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麗 孫大武 王大龍 許冬梅 陳特
(淮南朝陽醫院 1超聲科,安徽 淮南 232001;2心內科)
心房顫動(AF)屬于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近年來患者數量逐漸增加,該病臨床表現乏力、心慌等,若是治療不當會引發全身各器官的栓塞,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1,2〕。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藥物治療不佳者可選擇手術療法,射頻消融術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3〕。此外,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影像學診斷技術必不可少。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EE)能夠準確監測患者心臟功能及形態結構,對患者術前評估較為準確,亦能提高手術成功率〔4〕。另研究表明,AF發生與血漿N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5〕,而B型腦鈉肽(BNP)又被證明心肌細胞受刺激產生含有134個氨基酸的腦鈉肽前體位于NT-proBNP基因染色體1p36.2〔6〕。但關于TEE結合BNP水平對射頻消融術前AF患者診斷的相關文獻卻較為少見,本研究旨在分析TEE結合BNP水平對射頻消融術前AF患者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淮南朝陽醫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射頻消融術治療的AF患者為AF組,受試患者術前均行TEE檢查、BNP水平檢查,另選取該院行TEE檢查、BNP水平檢測未發生AF的健康人群80例作為健康組。其中,AF組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齡(69.42±3.81)歲,平均體重指數(BMI,22.07±0.51)kg/m2,AF類型:持續性AF 57例,非持續性AF 43例,舒張功能:舒張功能正常69例,舒張功能不全31例;健康組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齡(69.84±3.92)歲,平均BMI為(22.45±0.52)kg/m2;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符合《2017年AF指南心臟外科相關內容解讀》〔7〕中AF的診斷標準;受試患者均經射頻消融術結果證實;(2)患者及健康人群均自愿行BNP水平檢查;(3)患者及健康人群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2)經檢查為食管狹窄、食管腫瘤、食管癌者;(3)先天性心臟病;(4)伴有較為嚴重的慢性、急性感染性疾病;(5)TEE檢查后,圖像極其模糊;(6)存在高血壓等慢性疾病;(7)精神狀態較差,無法配合本次研究。
1.2方法 TEE檢查:為提高受試者檢查時的依從性,應及時告知各個注意事項,進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TEE檢查時,運用飛利浦EPIQ7C型超聲儀,經食道探頭選取X7-2T探頭,頻率設置為2.0~7.0 MHz,為保證檢查效果,受試者應禁食禁水,并取左側臥位,行咽部局麻,由臨床經驗十分豐富的專業醫師指導受試者服用2%濃度的丁卡因膠漿,準備就緒,于5 min后經張口器,將經食道探頭送入受試者食管內部,切記檢查期間利用心電監護儀持續監測受試者心率、血壓及心動周期,并行心臟四腔心切面檢查,探查受試者心壁結構、心臟腔室,取得和四心腔切面與主動脈短軸切面間的五心腔切面觀察結果。檢查完畢,利用QLAB定量分析軟件分析受試者TEE檢查圖像,此外,設備亦會自動記錄相關數據。
BNP、心鈉肽(ANP)水平檢查:清晨時刻,收集所有受試者空腹狀態肘靜脈血液3 ml,分離血清,可將其注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內,利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BNP、ANP,切記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其中BNP正常值<80 ng/L,ANP正常值范圍為50~150 pg/ml。
1.3觀察指標 檢測AF組與健康組BNP、ANP水平。比較舒張功能正常與舒張功能不全者BNP、ANP水平。注:E/e′>10為AF患者舒張功能不全,E/e′<10為舒張功能正常〔8〕。TEE檢查結果:比較持續性AF、非持續性AF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最大容積(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最小容積(LVESV)及二尖瓣瓣環左右徑(DAIPm)、前后徑(DAP)。
1.4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符合率 以射頻消融術后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比較TEE、BNP水平及聯合診斷AF患者,并計算3種檢測方法的符合率。BNP水平檢測:遠超過正常值80 ng/L為陽性,聯合診斷檢測:兩種檢測方法任意一項表現為陽性,診斷結果為陽性。
