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元
想象類作文很多時候比拼的就是講故事的能力。卓逸筆下的故事始于矛盾,終于和解,妙設懸念,情貫始終,生動地詮釋了好故事的樣子。
結構是故事的骨架
文章的結構主要指各部分內容的組織、配合,包括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等。
文章開頭描寫唐僧與悟空的矛盾,以“此時,殊不知在遠處,有一雙眼睛正注視著他們……”作為伏筆,留下懸念。結尾通過唐僧的一段話解開了謎底,告訴我們這個注視他們的人是觀音菩薩,目的是為了解開師徒二人的矛盾。“在那一刻,他已分不清臉上的淚珠是自己的還是師父的了……”讓文章的結尾留有余味,并進一步點題——“心中有你”。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文氣貫通、血脈相連。
細節是故事的血肉
“在藝術的境界里,細節就是上帝。”
細節是一篇文章的血肉,缺乏細節描寫,就像一個人體只在骨架上蒙了一層皮,瘦得嚇人。精彩的細節描寫,則可以使文章豐滿充實。
本文的細節描寫豐富,例如開頭“回想起昨晚夢見師傅不見了,他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一個小細節奠定了人物的感情基礎。“悟空大吃一驚,連忙一把拎住豬八戒的大耳朵,猛地一用力,把八戒拉了起來”“他看見悟空在自己的面前上躥下跳,一邊跳還一邊擺手,‘八戒,不好了,不好了!’”這兩個細節描寫則很好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讓悟空栩栩如生。
情感是故事的靈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作品,只有包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這個故事通過悟空尋找唐僧的過程,展現了二者的師徒情誼。從最開始發現唐僧不見了大吃一驚,到四處找不到唐僧而放聲大哭,再到菩薩面前的悔過痛哭,最后矛盾解除和師傅相擁而泣,情感層層疊加,層層遞進,真摯感人,突出了“心中有你,心中有情”的主題。
創新是故事的生命
卓逸的這篇文章從經典出發,但并沒有被經典所縛,而是對原著進行重新解讀,展開合理想象,寫了一個別具一格的故事。在情節設置上跳出了“打妖怪、救師父”的套路,立意上也沒有延續“不怕困難”的主題,而是改走情感路線。“心中有你”預示了文章是以情感為主題,通過寫悟空找唐僧的過程,一步一步深化主題,集聚情感,想象合理,視角別具一格。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講故事,是一種能力。故事講得好,可以讓人更具魅力和影響力。努力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