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巖,李鳳嬌
(賀州廣濟醫(yī)院檢驗科,廣西 賀州 542800)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及肺間質(zhì)的一種炎癥,主要是由細菌、病毒或其他一些非典型病原體感染引起的肺實質(zhì)炎性病變,其中由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白桿菌等細菌引起的肺炎稱為細菌性肺炎,由單純皰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的肺炎稱為病毒性肺炎。細菌培養(yǎng)為臨床診斷肺炎感染類型的金標準,但具有耗時長、痰液留取困難的不足[1]。研究報道,肺部感染患者的預后效果與早診斷、早治療有著密切關系,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淀粉樣蛋白A(SAA)是診斷肺炎較為敏感的指標,對疾病診斷、病情追蹤有著重要意義[2-3]。PCT作為全身細菌感染的標記物,被廣泛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治中;CRP由肝臟合成,在急性炎癥反應階段其水平可迅速升高;IL-6是由CRP合成、釋放的主要刺激因子,可在炎癥恢復時快速恢復到正常濃度,但臨床實踐證明,CRP在病毒感染中變化較小,甚至不變化,而SAA可在細菌或病毒感染中升高,對于微弱炎癥刺激,SAA較CRP更為敏感[4]。故此,本研究旨在探討PCT、CRP、IL-6、SAA在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中的水平變化,以期為早期疾病鑒別診斷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賀州廣濟醫(y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間收治的60例細菌性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細菌組,另回顧性分析6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病毒組,同時回顧性分析60例同期院內(nèi)健康體檢人群的臨床資料作為健康組。健康組研究對象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23~55歲,平均(39.00±3.78)歲;體質(zhì)量42~73 kg,平均(59.50±4.22) kg。細菌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22~58歲,平均(40.00±3.79)歲;體質(zhì)量46~75 kg,平均(60.50±4.23) kg。病毒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齡21~58歲,平均(39.50±3.77)歲;體質(zhì)量47~75 kg,平均(61.00±4.25) kg。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納入標準:肺炎患者均符合《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經(jīng)痰培養(yǎng)診斷確診者;入院前未接受抗炎、抗菌及抗病毒治療者等。排除標準: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者;正在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療者;病原體混合感染者等。本研究已經(jīng)賀州廣濟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生化檢查 入院后,對3組研究對象進行PCT、CRP、IL-6、SAA水平檢測。抽取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轉(zhuǎn)速進行離心處理10 min,提取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PCT、IL-6水平,采用免疫熒光分析法檢測血清CRP、SAA水平。
1.2.2 痰培養(yǎng) 于患者入院后采集氣道分泌物送至實驗室進行病原體的培養(yǎng)與檢測,通過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tǒng)進行菌種鑒定,采用免疫熒光法進行病毒鑒定。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3組研究對象血清PCT、CRP、IL-6、SAA水平。②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指標,建立獨立預測指標與結(jié)局(是否細菌性肺炎,兩分類指標)的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③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評價PCT、CRP、IL-6、SAA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指標;采用ROC曲線評價各指標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CT、CRP、IL-6、SAA水平 與健康組比較,細菌組與病毒組患者血清PCT、IL-6、SAA水平均顯著升高,且細菌組患者血清PCT、CRP、IL-6、SAA水平均顯著高于病毒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研究對象血清PCT、CRP、IL-6、SAA水平比較( ±s)

表1 3組研究對象血清PCT、CRP、IL-6、SAA水平比較( ±s)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細菌組比,#P<0.05。PCT:降鈣素原;CRP:C-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SAA:淀粉樣蛋白A。
組別 例數(shù) PCT(ng/mL)CRP(mg/L) IL-6(pg/mL) SAA(mg/L)健康組 60 0.03±0.01 3.57±0.24 5.22±0.93 3.56±0.23細菌組 60 5.00±0.84*35.22±3.32* 83.74±7.36* 66.77±5.03*病毒組 60 0.51±0.08*# 3.62±0.29# 68.77±5.64*# 33.63±6.87*#F值 1 899.652 5 375.135 3 602.350 2 480.18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不同檢測方法對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價值比較 將表1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血清學指標作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結(jié)果顯示,血清PCT、CRP、IL-6、SAA均為診斷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指標(OR= 3.683、1.120、1.155、1.046),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不同檢測方法對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價值比較
