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 李兵



摘要:在底盤發動機動?平臺基礎上,運?底盤發動機ECU(電?控制單元)與專?裝置PLC(可編輯控制器)之間的聯合控制,通過壓?變送器作為兩者聯絡通訊的橋梁紐帶,實現了壓縮式垃圾?專?裝置的新型?適應系統。新型?適應系統具有“所供即所需”的?適應特性,提?了壓縮式垃圾?的效率,降低了油耗,系統硬件簡單,可靠性好,為壓縮式垃圾?及其他同類?況專?汽?的控制系統提供了?種控制?法的借鑒。
關鍵詞:壓縮式垃圾?;專?裝置;?適應系統
中圖分類號:U469.6+91 收稿?期:2022-05-09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2.06.013
1 前?
壓縮式垃圾?專?裝置在作業時,各個機構的執?油缸所需流量由于機構的不同而不同,同?機構的執?油缸由于作業過程的?況變化導致所需流量也會發?變化。?前液壓系統較多地采?定量系統,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流量特性變化,還有?部份液壓系統采?變量泵系統,系統復雜、成本?,流量變化響應速度慢,均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本?從控制底盤發動機轉速的?度,構建?種新型的流量?適應系統出發,介紹了如何實現專?裝置的流量特性與發動機轉速控制特性之間最佳靈活匹配?法,使?適應的變量系統更加簡單、實?、效果好,為提?壓縮式垃圾?的控制?平提供了?種新的技術路徑。
2 專?裝置結構組成及現有控制系統的缺點
2.1 專?裝置結構組成
壓縮式垃圾?專?裝置結構主要由進料壓縮機構(刮板、滑板)和卸料機構(填裝器、推板)組成,如圖1~圖2所?,各機構均由對應的油缸進?驅動,實現各個機構的作業功能。
進料壓縮機構是作業頻次最?的機構,在進料壓縮時隨著壓縮垃圾量的增加,機構作??會慢慢加?,油缸的壓?隨之增加,其機構速度將發?改變,液壓系統流量隨著垃圾壓縮量的增加而隨之變化;卸料機構作業頻次不?,卸料作業?次,機構?作?次,而且?況不會發?變化,但填裝器作業和推板作業是不同機構,固定的?況下,其兩者的流量需求也是不同的。
2.2 現有控制系統的缺點
現有的壓縮式垃圾?液壓控制系統,較多采?定量系統,即不論機構不同和機構作業的?況不同,液壓系統均輸出相同流量到各執?油缸;還有的液壓系統采?變量泵系統,通過改變液壓泵的排量來改變液壓系統的流量。這兩種系統的技術路線存在明顯的技術短板。
a.定量系統不能很好地適應各個機構和?況的流量需求變化,流量輸出值不可避免地存在“供過于求”與“供不應求”兩種情況。供過于求是過多流量由?壓溢流產?熱量,油溫?,效率低,油耗?;供不應求是機構油缸得不到流量滿?而速度變慢,作業效率降低。
b.變量泵系統的泵排量改變與負載反饋結合的閉式系統,系統復雜,硬件多,造成故障率?、排除故障困難,而且成本較?。
c.變量泵系統的流量調整通過液壓負載反饋來實現,其響應速度?電?反饋?式慢,還存在短時間的“供過于求”與“供不應求”流量?盾現象,?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油耗。
3 新型?適應系統的研發與技術優勢
3.1 液壓?路控制系統原理
壓縮式垃圾?的液壓?路控制系統原理如圖3所?,控制?式是電?—?路—液壓—機構四級控制,即電?信號控制?路系統,?路系統作為液壓系統的先導控制來控制液壓系統,液壓系統的執?油缸驅動相應機構,如刮板、滑板等。
