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婧

一、舞蹈教育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中的積極意義
當今學校的現狀是注重文化課的學習,注重文化課對其相關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往往忽視對核心素養重要一環的藝術素養的培養,還有不少學?;蛟S是受條件限制,在藝術素養培養上只發揮音樂、美術的作用與功能,沒有或沒能充分利用舞蹈教育這一獨特的功能。對此,學校舞蹈教育必須在教學理念、模式、方法上做出創新,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核心素養。創造條件開展學校舞蹈教育,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環節。但當今學校的現狀是注重文化課的學習,注重文化課對其相關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往往忽視對核心素養重要一環的藝術素養的培養,還有不少學校或許是受條件限制,在藝術素養的培養上只發揮音樂、美術的作用與功能,沒有或沒能充分利用舞蹈教育這一獨特的功能。對此,學校舞蹈教育必須在教學理念、模式、方法上做出創新,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有著悠久的舞蹈教育傳統。對于如何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國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針和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強調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促進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發展。就中國的舞蹈教育狀況而言,長期以來,舞蹈教育的作用曾被人們所低估,甚至認為舞蹈能力的培養只是對少數將來要從事舞蹈工作的學生的,對一般學生來說只是點綴,就算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城市,也存在不重視普及舞蹈教育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沒有確定舞蹈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從出生時的手舞足蹈開始,生命就有了它的活力。身體本身是不能與情感、知識、社會所分離的,舞蹈教育正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構成人的完整性。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舞蹈作為一門藝術教育學科,能夠和諧地將身體、精神、情感以及社會的不同層面融合在一起。通過對藝術的追求和體驗,學生會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及對事物的鑒賞能力,只有這樣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因此,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教育更被視為一種培養人、教育人、美化人、優化人的重要教育手段,具有了其獨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學科地位。對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道德文明素質、藝術素養,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文明人格都是大有益處的。
二、? 提升學校對舞蹈教育功能的再認識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藝術教育在當前學校中越來越受到重視,藝術教育課程在學校已經不再被當成一門“副科”來對待了, “缺乏藝術課程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沒有開展藝術教育的學校是不合格的學?!薄6璧附逃撬囆g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實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能力也是控制肢體完成動作的能力,即身體運動智能,它本身就是重要的智能,就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活動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貢獻。例如,舞蹈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相當多的促進作用。有關研究表明,有舞蹈特長不像以前人們所認為的玩物喪志,相反,這部分同學無論在學習成績或是在組織能力上都大大超過其他同學。這些都顯現了舞蹈智能的發展不僅對于音樂智能和身體智能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自我認識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的影響更為顯著。有關專家認為:在舞蹈和舞蹈教育的諸多價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及與此相連的獨特的情緒體驗。舞蹈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學心,擴展表達力和影響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賦予身體與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倍璧附逃鳛橐环N藝術形式更是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這一實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學校有必要在全體學生中開展舞蹈教育,使舞蹈健美人的體魄,陶冶人的性情,培育人的團隊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建立高效的舞蹈課堂教學,提高藝術課質量
課堂是學校為學生開展舞蹈教育的主要陣地,是提高學生藝術水平,培養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主要“陣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對藝術教育的內容進行拓展,增加舞蹈教育,進而使得舞蹈教育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發揮真正的價值。
在教學實踐中,舞蹈教育除少數有志于專業化發展的學生外,中學生舞蹈教育應該按照普通藝術教育的普及化原則為基礎,不要太注重舞蹈的規范性、訓練性和風格性,否則會讓原本質樸、鮮活的生命變為僵硬笑容的風格呈現,變為枯燥無味的技術展現,使中學生厭倦舞蹈、遠離舞蹈。要尋找能夠適應非職業普及型的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特點、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們的舞蹈教材,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將學習舞蹈當成是在快樂愉悅中感知生活的美好、表達藝術情感、傳授生活知識,進而能夠改變形體狀態、氣質,提高藝術鑒賞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應從音樂引導學生、游戲培植興趣、律動感受本性、舞蹈體驗美感等方面建立高效課堂。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這兩個藝術是最親密的姊妹,是塑造舞蹈藝術形象的內在核心因素。舞蹈形象所需的速度、力度、節奏和旋律,在舞蹈的時間與空間中展開。音樂會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遐想,描述出學習舞蹈的運動特征和情感方式,會引導學生進入舞蹈美妙的世界。所以要選擇孩子熟悉的、喜愛的音樂語言,進行舞蹈課教學。
舞蹈形成于先民的游戲,游戲也符合學生率真的天性,用游戲的環節作為課堂導入,是提升學生學習舞蹈興趣的有效途徑。游戲體現在集體舞蹈中,在隊形、畫面、位置、調度等的設計與處理上,讓學生在變化狀態中體驗快樂,讓學生在玩耍中學會舞蹈。
舞蹈教育中要抓住舞蹈的實質和核心,那就是一種快樂的生命律動,始于心,傳于體,布于四肢,在肢體的起伏、扭擺中找到生命感受。舞蹈是一種最直接、最天然的快樂情感的宣泄和張揚,中學舞蹈教育可以讓中學生塑造一種健康的體態,養成一種良好的舞蹈習慣,感知生活的快樂和美好。
四、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舞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展現平臺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學生很容易欣賞到舞蹈表演,但是學生自己參與舞蹈、感受舞蹈的機會不多,因此要挖掘潛能、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比如課間的“韻律操”“曳步舞”等等,主要通過將藝術教學與體育教學相互結合在一起,進而使得藝術教學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而且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
還有,在校組建舞蹈社團,通過文化課外時間開展舞蹈訓練,編排舞蹈節目,不僅提升了這些學生的舞蹈水平、舞蹈視野,而且在學校文化藝術周、各個重要紀念日的文藝演出、各校之間文藝匯演、各主題活動中展示舞蹈,也很有效果地影響全體學生熱愛舞蹈,引領和帶動更多的孩子們參與舞蹈的學習,極大地激發了這些孩子的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這些孩子代表自己班級參與這些文藝活動,也可以讓他們親身感受舞蹈的美好和快樂。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鍛煉了他們大膽表現的個性,使得學生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且提升了廣大學生的藝術素養。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學校不但要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也要重視藝術方面的培養。藝術教育的意義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更是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而舞蹈教育應該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登上學校教育之堂,占有本應占有的教育領域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