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評《農業知識產權》

《農業知識產權》
作者:宋敏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ISBN:9787109147911
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法治社會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作為維護民間文藝市場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法律規章制度,是保證我國民間藝術在新時代得以完整繼承和發揚光大的重要因素。農業自古以來都是支撐我國構建當代社會經濟體系的基礎產業,所以,國家農業領域也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文明形勢變化與人文發展特征,產生多種多樣的藝術文化形式,以充分展現當時農業所具有的獨特發展色彩和魅力,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便是其中一種形式。因民間農業民俗音樂貼近大眾生活實際,可產生強烈共鳴,所以,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一直都廣受大眾好評與認可。由此,從我國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發展實踐趨勢來看,深究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知識產權保護具有極大現實意義。對此,本文結合宋敏編著的《農業知識產權》,分析知識產權保護法應用于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的實際作用,并從提高保護效率層面探索益于加強保護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知識產權的有效策略,為民間農業民俗音樂藝術的傳承貢獻一己之力。
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農業知識產權》,主要介紹農業知識產權與農業知識產權制度、基本概念、國內外保護制度、授權條件和程序、農業知識產權的維權保護、農業知識產權中介服務、信息分析、文化培育以及保護救濟。隨著農業優選化發展,合理保護和科學運用知識產權已成為融入優選經濟并從中獲益的重要條件。該書充分考慮了農業行業知識產權的特點,采取了從知識產權一般理論到農業知識產權特殊性的編寫方法。既可以作為知識產權專業學生了解農業行業知識產權的專門性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人員了解農業行業知識產權的參考用書。由此可以看出,該書論述、研究主體明確,選題新穎且貼近實際,結構編排緊湊有序,是一本具備珍貴理論指導作用的優質書籍,值得閱讀學習。
民間農業民俗音樂隸屬國家民俗音樂系統,其傳承與發展不僅能展現農業文明的時代性、民族文化多樣性,還可為豐富大眾精神文化生活帶來更多形式和渠道;同時,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也是人們創作現代音樂的靈感來源之一,既可全面體現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融合發展的時代趨勢,也為加快傳統文化藝術的創新實踐進程營造了良好氛圍。近年來,大眾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這可為保護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的知識產權奠定充足思想意識基礎。各種音樂侵權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如何維護音樂作品的合法權益,成為防止民間農業民俗音樂在時代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流失的首要任務。因此,本文從知識產權保護視角入手,全方位探究知識產權保護法在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中的應用價值,并以此為依據探討如何強化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是國家重視廣大民眾所創造豐富智力勞動成果的有機表現,既充分體現國家對相應知識成果的尊重,更利于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版權意識,促使社會形成健康知識版權保護風氣,為提升社會文化經濟發展水平打下基礎。就具體運行視閾可知,知識產權保護在民間農業民俗音樂藝術中的運用,具有以下意義。首先,及時且全面地保護,利于增強人們創造更多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作品的信心,并有效調動其自主創造性,從而輔助社會實現資源最優化發展;其次,保護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知識產權,可在無形之中增強該類型音樂作品存在價值,使其在多元音樂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最后,民間農業民俗音樂是農民群眾集體創作的精神財富和勞動智慧結晶,通過法律形式對其實施保護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農業民俗音樂藝術向前發展的重要途徑。
由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實際應用意義不難看出,實施針對性知識產權保護是確保民間農業民俗音樂在當下社會中得以可持續傳承的現實路徑,可以以下述策略為參考,大力提升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知識產權保護效率。第一,合理借鑒國內外優秀知識產權保護經驗,不斷完善相應主體鑒定和權利劃分機制。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的知識產權保護可順應發展實際借鑒國內外相應經驗,用以推動專業知識產權保護應用模式的完善、改進和建設。同時,還可根據時勢明確農業民俗音樂所有權鑒定標準和權利、義務分配原則,并以此創建完整管理機制,最大限度降低知識產權糾紛事件發生頻率;第二,創建專業法律保護體系,以擴大宣傳、引導教育等形式提高對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意識。民間農業民俗音樂原創性的藝術特征對專業保護法律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政府藝術管理部門應聯合社會音樂組織或機構,根據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發展形勢創建專業法律保護體制,以保護民間農業民俗音樂基本權益不受侵害。此外,還可擴大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引導教育范圍,增強其社會影響力,輔助人們樹立良好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而自發對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發展進行有效救濟;第三,明確認清知識產權法律主導地位,并強調著作權關聯保護的重要性。既要明確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傳承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中的核心主導地位,從而及時制止各種違規行為的發生,讓民間農業民俗音樂得到健康發展,也應實時掌握著作權關聯保護必需性,以現有著作權保護法為基礎,將民間農業民俗音樂主體所有權的權益認定視作關聯保護要素,以提高整體保護力度,盡可能避免非法應用現象的出現。
總之,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形態中,人們應從實際角度思考民間農業民俗音樂的知識產權保護發展,通過科學、合理的法律手段干預、制止音樂侵權行為,讓民間農業民俗音樂能在高強度保護中繼續傳承。
(徐曉潔,山西旅游職業學院旅游文化與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