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群
他們一個個“卷王”“卷霸”,如果我不卷就會被淘汰,受他們卷的影響,我只能被卷了。
“安置焦慮,高效學習”團體輔導招募了高二不同班級的4個同學,已經開展了兩周活動。第二周輔導結束前,我問他們:“經過了兩周的體驗,關于這個主題,你們還有什么想要探討的嗎?”女生A立即回答:“內卷。現在我們班有一波內卷的人,表面說自己不學習,但其實背后總是偷偷學習,這樣很討厭。”男生B跟著說:“臣附議。老師,你不知道我們班已經內卷成了什么樣子了,你晚上看書到11點,我就看到12點,你6點起床,我就5點起床……大家真的卷得不行,我只有被卷的份。”兩個同學說完后,其他兩個同學也加入了吐槽行列,最后一致決定下周的輔導以“內卷”為關鍵詞。
師:上周同學們說了很多班級的內卷現象,接下來給大家每人一張紙,請把內卷帶給你的感受畫出來,然后用一個字總結,怎么樣?
4位同學快速完成了繪畫,然后依次分享。

圖1 “畫”說內卷
女生A:火。我畫了燃燒的火,因為我覺得他們內卷得虛偽,讓我很窩火。其實他們努力學習也沒什么,但是為什么表面要說自己不學習,為什么要嘲笑那些光明正大學習的人?
男生B:我的就是“卷”字。他們一個個“卷王”“卷霸”,如果我不卷就會被淘汰,受他們卷的影響,我只能被卷了。
男生C:我好像和他們倆不太一樣,我畫了一個鐘表,你們能看出幾點鐘嗎?哈哈,6點,我的室友們起床都很早,我終于在他們的內卷之下能6點起床了。所以如果一個字,我想說“沖”,讓我有力量沖出被窩兒!不過學習上有時候他們卷得我壓力還是挺大的。
女生D的畫一展示給大家,還沒開口,其他三個同學就異口同聲地問:“躺平?”
女生D回答道:“是想躺平,但是我也不敢啊,我總是跟不上他們卷的速度,很累。”
師:同樣是“內卷”,同學們的感受卻不同,有人感覺不舒服,也有人從中感受到了力量。剛剛我們都在說別人卷,那你卷過嗎?你有沒有在某些情境下是那個帶動“卷”的人?
小A立馬回答:我覺得我不卷,我就是光明正大地搞學習。
和剛才的爭先恐后相比,現在大家都有點不好意思。
小D:有時候我有吧,因為我白天總是學不完,所以買了充電小臺燈,方便晚上看書。現在寢室人手一個,好像是我帶起來的,但是姐已經被她們秒殺了。
小C :我同學經常說我是廁所卷仙,因為上廁所都要帶書。
最后小B無奈地說:我不像你們,我真的就是被卷的。
師:我們這里有卷的同學,也有被卷的同學,接下來請選擇一個你目前的身份——“不卷”“主動卷”“人云亦云卷”“不得不被卷”,然后我們用這個身份來探索一座特別的“冰山”。4個同學每人選擇了一個角色,小A是“不卷”,小D是“主動卷”,小C是“人云亦云卷”,小B是“不得不被卷”。
我畫了一張簡化的冰山模型圖并解釋后,請他們沉浸到自己的角色里,分析每一種角色行為背后的想法和期待是什么。

圖2 簡化的冰山模型圖
“不卷”的小A說:我不卷,我的想法就是我知道自己的學習任務,不會被別人的節奏打亂,我不排斥他們卷,但是我期待他們不要對別人風言風語。
“主動卷”的小D說:我雖然選了主動卷,但其實我不是卷,只是別人總是這么說我而已。我的想法就是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但是我并沒有想要對別人造成影響,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我期待其他人不要說我卷。
“人云亦云卷”的小C說:我加入了卷,想法是“大家都卷起來了,那我也卷吧”,我也說不出什么期待,就是隨大流。
“不得不被卷”的小B說:我的想法是“大家都卷起來了,我不卷的話肯定會掉隊的”。我期待自己也能有“主動卷”的那些同學的毅力,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因為我學習熱情不超過3秒。
師:我們看到了冰山上大家行為上的不同,聽完彼此的描述,是不是也發現了不同“卷種”冰山底下的一些共同點呢?
同學們七嘴八舌討論后,最后一致認為:“卷”只是一個社會的流行語,這個流行語讓我們陷入新的焦慮,無論冰山上的“卷”有多么的不同,冰山底下都有對學習成績的在乎、對排名的焦慮。
小A補充說:努力學習其實沒有卷與不卷,只是用這個詞調侃或者開玩笑,營造了一種焦慮的氛圍。
師:“內卷”似乎或多或少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焦慮,那它有沒有給我們帶來一點好處呢?
小C不假思索:當然,我的起床拖延癥都好了。
小B馬上也說:我是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經常不知道要做什么,可能幸好我們班大家都有點卷吧,我也就跟著卷了。
師:假如說,班里一點都不卷,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
小B大笑:那我非常有可能就廢了。
小D也說:對,如果不是有大家使勁卷的氛圍,當我遇到困難或者不想學習的時候,可能我就會真的“躺平”。現在學習的難度那么大,如果躺久了,就會“一躺不起”了。
小A也表示贊同:雖然內卷的人嘲笑不內卷的人很討厭,但是不可否認,我們是群體動物,容易受群體的影響,一個努力學習的集體總好過一個現在就佛系躺平的集體。
師:內卷讓我們情緒焦慮,但也讓我們因為壓力而有動力。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判斷一個人卷不卷的標準是什么?
小A: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都在搞學習。
小B:下課了,教室里很吵,但是他依然能學習。
小C:還有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能搞學習,超長待機。
師:所以,我們追求的是超長待機嗎?是不是只要學習時間足夠長就ok?
小A:很顯然這是一個bug,如果做同一件事,你花了別人兩倍的時間,表面上你是卷王,但實質卻是你效率低,所以不能以時間來判斷。
師:那內卷來了,我們到底以什么來應對?
小C:不比時間比效率。
小B:其實也不存在比,因為你看到的只是別人的待機時間,而拿時間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小D:我知道了,就是我們上周在學習焦慮應對中說的“任務知識點化”,每天完成具體的知識點學習。
幾位同學都認可小D的觀點。
最后我問他們:如果要對內卷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小A:內卷,其實你也很不錯。
小B:內卷,我要向你學習。
小C:內卷,其實我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卷什么。
小D:內卷,謝謝你!
師:內卷時代,似乎讓我們有了新的焦慮,但如果我們能堅定學習目標,提升效率,其實內卷反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性提醒和互相學習的機會。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