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景
(索通山東創新炭材料有限公司,山東濱州 256600)
和傳統的加工制作業相比,現代化生產制造型企業產品大多依靠大批量設備生產制造,設備品類繁多,如輸送類、起重類、行業專業設備等,各自管理需求不一。企業若定制化開發費用高,通用設備管理系統又不能滿足現場管理需求,巡檢點卡系統投入大,推進困難。手機APP 也需定制開發,使用者均需下載APP 軟件,且后續自行優化擴展難度大。這給設備管理者提出了一個課題,利用現代手機功能和二維碼信息化手段,開發一套適合生產制造型企業的二維碼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根據各自企業實際需求可以不斷優化、擴展,且使用成本低的系統。
二維碼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捷手段。設備管理作為一個傳統的管理體系,近年來信息化管理有一定的發展,部分軟件公司進行了設備管理應用或針對企業需求的定制開發。當前的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大致分以下3 類。
部分企業為管理提升需求,邀請軟件公司針對企業管理需求進行定制開發。通常利用內部局域網,以電腦端管理為基礎進行應用,為實現對現場設備的管理,常采用帶標識信息的卡片及專用手持機進行管理,這一類系統投資大、后續的維護和使用費用較高,企業投入大。
由軟件公司開發的通用類的設備管理系統,主要基于電腦端運行,更多側重于檔案、資料的電子信息化,深入的設備管理,如點檢、潤滑等需手工錄入,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智能手機的普及帶來眾多便利,部分基于電腦端的設備管理系統與手機結合,開發專用APP,提升系統應用的便利性。結合二維碼技術,可實現數據的實時錄入,但開發的APP 固化了設備管理系統,可擴展能力差。
資料、檔案存于檔案室,需要用時登記查找。若設備更新、改造檔案更新不及時,常出現檔案和現場實際不符的問題。資料查找費時費力,且準確性不能保證。
設備本身技術特性數據僅局限于設備銘牌所示內容,但設備銘牌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常出現信息辨識不清、污損、脫落、丟失等情況,往往需要查閱技術文件。如出廠編號等唯一編碼信息缺失,就無法補救了。
依賴于紙質點檢表記錄,由點檢人員填報,點檢員是否真到現場進行了點檢,往往靠監督、檢查。點檢表耗費大量紙張,不符合低碳、節能、環保的要求。且點檢的異常信息不能及時反饋,工作效率低下。
管理人員制定潤滑標準,根據潤滑周期安排員工潤滑任務單,潤滑后填報潤滑記錄表單,管理員輸入電腦潤滑臺賬記錄。此工作方式工作量大,信息傳遞慢,工作執行情況追溯困難。
設備出現故障時,操作員或點檢員通知檢修班長,檢修人員進場維修,維修后填寫紙質檢修記錄表,班組按月整理歸檔。
每月查詢大量點檢記錄、檢修記錄、交接班記錄,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數據準確性無法保證。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信息資料、記錄完全紙質版,查找使用困難;②手工記錄,信息容易錯漏;③信息傳遞不及時,重復性工作多;④工作效率低下。
結合生產制造型企業設備管理的難點,確定設備管理信息系統需達到的目標如下:
(1)設備管理信息數據電子化,取消原始報表、記錄,實時獲取第一手設備管理資料。
(2)設備點檢、潤滑、檢修信息化,信息實時記錄,實時送達管理人員。
(3)強化現場設備巡檢的真實性及巡檢效果,隱患早排查早消除。
(4)提升生產型企業設備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基礎數據。
(5)利用現代大數據分析系統對信息數據查詢、統計分析及可視化,讓數據為我所用。
(6)低投資、低成本應用,助推生產型企業設備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7)充分考慮設備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功能擴展。
利用二維碼系統應用平臺,開發符合生產型企業實際的二維碼設備管理系統,包括設備信息化管理架構的設立、設備管理模板的創建,根據管理需求設計定制不同表單,如巡檢記錄、檢修記錄、潤滑記錄、故障申報記錄等,并根據需要不斷完善、搭建,輔助公司設備管理工作。具體實施方式為:
(1)公司設備管理架構及組織的確定,規劃設備管理網絡。
(2)生產線原始設備臺賬的建立及管理分級確定。
(3)根據設備臺賬建立設備二維碼標識卡片,采集設備基礎信息,建立設備基礎數據檔案。
(4)根據管理需要開發、設計各類設備管理表單。
(5)選擇試點車間測試運行,解決處理運行中問題,完善系統。
(6)在公司其他車的推廣應用。
(7)根據管理需要對二維碼系統不斷優化改進和擴展。
基于上述開發思路和方法,在某二維碼平臺開發建立如下系統,記錄數據直接存儲于云端服務器,管理后臺通過電腦登錄可快捷方便查詢相關信息。
主要用來記錄設備原始信息,如設備主要參數、設備銘牌、主要備件信息、設備技術資料、文件、使用單位、包機人等。首先用Excel 按設計模板統計好設備基礎信息,然后將其批量導入二維碼系統,建立設備與二維碼的對應關系。二維碼相當于設備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后續的信息管理將基于這個獨一性的二維碼展開。如圖1所示,這是一臺斗式提升機設備基礎信息,包括設備編號、規格型號、性能參數、安裝位置、制作廠家、包機人員等。基礎信息還錄入了設備全貌或主體部位照片、主要配套件如減速機、電機等設備銘牌照片等信息,方便后期備件管理及技術信息查找。此外,設備基礎信息還可添加設備技術文件,如設備使用維護說明書、設備操作規程、設備常用圖紙等信息。通過以上設備基本信息、設備現場照片信息及文件資料信息三大部分,比較完善地建立了設備的基礎信息資料,且后期可隨時在后臺添加、修改或更換,管理效率大為提升。