?路系統采?了集裝電磁?閥―對應控制?控?控多換向閥,?控?控多路換向閥―對應控制機構執?油缸,路路對應控制;油泵采?定量泵(排量為W),由發動機通過變速箱進?驅動,發動機經換算后的轉速為n ,油泵i輸出流量為Q =W×n ,流量隨發動機轉速變化而變化,輸i i出壓?P ,P 由油缸負載決定,隨負載變化而變化,但最?i i不超過溢流閥設定壓?P ;油泵出口并聯嵌?壓?變送max器,把輸出壓?P 變送為相應的電?模擬信號實時反饋?專?裝置的PLC(可編輯控制器)。
執?動作與電磁換通電狀態對應表如表1所?,在發動機驅動油泵輸出流量Q 和壓?P 狀態下,DT1/DT2通電i i控制刮板動作,DT3/DT4通電控制滑板動作,DT5/DT6通電控制填裝器動作,DT7/DT8通電控制推板動作,均不通電狀態下,系統卸荷。
3.2 ?適應系統的?作特性
機構不同,其作業的?況不同,流量需求不盡相同,同?機構作業過程?況發?變化,流量需求也隨之變化。對不同機構的流量需求特性和同?機構作業過程的流量需求特性進?分析和預設定,?適應流量系統將按照機構流量需求特性的設定?作曲線進?精準供油,達到“所供即所需”的?的,這就是?適應系統的?作特性和依據。
圖4為填裝器?作曲線圖,填裝器?作頻率低,?次卸料作業,?作?次。填裝器舉升和下降過程中,壓?P 隨運動軌跡變化而變化;流量保證穩定不變,作業平穩i性好,舉升油缸直徑小,流量需求小,在整個作業過程中,發動機?作轉速設定并保持在n 狀態(n ?般設定較低, 1 1如750 r/min),即流量供給值Q =W×n ,保持恒流?作。這1 1個流量曲線即為?適應系統的?作特性,只要填裝器?作,即激活發動機轉速快速調整在n 狀態,保證流量供給1值滿?流量曲線。
推板?作曲線圖如圖5所?,推板和填裝器?樣,?作頻率低,?次卸料作業,?作?次。推板推出和回程過程中,壓?P 隨運動軌跡變化而變化;流量保證穩定不變,有i利于作業安全性和平穩性,推板油缸直徑?,流量需求?,在整個作業過程中,發動機?作轉速設定并保持在n 狀態2(n ?般設定較?,如1 300 r/min),即流量供給值Q =W×n , 2 2 2保持恒流?作。這個流量曲線即為?適應系統的?作特性,只要推板?作,即激活發動機轉速快速調整在n 狀態, 2保證流量供給值滿?流量曲線。E0DB8472-9D99-425D-A44F-BFD1BB5DEA8C
進料壓縮機構?作曲線圖如圖6所?,進料壓縮機構作業頻次最?,在進料壓縮過程中隨著壓縮垃圾量的增加,機構作??產?變化,壓縮過程壓?P 隨之變化。如上i圖5各個動作?作壓?曲線所?,即進料壓縮過程中,其?況不斷發?變化,這種變化反饋在壓?變化P 的?作壓?i曲線中。
達到液壓系統的最?效率和油耗最低效果,其液壓功率保持恒定是最佳?案,即恒功率系統,設定液壓系統的恒定功率值為K:
(1)
(2)
式中,K為系統恒功率值,W;P 為系統輸出壓?,M P a; iQ 為系統輸出流量,L/min;W為油泵排量,mL/r;n 為發動i i機轉速,r/min。
由式(1)、式(2)可得:
( 3)
(4)
在各個動作的?作壓?變化P 曲線和設定的恒功率i值K條件下,依式(3)可以得出流量需求特性的?作曲線,如圖6?作流量曲線所?,這個曲線即為?適應系統的?作特性;由圖6的?作流量曲線和依式(2)和式(4)可以得出實時相應的發動機隨動轉速n 值。
在整個進料壓縮過程中,激活發動機轉速快速跟隨調整在n 狀態,保證油泵流量供給值滿??作流量曲線,即i可滿?在恒功率狀態下,P 與n 的?作特性跟隨作業,即流i i量供給值Q 隨著?況變化的壓?變化P 而變化,并始終保i i持恒功率狀態,從而實現了流量“所供即所需”的?適應精準供給,不會產?多余流量經溢流閥?壓溢流而產?熱量,避免了這部分的??功率,達到提?系統效率及降低油耗的?的。
