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進入到四月,一切復蘇的跡象悄悄被打破。而步入五月,多地開始居家靜等新的消息。隨之而來的是新的走向,這其中不僅有出行的變動,也有整個消費市場的變動。
比如,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22年1~4月份消費品市場運行情況分析》來看,今年1~4月份,糧油、食品類增長9.5%,飲料類增長10.4%,中西藥品類增長8.8%,日用品類增長2.5%。
但是,實體店消費品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均在承壓。1-4月份,實體店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8%,增速較一季度回落3.5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實體店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大幅下降13%,降幅較上月擴大7.4個百分點,是2020年5月份以來的最大降幅;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一季度放緩3.6個百分點。其中,吃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2.9%、6.3%,穿類下降1.7%。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降低5.2%,首次出現負增長情況。
很顯然,2022年的影響深遠,從某些種程度上來說,已超過2020年上半年的時期。簡單來說,許多人更愿意將現金攥入手中,這對于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于是五月底,各地出臺經濟刺激措施。
比如面對嚴峻銷售市場的形勢,深圳率先行動,出臺了30條措施促消費。其中對于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符合條件的給予每臺最高不超過1萬元的補貼。購買符合條件的手機、電腦(含平板電腦)等產品,按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人累計不超過2000元。
除了銷售補貼,也有旅游優惠政策。比如5月29日,湖南張家界宣布2022年暑期旅游優惠政策。其中,今年12月31日前,張家界大峽谷景區、張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區對全國游客實行門票免票優惠。今年6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其他景區門票以及酒店住宿等方面,也均有相關優惠政策。
許多人認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因受疫情的影響,下滑的比較嚴重。因此,短期的目的是刺激消費需求,只有這樣才會有創造生產的動力,對投資和出口的發展狀況進行相互的協調。而從長期來看,刺激消費的另一個目的是加強各類市場主體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比如,因疫情而影響到整個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個智能手機企業。據統計,在過往幾年,臺積電智能手機訂單貢獻的營收占比在逐年下降,2021年為44%,2020年為48%。而據CINNO Research數據,2022年第一季中國智能手機系統單芯片(SoC)出貨量為7439萬套,較2021年同期下滑14.4%。
不過,不同于智能手機的PC行業卻有復蘇的跡象,PC市場的出貨量在疫情的這兩年間有了兩位數的增長。總的來說PC的用途更多轉向工作、生產領域,智能手機則扮演著消費終端的角色,所以PC在疫情期間能夠為居家辦公的用戶提供更多的需求,因為在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逐步發展下,有更多的工業應用軟件需要PC來柘城,PC在十年的蟄伏后終于重新崛起,在新一輪產業升級下開啟又一次增長周期。這恰恰顯示了數字化浪潮的重心開始向工業、農業等千行百業轉移的大趨勢。
所以,事實再次證明,商業環境會因外部的因素而變換新的邏輯方式。比如吃、用類商品的增長與穿類商品的下降形成了對比;智能手機的頹勢及PC行業的復蘇形成了對比。簡單來說,這種瞬息變化的環境,不僅需要企業來適應,作為消費者也需要在變化中找到適合的方式。所以,消費補貼的最大化效果,不單是因為刺激消費而拉動創造動力,更是為了穩固市場與市場之間的協調,使其在特殊時期中不受影響,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等規劃。
當然,刺激消費的措施仍有不確定性,最直接的影響在于是否能否帶動經濟發展。這是一個繁瑣且具有不確定性的過程。4833962D-5474-40CE-AEBC-4EC1F380DA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