1.5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效能 記錄并分析數據,以射頻消融術后病理結果為金標準,繪制TEE、BNP水平及聯合診斷AF患者時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包括95%CI、曲線下面積(AUC)及靈敏度、特異度。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利用ROC曲線評估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對AF患者的診斷效能。
2.1AF組及健康組BNP、ANP水平比較 AF組BNP、ANP〔(102.43±9.27)ng/L、(174.65±10.71)pg/ml〕高于健康組〔(69.51±8.12)ng/L、(128.59±10.14)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752、27.429,均P=0.000)。
2.2舒張功能正常及不全者BNP、ANP水平 舒張功能不全者BNP、ANP水平〔(112.87±5.23)ng/L、(185.71±8.06)pg/ml〕高于舒張功能正常者〔(97.74±6.41)ng/L、(169.68±7.59)pg/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520、9.581;均P=0.000)。
2.3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 持續性AF者LVEDV、LVESV、DAIPm、DAP顯著高于非持續性AF者,LVEF顯著低于非持續性AF者(均P=0.000),見表1。
2.4單一檢測與聯合檢測符合率比較 以射頻消融術后病理結果為金標準,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后確診82例,可疑0例,誤診1例,總符合率為82.00%;經B型腦鈉肽檢查后確診71例,可疑1例,誤診1例,總符合率為71.00%;經聯合診斷后確診96例,總符合率為96.00%;聯合診斷總符合率顯著高于單一檢測(χ2=22.254,P=0.000)。

表1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
2.5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效能 選擇Medcalc統計軟件制圖,以射頻消融術后病理結果為金標準,TEE對AF患者的診斷效能:靈敏度81.24%,特異度79.91%,AUC=0.797,95%CI(0.731~0.854),P=0.030;BNP對AF患者的診斷效能:靈敏度69.19%,特異度71.24%,AUC=0.674,95%CI(0.600~0.742),P=0.035;聯合檢測對AF患者的診斷效能:靈敏度94.90%,特異度96.58%,AUC=0.955,95%Cl(0.914~0.980),P=0.016;與Az=0.5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對AF患者的診斷效能
AF屬于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近年來患者病死率逐漸升高〔9〕,而長期AF不僅會造成二尖瓣反流、左心房擴大,嚴重者甚至會致使腦卒中、血栓栓塞及死亡風險提升〔10〕,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種極為有效的侵入性治療手段〔11〕。此外,為盡早發現及時治療,臨床多采用影像學技術,其中T33屬于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心血管診斷技術,可有效監測患者心臟功能,擁有圖像清晰、靈敏度高等特點〔12〕。研究顯示,BNP屬于心力衰竭的重要標志物,是一種由心肌細胞分泌的神經激素,隨容量負荷或心室壓力增加而升高〔13〕。
本研究結果顯示,AF組BNP、ANP顯著高于健康組,與劉文潔等〔14〕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舒張功能不全者BNP、ANP顯著高于舒張功能正常者,劉彤等〔15〕研究結果也說明,N-端腦鈉肽和左心房容積指數聯合可作為AF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的診斷標準。本研究結果顯示,持續性AF者LVEDV、LVESV、DAIPm、DAP顯著高于非持續性AF者,LVEF顯著低于非持續性AF者,與葉學群等〔16〕研究結果相近。且研究提到,持續性AF患者左心耳功能降低十分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因此準確診斷左心耳功能變化可評估患者預后情況〔17〕,TEE在左心耳封堵術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在術前評估左心耳形態,判斷有無血栓形成〔18〕。由此可見,T33、BNP水平均能評估術前AF患者心臟情況,保證預后水平。研究表明,AF時心房牽張、心室率增快均會造成BNP水平升高〔19〕,且BNP屬于心肌細胞分泌的神經激素,擁有利尿、舒張血管等作用,已被證實能夠預測AF血栓栓塞的風險〔20〕。研究顯示,可有效避免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時存在的干擾作用,能夠對心耳、心房位置及胸主動脈等進行顯像檢查,在心房血栓的探查尤為清晰〔21〕。由此可見,TEE結合BNP水平靈敏度、特異度較高,對射頻消融術前AF患者診斷效能更好。
綜上,TEE結合BNP水平對射頻消融術前AF患者具備更高的準確性,且靈敏度、特異度較高,診斷效能更高,可有效評估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