圖1 設備基礎信息模塊
該模塊集成點檢信息、報修信息、檢修信息三大部分,對應開發設備點檢表單、故障申報表單、檢修維護信息表單。在點檢中發現異常,可直接現場填報《故障維修申報單》,通過二維碼系統信息提醒功能可直接將故障申報信息實時發送到相應車間專職點檢員,并通過信息同步推送到車間設備管理人員。專職點檢員將根據故障性質、備件準備、生產停機安排等打印經設備主管簽發的《故障維修申報單》至維修班,維修班接單安排檢修人員現場處理。故障缺陷修復后檢修人員掃碼填報《設備檢修維護單》,注明檢修情況、備件更換情況等信息,該表單提報后系統自動提交審核信息到專職點檢員。專職點檢員現場驗收后確認故障消除,實現故障發現、故障維修申報、故障檢修和檢修驗收的閉環管理,系統各表單填報信息自動發送至手機端相應管理人員,實時高效,故障信息申報及檢修維護記錄表單如圖2。

圖2 設備故障申報、檢修維護信息
設備管理人員根據潤滑標準下發潤滑任務,潤滑執行人員按標準要求執行潤滑,現場掃碼填報潤滑信息,包括潤滑部位、所用油品、潤滑過程等,提交后設備管理人員審核潤滑完成情況,系統自動生成潤滑記錄,后臺自動建立設備潤滑臺賬,可實時查詢、統計,潤滑記錄填報如圖3 所示,可現場填報所用潤滑油品及潤滑過程照片、視頻等影像電子信息。

圖3 設備潤滑記錄
在生產型企業,小改小革、個別改善是生產運行管理持續優化、不斷改進提升的動力源泉,是激發廣大員工創新的最基礎工作。傳統的信息收集主要由各車間技術人員定期收集整理,按公司格式要求組織填報,定期評定實施獎勵。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讓廣大員工都積極參與進來,結合二維碼的便利性,在本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開發小改小革、個別改善模塊,生成的二維碼下發至各班組,員工所做的改進、改善活動可在設備管理系統實時進行填報。提報信息自動推送到車間設備管理人員,經審核無誤后提交設備部,按季度進行收集整理評定。應用流程為員工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打開小改小革成果申報界面(圖4a)),點擊填報即可按規定格式填報相關信息內容(圖4b)),上傳改造影像資料等(圖4c))。

圖4 成果申報應用流程
在小改小革完成填報并經審核無誤后,系統后臺可自動生成PDF 表單如圖5,此表單便于設備部按季度進行項目成果整理,組織評比等,對優秀項目成果直接可轉化成海報在車間、公司宣傳欄等部位展示,有效激發員工創新熱情。

圖5 小改小革填報表單
除以上4 個模塊外,還可以在實際使用中根據管理工作需要持續改進、優化、新增模塊開發,如消防設施巡檢、變配電室巡檢、生產線運行狀態統計、工藝車輛檢查維護管理、進出廠登記管理等,真正實現傳統紙質記錄轉換到電子信息記錄。
(1)信息化:將二維碼技術應用于生產制造型企業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中,完整建立了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檔案。
(2)便利性、經濟性:通過人人皆有的手機微信掃碼填報記錄,及時、便捷,省去專用巡檢儀的投資費用。數據存儲在云端服務器,通過網頁在后臺可便捷查看、下載、管理相關數據,借助大數據分析軟件,可實現數據統計、趨勢分析等應用場景。
(3)開放性:無需下載專用APP 程序。可根據管理需要,隨時進行修改、完善,并可擴展應用于車輛管理、備件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項目管理等領域。
(4)個性化:系統具有本公司管理特色,二維碼設備模板和各類管理需求表單可根據公司管理需要開發。
基于二維碼技術開發應用平臺,結合公司設備管理特點和運行實際,開發適用于本公司的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充分利用當今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二維碼掃描實現設備基礎信息建立、設備點檢定修、設備潤滑、設備改善等管理功能,建立“設備健康檔案”,真正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所開發的表單、任務、信息等具有消息提醒、信息審核等功能,有效實現設備管理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執行監督。系統可擴展性強,在后續使用中可不斷優化、完善。記錄數據存儲云端,后臺數據可通過電腦登錄管理,方便快捷,借助大數據分析軟件實現設備管理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