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業鴻,陳愛華,林培玲,李家鑫
(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福州 350108)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比重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老人出現在城市中,由于老人腿部骨骼功能的衰退以及其他身體機能的衰弱,老人的行動不方便已成為了一個難題。拐杖作為一種老人常用的輔助器,有著極大的需求市場。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拐杖,這些拐杖的樣式雖多,但是大部分都只能對給老人的行走起一個起穩定、負重、支撐地輔助作用,其較為單一的功能并不能滿足老人的其余需求。因此,針對于老人的需求來說,多功能拐杖的研究設計已經成為學術界熱點之一[1-2]。
目前許多的公共衛生間雖然有專門針對殘疾人的設計,但缺少針對老人的設計,所以老人蹲下后的起身成為一個難題;目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展面向老人的業務,但大部分沒有考慮老人本身行動不便、體力不足,不能夠長時間站著排隊等候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吸附把手、臨時座椅這兩種功能整合到拐杖中,設計一種多功能助老拐杖[3-5]。本文所設計的拐杖構造簡單,使用方便,不僅可以當作普通的拐杖使用,還可以變換成為三角座椅,起到為老人提供臨時休息的作用;同時可以將拐杖手柄拆下,成為一帶有吸附吸盤和機械鉤的把手,有利于輔助老人坐下后更容易起身。
本文所設計的拐杖由以下結構組成[6-7]:包括拐柱,拐柱頂部可拆并設置有吸附把手機構,把手上設有機械鉤11和吸附吸盤12;拐柱中部套設有沿拐柱長度方向上下移動的滑動套3 以及限制滑動套移動的限位槽14,滑動套側部鉸接設置有座椅板4,滑動套與座椅板之間可以進行聯動;拐柱下側部設置有拐柱固定板5,拐柱固定板與座椅板下部之間設置有支撐桿6;拐柱下方設有延伸支腳9,拐柱下部設置有支撐腳架8,支撐腳架通過銷釘15連接于拐柱上。支撐腳架與延伸腳架之間設置有兩個拉桿16,支撐腳架下部設置有兩個腳架支腳10,兩個張開一定角度的腳架支腳與延伸支腳形成穩定的三角支撐結構。其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拐杖整體結構
本文所設計的拐杖具有吸附把手、臨時座椅這兩種功能。吸附把手采用的是真空吸附原理,利用吸盤在相對光滑的墻面上可以將把手固定;機械鉤的作用在于若壁面上存在凸起時,將位于吸附把手機構上部的機械鉤勾在墻壁的凸起邊緣,同時將位于吸附把手機構下部的吸盤吸附在相對光滑的墻上,固定牢固后,握住吸附把手機構可以方便幫助老人起身。臨時座椅采用簡單的連桿機構實現其功能[8-9]。兩個腳架支腳之間,支撐腳架與延伸支腳之間均通過四連桿機構進行聯動,并通過支撐腳架上的卡套進行固定,從而形成腳架穩定的支撐結構;座椅板部分通過連桿使滑動套與座椅板聯動,并采用限位槽和滑動套使座椅板固定。
本文設計的拐杖吸附把手功能是通過將手柄設計成可拆卸把手。為了方便可拆卸連接,吸附把手機構底部設有階梯軸4,拐柱頂部設有與階梯軸插接配合的軸孔5,用以實現插接(或者采用螺紋連接)[8-9]。吸附把手機構手柄上方一側設置有吸盤3(吸盤可以選擇直徑30 mm的機械手硅膠真空吸盤),所述手柄上方另一側設置有呈彎曲狀的機械鉤2,兩端螺紋連接有手柄套栓6。使用時,將吸附把手機構拆卸單獨拆卸下來,將機械鉤勾卡在墻壁處,吸盤吸附在較為光滑的墻面上,可充當臨時的把手供老人使用。老人下蹲上廁所起身困難時,可以將手柄拆下并固定在壁面上從而輔助起身,使用完畢后,將吸附把手機構重新裝回拐柱上,重新變為拐杖的把手。把手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把手結構
本文設計的拐杖臨時座椅功能主要包括座椅板的支撐固定以及腳架的支撐固定。