2.3 診斷效能 ROC曲線顯示,血清PCT、CRP、IL-6、SAA檢測細菌性肺炎的各項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75、0.803、0.931、0.90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血清PCT、CRP、IL-6、SAA檢測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比較
肺部感染作為臨床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fā)展迅速,一旦救治不及時或不當,均會引發(fā)嚴重后果,威脅患者生命。引起感染性肺炎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等。在病原體感染初期,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體征及臨床表現(xiàn),且因病原體性質(zhì)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相同,也就是說在患病后需要盡快、精準地確定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體,隨后進行對癥治療[6-7]。傳統(tǒng)診斷多以臨床表現(xiàn)、病原菌培養(yǎng)等作為診斷依據(jù),然而,受環(huán)境、檢測時間長、人為操作不當?shù)纫蛩赜绊懀瑫z測結(jié)果造成一定的干擾,影響檢出結(jié)果[8]。而血清學指標檢測具有便捷、經(jīng)濟及短期內(nèi)即可出現(xiàn)檢測結(jié)果的優(yōu)勢,能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鑒別過程中發(fā)揮作用。鑒于目前臨床缺乏單一診斷早期細菌性肺炎的生物標志物,故開展本研究。
PCT、CRP、IL-6、SAA是臨床常用的炎癥血清標志物,相關研究顯示,其在早期診斷細菌性血流感染的檢測中存在一定的診斷價值,且變化明顯[9]。PCT為降鈣素前體物質(zhì),主要是由甲狀腺的濾泡旁細胞與肺神經(jīng)分泌細胞所產(chǎn)生的,其中包含著116個氨基酸的糖蛋白,半衰期在25~30 h之間,穩(wěn)定性好;而且在健康機體血清中并不能檢測出PCT,正常情況下,PCT受到機體蛋白水解酶作用會分解成為降鈣素,但是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或受到細菌病原體侵襲時,機體細胞(如單核細胞、肝臟巨噬細胞、肺淋巴細胞及內(nèi)分泌細胞)可產(chǎn)生大量的PCT,并釋放到血液中,當患者血清PCT濃度>0.5 ng/mL,則表明患者體內(nèi)存在炎癥反應和急性感染[10-11]。CRP作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肝臟中合成,若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或者感染6 h后,血清中CRP水平會快速提升,48 h會達到高峰,通過CRP水平可以判斷出感染的嚴重程度[12-13]。研究顯示,CRP是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高靈敏指標,對感染性疾病有著高敏感度與特異度,但是對于病毒性感染并沒有指向性變化,因此敏感性不是很高[14]。IL-6是由184種氨基酸組成,屬于一種多效應性細胞因子,參與多種細胞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在激活的T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均可產(chǎn)生,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時,其水平也可相應的出現(xiàn)明顯變化[15]。邱立東等[16]研究將IL-6用于鑒別診斷小兒肺炎,結(jié)果顯示,細菌組患兒IL-6水平顯著高于非細菌組與健康組,從而證實了IL-6在細菌感染性肺炎的患兒機體中的差異性。SAA是多基因編碼、多形態(tài)的蛋白家族,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后,SAA會快速提升,而在病情得到控制后,SAA也隨之快速降低,且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病毒性肺炎、早期非侵襲性細菌肺炎患者發(fā)病初期,臨床表現(xiàn)沒有較大的差異,且其血液中的CRP水平基本處于正常狀態(tài),很難鑒別出病原體的類型,但SAA在初期時就會快速提升,且敏感度極高,針對微弱炎癥刺激來說,SAA的敏感性要高于CRP,因此說明,對初期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患者檢測SAA的意義重大,可為臨床早期診斷提供可靠依據(jù)[17-18]。本研究通過觀察上述血清學指標發(fā)現(xiàn),與健康組比較,細菌組與病毒組患者血清PCT、IL-6、SAA水平均顯著升高,且細菌組顯著高于病毒組,表明了血清PCT、CRP、IL-6、SAA水平與肺炎的疾病類型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細菌性肺炎患者血清PCT、CRP、IL-6、SAA水平較病毒性肺炎明顯升高。
同時,本研究針對上述幾項指標進一步進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血清PCT、CRP、IL-6、SAA均為診斷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指標,而通過ROC曲線分析各項指標單獨檢測對細菌性肺炎的診斷價值發(fā)現(xiàn),血清PCT、CRP、IL-6、SAA檢測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75、0.803、0.931、0.902,說明血清PCT、CRP、IL-6、SAA檢測均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以PCT診斷效能最高,更有利于鑒別診斷細菌性肺炎感染與非細菌性肺炎感染,進而利于臨床對肺炎感染類型初期的鑒別診斷。分析原因可能為,在細菌性感染中,由于細菌壁脂多糖釋放過程中其羧基末端的多肽結(jié)構(gòu)的修飾作用,促使體細胞膜脂質(zhì)磷酸雙側(cè)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下降,導致線粒體或內(nèi)質(zhì)網(wǎng)出現(xiàn)損傷,從而釋放PCT;此外,PCT的上升還能提高瀑布式炎癥反應程度,加快感染性因子的擴散程度。CRP是炎癥性相關因子,可上調(diào)炎癥信號通路,進一步提高IL-6的激活程度;而SAA是一個較CRP更為靈敏的炎癥參數(shù),輕微感染中SAA升高都要先于CRP,且升高幅度更大,因此SAA診斷效能較CRP高[19-20]。但需注意的是,各項指標可能受個體差異、環(huán)境、其他疾病等因素的干擾而出現(xiàn)變化,因此,單獨一項指標出現(xiàn)異常,僅可作為篩查手段,仍需臨床進一步行微生物學細菌培養(yǎng)或痰培養(yǎng)來確診。
綜上,相較于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患者機體中血清PCT、CRP、IL-6、SAA水平均更高,可作為診斷細菌性肺炎的獨立預測指標,且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以PCT的診斷效能最高,有利于鑒別診斷細菌性肺炎感染與非細菌性肺炎感染,進而利于臨床對肺炎感染類型初期的鑒別診斷,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