3.3 新型?適應系統的實現
從3.2?適應的?作特性分析可以得知,機構不同,流量需求不同,如填裝器?作時,流量需求是發動機轉速為n 狀態的恒定流量Q =W×n ,推板?作時, 流量需求是發動1 1 1機轉速為n 狀態的恒定流量Q =W×n ;同?機構,?作過2 1 2程中?況發?變化,其流量需求也會變化,如進料壓縮機構?作時,流量需求是恒功率基礎上發動機?適應轉速為n 產?的?適應流量Q =W×n 。
在底盤發動機動?平臺基礎上,構建新型的?適應系統,其接線圖如圖7所?,專?裝置PLC(可編輯控制器)由基本模塊、2個數字量模塊、1個模擬量模塊組成。輸?來?油泵輸出口并聯的壓?變送器實時壓?P 模擬信號、各開i關啟動時觸發的數字量信號;輸出模擬量信號Sj、數字量信號S1、S2?發動機電?控制單元ECU,使發動機轉速分別?我調整在n 、n 、n 下?作;輸出數字量信號S3-S10分別i 1 2驅動DT1-DT8電磁鐵,實現各個機構動作。
依照圖4~圖6機構的?作曲線圖,轉化為軟件算法程序導?PLC的運算中?。當填裝器開關觸發時,填裝器開關信號輸?PLC,PLC按圖4?作曲線算法輸出S1、S7、S8,S1信號進?ECU,觸發ECU使發動機按n 轉速?作,同時1S7、S8驅動電磁鐵DT5、DT6,執?填裝器?作;當推板開關觸發時,推板開關信號輸?PLC,PLC按圖5?作曲線算法輸出S2、S9、S10,S2信號進?ECU,觸發ECU使發動機按n 轉速?作,同時S9、S10驅動電磁鐵DT7、DT8,執?推2板?作;當裝載開關觸發時,裝載開關信號輸?P L C,PLC按圖6?作曲線算法輸出Sj、S3、S4、S5、S6,Sj信號進?ECU,觸發ECU使發動機按n 轉速?作,同時S3、S4、S5、iS6驅動電磁鐵DT1、DT2、DT3、DT4,執?進料壓縮?作,?作過程中壓?變送器實時反饋?況變化P ,隨動?適應i調整轉速n ,得到最佳流量值。
可以看出,運?底盤發動機ECU(電?控制單元)與專?裝置PLC(可編輯控制器)之間的聯合控制,通過壓?變送器作為兩者聯絡通訊的橋梁紐帶,得以實現了壓縮式垃圾?專?裝置的新型?適應系統。新型?適應系統具有“所供即所需”的精準?適應特性,提?了壓縮式垃圾?的效率,降低了油耗。
3.4 新型?適應系統技術優勢
新型?適應系統是?種新型控制?法構建的液壓變量系統,在硬件上,充分運?底盤發動機ECU(電?控制單元)與專?裝置PLC(可編輯控制器)之間的聯合控制,通過壓?變送器作為兩者聯絡通訊的橋梁紐帶;在軟件程序上,分析各個動作所需要的流量、壓?及相者最優隨動關系,從而把兩者?作曲線最優隨動關系以運算程序寫?PLC運算輸出信號,觸發ECU對發動機轉速進??適應調整從而實現?適應的變量系統。新型的?適應系統具有突出的技術優勢。
a.與傳統的變量系統相?,新型的?適應系統充分利?了底盤現有發動機ECU、專?裝置PLC,結合軟件程序運算得以實現?適應變量功能,硬件和接線?式簡單,成本?常低,系統運?可靠性好。
b.與傳統的變量系統相?,新型的?適應系統不僅流量輸出具有“所供即所需”的特性,而且流量?適應響應速度?常快,有效保證了?多余的流量輸出,效率提?顯著,油耗顯著減少。
c.專?汽?專?裝置運?的平臺為?類底盤,現階段底盤發動機轉速均由ECU進?控制。各類具有相似?況的專?汽?均可應?此新型的控制?法進?發動機轉速的?我控制與調節,所以新型?適應系統的控制?法拓展應?性?常好,?泛應?于各類專?汽?的控制系統。
4 新型?適應系統的試驗及應?
