況可成膜鎖水、長效保濕,促進屏障保濕功能的恢復,故其對面部皮炎的皮損情況和皮膚屏障恢復情況具有顯著改善作用[9]。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皮膚角質層水分量、皮脂含量均高于對照組;經表皮水分流失量與皮膚紅斑量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皮膚修護無菌敷料輔助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治療面部皮炎的臨床療效顯著,且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的恢復。丁利營等[10]納入120例面部激光術后患者,對照組使用透明質酸敷料,研究組使用海藻糖敷料,結果表明海藻糖敷料對激光術后面部皮膚的療效顯著,有利于保濕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14~28 d后研究組患者的EASI評分、VAS評分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治療后14 d的疾病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皮膚修護無菌敷料可促進面部皮炎患者皮損恢復,并緩解瘙癢,且治療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皮膚修護無菌敷料中的海藻酸鈉可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發揮保濕作用的同時減輕局部炎性反應,抵抗外界因素對皮膚帶來的傷害,如過敏源、細菌等,保護皮膚微創面,提升面部皮膚的耐受性,進而緩解皮損與瘙癢[11]。另外皮膚修護無菌敷料采用科學配方,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的同時提升皮膚抗刺激能力,降低由外用藥物引起的皮膚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局部皮炎的復發率[12]。
綜上,皮膚修護無菌敷料對面部皮炎的治療效果顯著,有利于患者皮膚屏障功能的修復,并改善局部皮膚的皮損與瘙癢癥狀,治療安全性較高,但鑒于面部皮炎的發病機制錯綜復雜,因此關于皮膚修護無菌敷料輔助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治療面部皮炎的具體機制有待后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