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高等教育逐漸成為大眾教育,大學生的美學素養培育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諸多高校相繼開設美學通識課程,在大學生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培養方面進行充分且有益的探索。而在此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在美育通識課程的教育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別是在考核評價方式方法方面。為此,如何更加深入地認識和把握大學美育通識課程考核評價在學生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如何采取各種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探索相應地進行課程考核評價,逐漸成為大學美育通識課程取得深入發展過程中必須予以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大學課程;美育通識;考核評價
隨著教育領域對于美學教育的重視逐漸攀升,各個高校紛紛開設美育通識課程,以便在大學階段為大學生掌握基礎性的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創造基礎性的條件。美育通識作為通用性課程,學生在課程學習方面沒有與之相應的學習基礎,同時難以透過相對具體可見的形式設置考核與評價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教師在考核與評價設置方面遭遇了一定的瓶頸,無法較好地以考核與評價為基礎幫助大學生更加充分地掌握課程內容。因此,教師應當首先認識設置考核與評價的意義與目的,然后通過各種有效的實踐探索方式摸索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進而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掌握基礎性的美學知識。
1、大學美育通識課程考核評價的現狀
考慮到課程考核與評價的設置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需要更加慎重地針對課程評價方式進行設計,以便確保課程的美學教育效果。根據當下的狀況可知,很多高校在此類課程的考核評價方面設置得相對簡易,或是要求學生在學期末提交美學相關論文,或是直接設置開卷考試,以致于為大學生留下此類課程無需認真對待的印象,最終為大學生掌握本課程內容帶來一定的阻礙。阻礙主要體現在大學生無法保持充足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也會相應地有所下降,大學生無法切實地認識到本課程在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的培養作用,更是無法將本課程視為提升自身美學素養的良好機會。而通過加強考核評價的存在感,教師可以敦促學生保持相對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本課程,進而充分地實現本課程的美學觀念培養作用。
2、大學美育通識課程考核評價的實踐探索
2.1深入地把握考勤狀況
在高校各種課程的考核評價過程中,學生出勤及教師考勤均是重要的組成的部分,美育通識課程同樣應當引起重視。教師應當更加深入地把握學生在考勤狀況方面的表現,在學期末的成績中予以體現。只有切實地關注和強調課堂出勤,教師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約束自己,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幫助學生養成對自身素養培育負責的良好學習態度。
2.2引入實踐形式的作業
在針對本課程考核評價方式進行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更加具備可操作性的實踐形式作業設置,幫助學生減輕在作業完成方面的壓力。而在設置實踐形式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當堂教學內容指定與美學觀念及美學知識相關的實踐制作作業選題范圍,而考核評價環節可以占用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報告式的展示,同時要求學生表達自己所做作業中的美學知識體現。通過設置親手制作并進行公開報告的作業形式,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考察學生的美學知識掌握狀況。
2.3注重課堂教學的方式
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興趣才是最為理想的學習指南,因而教師在針對考核評價部分進行設計時應當考慮到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投入各種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學習過程中。首先優化自身課堂教學方式與教學效果,教師才可以進一步地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進而針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進行更加細致的考核與評價。
2.4注重考試內容與形式
在高校各類課程的進行過程中,考試不失為相對關鍵的教學環節,可以較好地針對學生在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方面的把握狀況進行了解,考核與評價。而考試可以分為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兩種形式,前者著重于考察學生在美學知識方面的掌握狀況,以及相應的實際遷移應用能力;后者則更加公證客觀,操作更為簡便,同時卻會帶來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問題。為此,考慮到本課程的特征,教師應當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把握課堂所學美學知識,并在考試過程中予以遷移應用。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在大學階段幫助學生培養美學觀念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關注重點。而在此過程中,大學美育通識課程的設置正是教育領域對大學生美學教育有所重視的結果之一,切實地開展大學美育通識教學可以較為有效地幫助大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的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在進行美育通識課程教學時仍然面臨著一定的阻礙,尤其是在課程的考核評價方面。因此,教師應當及時地跟進美育通識教育教學方面的嶄新理論成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予以實踐,以實踐結果為導向,結合自身既有的教育教學習慣與觀念進行差異化的適配,實現更加符合預期的考核評價效果,幫助大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基礎的美學知識與美學觀念。具體而言,教師應當深入地認識到對此課程設置考核評價的現狀,進而采取包含深入地把握考勤狀況,引入實踐形式的作業,注重課堂教學的方式,注重考試內容與形式在內的各種策略,最終實現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彭勃.大學美育通識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影視動畫賞析課程為例[J].美術文獻,2020(08):78-79.
[2]韓寶陽.“雙一流”大學通識教育中美育的探索[J].內蒙古教育,2019(21):4-5.
[3]陳元貴.自媒體時代“大學美育”通識課程的教材與教法[J].中國大學教學,2015(03):78-81.
作者簡介:郭洮孜,1990.10,女,四川成都人,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