4.1 ?適應系統的測試和試驗
新型?適應系統是?種全新的?適應變量系統,其變量控制是通過專?裝置PLC與發動機ECU的聯合來實現,其關鍵技術指標在于發動機是否能按照設定的?作曲線進??適應調整轉速,同時能否降低專?裝置的油溫及油耗。
為了測試發動機轉速的?適應性、油溫、油耗指標等實際效果,筆者采?兩輛總質量為18 t的壓縮式垃圾?作為試驗樣?,導?新型?適應系統的試驗?為1號?(測試?),??適應系統的試驗?為2號?(對照?),如圖8所?。E0DB8472-9D99-425D-A44F-BFD1BB5DEA8C
兩輛試驗樣?,在同?地點同?時間同時進?裝載卸載作業測試,以排除環境溫度對油溫的影響,測試數據?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導?新型?適應系統的1號?在填裝器和推板?作時,其發動機?作轉速均能?動激活?適應功能,按設定的?作轉速(n =750,n =1 300 r/min)?作;壓1 2縮作業時發動機?作轉速?動激活?適應功能,根據負載量的變化而?動變化在n =900~1 500 r/min之間?作。2號i?所有動作均只能在?種狀態1 500 r/min下?作。這說明新型?適應系統的?適應功能得到了實現。
從表2還可以看出,導?新型?適應系統的1號?,?2號?的溫升降低了11℃;1號??2號?的噸垃圾油耗減少了0.5 L/t。這說明新型?適應系統能減少系統發熱,提?整?效率,降低油耗,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4.2 拓展應?
新型?適應系統通過PLC與ECU的聯合控制,嵌?壓?變送器作為兩者的通訊紐帶,實現了液壓系統的?適應變量系統,這是?種專?汽?專?裝置變量的新型控制?法,可以?泛應?于其它專?汽?。
如圖9所?的餐廚垃圾?,其提升進料裝置與后?卸料裝置,不同的?況和不同的動作應?上述的控制?法,在軟件程序中寫?不同算法及?作曲線對應關系的?適應程序,使各個動作按照算法設定的?適應條件進?發動機轉速的?動調整與適應,即能達到節能與提?效率的效果。
5 結語
壓縮式垃圾?作業?況不斷發?變化,新型?適應系統智能地識別相關變化,通過PLC預設的?作曲線,觸發ECU?動調整發動機轉速,提供相應的液壓系統流量,達到?我匹配的?的。新型的?適應控制?法和?式,提升了壓縮式垃圾?的控制技術?平。
實現?式上,利?底盤現有發動機的ECU和專?裝置的PLC,通過壓?變送器進?聯絡通訊,在軟件程序上實現了?適應系統功能,系統的硬件簡單,成本低,可靠性好。
實現效果上,壓縮垃圾?專?裝置通過?適應系統,使液壓系統的流量輸出具有“所供即所需”的特性,?多余的流量?壓溢流而發熱,提?了效率,降低了油耗。
?適應系統的控制?法和?式,可以應?于具有相似?況的其他專?汽?,如餐廚垃圾?、?裝卸式垃圾?、洗掃?等,拓展應??泛。
參考?獻:
[1] 張陽,張安.發動機油?控制?法研究[J].商?汽?,2012(12):71-72.
[2] ?曉明,何真偉.后裝式壓縮垃圾?的液壓系統及PLC控制系統設計[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6(8):123-124.
作者簡介:?闖,男,1980年?,?程師,研究?向為專?汽?設計。E0DB8472-9D99-425D-A44F-BFD1BB5DEA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