首先是座椅板的支撐固定。座椅板部分結構如圖3所示。拐柱中部套設有沿拐柱長度方向上下移動的滑動套,滑動套上連接座椅板,座椅板與拐柱之間通過一支撐桿連接,各構件之間通過轉動副連接。當需要使用時,向下移動滑動套至限位槽底部固定,支撐桿擺動,座椅板聯動至水平狀態,從而實現座椅板的展開與固定。為了加強穩固性,滑動套外部還可以設置有定位件,用以貫穿滑動套與拐柱,當滑動套滑動至限位槽底部時,采用定位件加強固定。
圖3 座椅板部分結構
其次是腳架支撐部分。支撐腳架通過銷釘22連接于拐柱上。支撐腳架下部由前至后設置有兩個凹槽81,每個腳架支腳10 上部位于相應的凹槽內,支撐腳架外部設置有穿過支撐腳架及兩個腳架支腳的固定銷釘19,用以實現腳架支腳繞固定銷釘轉動。支撐腳架與延伸支腳之間設置有兩個連桿9,一個連桿鉸接于支撐腳架,另一連桿鉸接于延伸支腳,同時兩連桿的另一端相互鉸接在一起。當連桿展開時,支撐腳架和延伸支腳可以形成一定角度。支撐腳架下部設置有支撐腳架卡套17,并位于兩個支撐支腳上方,通過卡套銷18 連接于支撐腳架上。卡套的作用為卡住兩個展開的支撐支腳形成穩定結構。
兩個腳架支腳之間設置有兩個連桿[10-11],兩個連桿相互鉸接,其中一連桿的端部與其中一腳架支腳通過連接銷鉸接在一起,另一連桿的端部與另一個腳架支腳也通過連接銷鉸接在一起。支撐腳架上端用銷釘鉸接在拐柱上,兩個拉桿之間、其中一拉桿左端部與支撐腳架之間及另一拉桿右端部與延伸支腳支腳均通過銷軸鉸接在一起。腳架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腳架部分結構
本文所設計的拐杖,平時使用時將拐杖的各部分收攏,可以當做普通的拐杖進行使用。
當老人上廁所或是其他蹲下難以起身的情況下,可以將拐杖的手柄部分單獨拆卸下來,當作吸附把手使用。方法如下:手柄拆下后,將位于吸附把手機構上部的機械鉤勾在墻壁24的凸起邊緣,同時將位于吸附把手機構下部的吸盤吸附在相對光滑的墻上,固定牢固后,老人可以握住把手從而更好地起身。使用結束后,將把手裝回重新作為拐杖手柄。把手固定方式如圖5所示。
圖5 把手固定方式
當老人需要臨時休息時,先調整腳架支撐的部分:將支撐腳架繞銷釘轉動一定角度,使連接支撐腳架與延伸支腳的兩個拉桿聯動直至兩個拉桿處于水平狀態。然后將兩個腳架支腳繞固定銷釘分別向兩邊展開,同時連接腳架支腳的兩個連桿聯動直至水平狀態,兩個腳架支腳打開一定角度后,腳架支腳上部被支撐腳架卡套卡住,從而形成穩定的支撐結構。然后調整座椅部分:將拐柱上的滑動套移動至限位槽底部,隨著支撐桿擺動,座椅板可以恰好聯動至水平狀態,此時將滑動套固定,便形成一張臨時三角座椅,可以為老人提供休息場所。
本文所設計的拐杖采用Solidworks 進行三維建模[12]。拐杖的整體尺寸為:拐杖整體的高度是900 mm,直徑32 mm,座椅板離地高度為650 mm。把手部分使用光敏樹脂復合材料,同時為了拐杖有良好的受力情況并方便使用,拐杖的主體支撐部分采用鋁合金材料。
確定各零件的結構尺寸后,在建模軟件中建立相應零部件。首先打開Solidworks 軟件,選擇新建零件模型,在創建模型的界面中選擇“草圖”按鈕,然后選擇自己需要的草圖基準面進行草圖繪制并添加相應尺寸。退出草圖后,根據零件結構選擇相應的特征工具進行創建,并設置零部件的材料。在各零件建立完畢后,在軟件中新建裝配體模型,插入拐杖各部分的零件然后依次對各零部件添加相關配合,最后成功建立裝配體。三維模型如圖6所示。
圖6 三維模型
本文設計的拐杖利用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知識對把手、支腳等部分的結構進行改進,使拐杖除了基本的支撐功能外,還實現了吸附把手和臨時座椅兩種功能。這不僅解決了單一的老人行動不便的問題,還加入了可休息恢復體力的功效,很好地解決了老人體力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考慮到老人經常坐下之后難以起身,還增加了一個吸附把手機構,老人可以借助拐杖的吸附把手機構來幫助起身。該拐杖設計合理,構造簡單,功能多樣,使用方便,較大地滿足了老人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