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青島市總工會舉行“作風能力提升年”一季度“雙述雙評”擂臺賽,市總機關各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逐一上臺,圍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和一季度重點工作進行“亮績”比拼,同臺對壘,參會人員根據“亮績”情況現場評分,“賽績”結果將納入全年考核。
通過“亮績賽績”推動市總工會各部門各單位自覺把工作放在山東省、全國大格局中審視、謀劃和推進,主動與往年同期工作比一比、與市直優秀部門比一比、與外地先進經驗比一比,同時定下二季度奮斗目標,立下“軍令狀”,堅定“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使命擔當,緊扣中央和省市委大局謀劃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聚力經濟運行、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實體經濟振興等重點工作,開拓性、前瞻性地推動青島市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亮績賽績”行動是今年市總工會 “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四項行動”之一。按照部署,市總工會今年將開展 “勞動鑄魂”“惠工服務”“創新攻堅”“亮績賽績”四項行動,切實推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走深走實,著力提升全市工會干部政治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改革攻堅本領,大力鍛造“實干家”工會干部隊伍,全方位服務青島高質量發展、服務職工群眾。
“勞動鑄魂”夯實根基不斷強化政治引領
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工會是職工群眾的“娘家”,工會干部的能力也需要在實干中錘煉。
“勞動鑄魂”行動考驗工會干部的“頭腦”。該行動通過實施職工思想理論引領、“三種精神”引領、勞動主題宣傳引領、先進職工文化引領、網上思想引領,全面提升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引領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市總工會在地鐵站、火車站、國際機場等交通樞紐,以及香港中路等主干道,利用墻面櫥窗、LED屏、沿街戶外大屏、沿海燈光秀等媒介宣傳先進勞動者典型公益形象;推出“致敬幕后平凡英雄”勞動主題短視頻、勞模工匠漫畫IP、“勞動者說”專欄,融媒傳播瀏覽量超150萬人次;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開展第四屆 “新時代最美勞動者選樹活動”;開展“中國夢 勞動美——勞模工匠精神伴成長”青少年教育實踐活動,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勞模工匠展示館實地觀摩教育;面向青島市職工開展“學工運知識·傳紅色基因”職工工運理論知識專題競答活動。
此外,市總工會舉辦“每周一講”職工大講堂、“共同的家園”演出、主題閱讀、“每周一練”工間操展演、職工賦能等文化體育活動225場,惠及職工近60萬人次。組織勞模工匠和工會干部進基層,開展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等內容的宣傳宣講54場,開展線上學習競答活動,參與人數近7萬人次。廣泛開展 “中國夢·勞動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主題宣教活動,舉辦職工公益大講堂、知識競賽等各類學習教育200余場,全面提升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引導廣大職工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
“惠工服務”靶向發力著力提升服務質效
市總工會通過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優化服務職工特色陣地、提高職工維權服務水平、促進職工創業就業等措施,大力開展“惠工服務”行動。
在行動推進過程中,工會干部將自己擺進去,將職責擺進去,探索建立精準性、生活性、普惠性服務職工模式,有效解決服務職工 “最后一公里”問題,滿足廣大職工高品質生活需求。
4月28日晚,插花、攝影、茶藝和心理咨詢4場講座在“青島·惠工家”龍湖冠寓城投青年公寓和初寓山東路青年公寓同時舉行,100多名公寓入住職工在自己家里享受到了市總工會送來的“免費大餐”。針對青島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業余文化生活單調、城市歸屬感不強等生活困擾,市總工會與多家公寓租賃企業合作,在全國首創7家“青島·惠工家”職工服務項目,服務職工1600余人,實現工會服務全領域、全時段、全項目覆蓋。
此外,市總工會還成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1758家,全面推行800家企業“勞動用工法治體檢”,辦理工會法律援助874件,解答法律咨詢3001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1517萬元。依托全市工人文化宮、職工服務中心、67家“新時代區域共享職工之家”、728個戶外勞動者驛站、188個EAP心理健康服務中心、472家愛心媽媽小屋、144個職工子女寒暑假“愛心托管驛站”等構筑工會“一干多支”服務職工實體網絡,服務全市職工50萬人次。
“創新攻堅”破題起勢推動全員創新創效
2月21日,在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動員大會上,表彰了2021年度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獲獎個人和單位。青島市榮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獎數量和獎勵金額均居山東省首位。
今年以來,市總工會扎實開展“一匠五創”職工創新創效活動,制訂《關于組織全市職工創新創效助推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培樹青島(大)工匠,市全員創新企業、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市創新型班組、市職工創新能手和市職工優秀創新成果“一匠五創”活動,推薦張合禮等2名工匠參展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助力3項職工創新項目完成線上簽約,合同金額預估超1.69億元,全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市總工會還積極打造“黨建帶工建”建會新模式。開展社會組織“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活動,與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聯合制訂《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社會組織工會建設的意見》,目前,青島市建立工會組織1.3萬家,發展會員162.9萬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713家、會員8.1萬人。深入開展“查保促”“安康杯”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組織12個督導組深入10區市、2個功能區和59個企業進行專項督導,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896條,獎勵隱患排查優秀職工821人,培訓安全生產知識71萬人次,成為山東省唯一連續10年榮獲“安康杯”最佳優秀組織單位。
“亮績賽績”抓鐵有痕激發干部擔當進取
“亮績賽績”行動,是通過清單化亮績、全過程賽績、嚴要求考績、多維度評績等方式,把各區市、各單位、各部門和各級工會干部的工作實績考準考實,激發工會干部“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進取意識和精氣神,鍛造“實干家”工會干部隊伍,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工會力量,展現工會擔當。
為此,市總工會制訂了部室目標、問題、創新突破項目“三張清單”,明確干部“權責清單”,用好工作“進度清單”,進行清單化亮績,明確目標定方向。建立交辦事項“馬上就辦”機制,完善每周調度、每月總結、極度平移等全程推進制度,創新擂臺賽評比制度,建立流動掛旗制度,進行全過程賽績,完善制度強保障。用好平時考核,開展半年考核,抓好年終考核,嚴要求考績。通過領導班子點評、部門之間互評、基層工會測評、職工群眾盲評方式進行多維度評績,確保全面見實效。市總工會把各區市、各單位、各部門和各級工會干部的工作實績考準考實,激發工會干部“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進取意識和精氣神,鍛造“實干家”工會干部隊伍。
下一步,市總工會將繼續深化“勞動鑄魂”“惠工服務”“創新攻堅”“亮績賽績”四項行動,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提升能力,使工會干部更好地擔當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工會組織成為職工更加信賴的職工之家。
(觀海新聞/青島日報 劉萍、王子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