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巧芹
(興化市戴南人民醫院超聲科,江蘇 泰州 225721)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細胞在局部異常增殖引起的病變,女性群體較為常見,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與惡性,其中良性結節經手術治療后即可痊愈,而惡性結節病情較重,治療難度較大,臨床治療方案較為復雜。因此,盡早明確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對于指導臨床規范化治療、確保患者身心安全具有重大意義。既往臨床多通過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檢查,該檢查方法可以提供結節病灶組織的硬度信息,但對于一些過小或過大的結節,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效能較差,不適宜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1]。由于常規超聲圖像的多樣性,使超聲在鑒別結節良惡性時受諸多主觀因素的影響,因而降低了診斷準確度[2]。隨著超聲技術的持續發展,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I-RADS)分級逐漸被運用于甲狀腺結節的早期診斷中,其主要依據常規超聲檢查結果,對該疾病惡性風險進行分級,細化每一個危險因素并綜合評分,從而得出最終分級,每一評分均圍繞良惡性特征進行評價,有效降低了操作者的主觀性,具備高效、系統性等優勢,更加準確可行[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較超聲TI-RADS分級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檢出情況與鑒別診斷效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興化市戴南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共計72個結節)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進行超聲TI-RADS分級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齡42~75歲,平均(61.79±5.58)歲;病程6~25個月,平均(18.68±2.13)個月;結節直徑3~20 mm,平均(12.69±3.87) mm;體質量指數19~27 kg/m2,平均(24.78±1.06) kg/m2。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結節》[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既往無甲狀腺手術史者;病歷資料齊全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免疫系統紊亂者;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者;存在酒精、藥物依賴史者;合并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者;存在全身性感染者;存在嚴重的內科疾病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診斷方法 超聲TI-RADS分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通用電氣醫療系統(中國)有限公司,型號:LOGIQ C9 Premium]對全部患者進行掃查,設定探頭頻率為5~10 MHz,掃查之前對患者說明有關的注意事項。患者取仰臥位,并墊高肩部,使頸部完全暴露;把探頭涂滿耦合劑,對頸部施以縱、橫多切面掃描,記錄全部患者結節所處部位、大小、鈣化、回聲邊界等結節的具體情況;嚴格按照超聲掃查結果并參照TI-RADS分級對結節的良惡性進行分類,其中Ⅰ級:陰性,惡性概率為0%,甲狀腺組織結構與功能正常;Ⅱ級:高度提示良性結節,惡性概率為0%,以囊性為主,有聲暈;Ⅲ級:可能良性,惡性概率 < 5%,邊緣界限清楚,以實性為主,回聲不均勻,等回聲-高回聲,蛋殼樣鈣化或粗鈣化;Ⅳ級:可疑性結節,惡性概率為5%~85%。惡性征象:實質性、低回聲或極低回聲、微小鈣化、邊界模糊/微分葉、縱橫比 > 1、見血流信號,其中Ⅳa級惡性概率為5%~10%,具有1種惡性征象,Ⅳb級惡性概率為11%~50%,具有2種惡性征象,Ⅳc級惡性概率為51%~85%,具有3~4種惡性征象;Ⅴ級:惡性概率86%~100%,超過4種惡性征象,尤其是有微小鈣化和微分葉者;Ⅵ級:經病理證實的惡性病變,其中Ⅴ級、Ⅵ級判定為惡性,其余判斷為良性[5]。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運用同一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設置為超聲彈性成像模式,手持探頭,探頭垂直體表在病灶位置進行微小震動,并對探頭適當加壓,直到結節清晰成像,在超聲顯示屏內放大到2倍;超聲探頭維持3 s,當95%以上的顏色充滿彈性圖像取樣框時,凍結超聲圖像,以獲得超聲成像掃查結果;彈性評分以彩色編碼表示組織硬度,按超聲彈性圖像內病灶的硬度表現,將其評為1~4分:病灶整體顯示為綠色為1分;病灶大部分顯示為綠色為2分;病灶范圍內顯示綠色和藍色所占比例相近為3分;病灶整體為藍色或內部伴有少許綠色為4分,1~2分考慮為良性,3~4分考慮為惡性[6]。由本院2名或以上具有豐富經驗的甲狀腺外科專家對本次掃查所獲得的結果予以判定,當兩者意見不一時,則共同商量最終確定。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超聲TI-RADS分級與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檢查情況,并計算兩種檢查方式的陽性檢出率;分析其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其中Kappa值>0.75表明一致性極好,0.40~0.75表明一致性較為理想,<0.40表明一致性差。②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比較超聲TI-RADS分級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甲狀腺惡性結節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③對超聲TI-RADS分級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診斷甲狀腺結節的典型影像學圖像特征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應用Kappa檢驗進行一致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檢查方式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檢出情況 病理檢查結果顯示,72個甲狀腺結節內共檢出31個惡性結節,占比43.06%(31/72),41個良性結節,占比56.94%(41/72);超聲TI-RADS分級對甲狀腺惡性結節的陽性檢出率為41.67%(30/72),高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31.94%(23/72),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χ2=1.463,P>0.05),kappa檢驗顯示:超聲TI-RADS 分級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15);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較為理想(kappa值=0.64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方式檢查甲狀腺結節的檢查結果比較(例)
2.2 診斷效能 超聲TI-RADS分級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顯著高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檢查方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診斷價值(%)
2.3 典型病例分析 ①患者1,女性,64歲,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左葉低回聲,邊界清晰,縱橫比<1,TI-RADS分級Ⅳa級,病理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良性結節,見圖1-A;②患者2,女性,33歲,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右葉極低回聲,邊緣不規則,縱橫比>1,見微小鈣化灶及血流信號,TI-RADS分級Ⅴ級,病理診斷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惡性結節,見圖1-B;③患者3,女性,36歲,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顯示渲染呈藍綠相間,以綠色為主,評分為2分,良性結節,見圖2-A;④患者4,女性,35歲,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圖像表現3分,病灶區整體藍色和綠色相近,惡性結節,見圖2-B。

圖1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檢查圖

圖2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圖
甲狀腺結節為臨床多發病癥,多是因甲狀腺組織異常增生,促使甲狀腺內產生局限性腫塊。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甲狀腺結節的發病機制,通常認為和負面情緒、作息習慣等密切相關。良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表現,隨著疾病的發展,良性結節會進展性增大,從而給患者的食管、氣管造成壓迫,導致吞咽不適、聲音嘶啞等癥狀,若未及時進行診治,還會有惡變的可能,惡性細胞會伴隨血液擴散到機體的各個部位,從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現階段,甲狀腺結節確診仍依賴于病理檢查結果,但該檢查方式穿刺創傷較大,因此探求一種快速有效的檢查手段早期明確其病理性質并進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超聲彈性成像為既往臨床檢查甲狀腺疾病的常見措施,多是通過獲取病變組織與四周組織硬度,以對疾病的良惡性進行鑒別,但結節大小、位置、深度等均會影響彈性成像結果。若結節位于峽部、上極及下極等周圍無足夠正常甲狀腺組織作對比的情況時,不適宜進行彈性成像檢查,且超聲彈性成像還存在主觀性、操作手法差異等缺點[8]。而常規超聲檢查受醫師主觀因素影響較多,由于良惡性結節在超聲圖像上重疊較多,不同醫院間對結節的評判標準不同,甚至同一科室不同診斷醫師的評判標準也不同,缺乏統一性和指導性,極易出現誤診、漏診現象,無法滿足臨床所需[9-10]。超聲TI-RADS分級通過科學、規范地闡釋甲狀腺結節膠質結構、回聲情況等惡性征象,并對各個征象進行細致化分級,有助于醫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效避免醫師的主觀性判定影響診斷結果的精準度,從而顯著提升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的準確性[11]。同時,超聲TI-RADS分級是一種定量分析法,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超聲征象表現進行規范,評價結果較主觀分析法更為客觀,準確度更高,應用范圍更廣,有助于指導下一步治療方案的制定,從而做到針對性、個體化治療,保障患者可獲得良好預后[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病理檢查結果表明,72個甲狀腺結節內共檢出31個惡性,41個良性,超聲TI-RADS分級檢查甲狀腺結節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顯著高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kappa檢驗顯示,超聲TI-RADS分級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較為理想,提示超聲TI-RADS分級的診斷價值顯著高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可獲得與病理檢查結果相類似的檢出效果,有效篩查出良性或惡性甲狀腺結節。超聲TI-RADS分級以超聲征象為基礎,對患者病灶予以惡性分級評估,但依舊存在漏診和誤診的情況。分析其原因可能為,TI-RADS的診斷標準主要是觀察甲狀腺結節二維超聲的形態特點及多普勒血流情況,當結節在1 cm以下時,超聲診斷良惡性極為困難,尤其是對甲狀腺癌微小癌的診斷更為困難,因此TI-RADS分類對隱匿的微小癌的診斷不敏感[13]。
綜上,相比較于彈性超聲成像檢查,超聲TI-RADS分級診斷在鑒別良性與惡性甲狀腺結節中的診斷效能較高,與病理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能夠為甲狀腺結節的早期診斷與個體化治療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