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90%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在過去的兩年里,無論是疫情的影響還是整個環境的變化,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些改變。在這些改變當中,有38%的受訪者已經開始關注和研究可持續性和公益事業。42%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他們正在為可持續性發展的事業捐款,還有28%的受訪者已經承諾會終身致力于其中的一項事業。”在2022世界地球日前一天,甲骨文發布了一項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調研報告。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應用軟件及SaaS產品業務總經理胡迎在接受采訪時反復強調,甲骨文這次專門針對全球15個國家、11000多位企業領導者和消費者的調研報告顯示,1000位來自中國的受訪者比來自其他地區的受訪者對于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益更加關注,態度更堅決:有99%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可持續性發展和社會公益會比任何時候都來的更為重要。
事實上,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近期全球經濟影響因素,給中國市場帶來的最大影響,是讓中國的企業能夠在高速成長以后,擁有了一個難得的總結和整理時機。這對于中國企業界進一步構建企業文化、明確商業規則、完善商業文化,以及制定更有效的下一步發展方向,都至關重要。而對于整個中國經濟而言,繼2020年9月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被稱為“30·60目標”)”后,也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全力擺脫經濟增長對于能源消耗的依賴,嘗試完成從產業結構到經濟增長模式的徹底轉型。因此,無論是涉及到企業經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還是構建企業核心文化的“社會公益”,此刻得到企業普遍的關注和重視都可謂恰逢其時,至少說明中國的本土企業和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有期待的。
“我們該怎么去幫助企業去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知易行難,胡迎認為,對于企業而言,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型,首先要對對企業的現狀進行評估,找到一個發展的基線;然后再定義企業未來要達到的目標,最后,在兩者之間,利用技術逐步實現:“99%的中國企業領導者認為,在做可持續性和社會性決策的時候,會更信賴人工智能和創新科技。”胡迎強調,由于有技術的參與,讓企業在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和社會性決策的過程,變成了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過程”。
那么具體執行中,企業該如何對現狀進行評估,并且明確定義自己未來的目標呢?
“ESG的E是環境(Environmental)、S是社會責任(Social),G是治理(Governance)。很多時候,ESG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企業內部是不可衡量的,所以企業其實很難去推動它。”甲骨文公司中國區應用軟件高級總監高曉斌首先強調企業對于ESG目標量化的問題:“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是一個成立于1997年的獨立國際組織,他們專門設計了用來衡量ESG里面的發展目標:從環境、社會責任和治理三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把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制定了一個可量化的標準。”
高曉斌介紹說,依據GRI提供的指標和甲骨文為企業搭建的KPI管理平臺,企業就有了一個能夠動態且可衡量的構建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工具:“在我們的應用軟件里,有一個方案針對的是企業績效管理(EPM),其可以幫助企業通過多個數據源把數據抽取出來,然后構建中央的數據倉庫。按照每個階級的ESG指標體系去構建指標,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查看指標完成情況。”高曉斌強調,這樣做,實際上是為企業構建了一個衡量體系,通過把信息透明出來,從而反過來推動企業內部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去推動ESG的執行。
在高曉斌看來,對于企業用戶而言,制定了明確的可量化的指標,只是完成了整個ESG的第一個層次,也是最基礎的層次。接下來,企業需要通過利用一系列的技術手段,來保證企業的所有業務都能圍繞這樣一個已制定的規劃來執行。
“第二個層面是解決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云的技術應用。”高曉斌強調,在過去十年間,由于整個IT應用越來越復雜,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導致很多企業在整個基礎硬件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而這個部分,其實是帶來了極大的能耗。對于甲骨文來講,在過去的十年,我們投入巨大的精力在云應用的發展上。我們目前在全球有37家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幫助很多企業把很多傳統的計算能力,包括工作負載移到Oracle Cloud上面;與此同時,甲骨文在設計整個云的技術時,很多硬件都是可循環、可重復使用的。因此增加對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其實也是在降低企業的整體能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強調云計算的價值,高曉斌也強調甲骨文應用軟件對于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型所能提供共能力。“尤其是針對制造業。今天甲骨文圍繞著供應鏈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里面,從研發到供應鏈計劃到采購、制造、物流,其實都與ESG目標有關系。”高曉斌說:在研發設計的環節,甲骨文的系統會基于ESG的目標去控制諸如材料是否可回收、是否環保、是否含有危險品等問題;在供應鏈計劃方面,會做精益化設計,從而最大可能減少整個庫存以及整個供應鏈體系的能源消耗。諸如此類的設置,在采購環節、生產加工環節、物流環節、產品回收再利用環節……甲骨文軟件系統都會有所貢獻。

“對于很多大型制造業來講,整個節能減排,包括ESG目標的實現,其實是貫穿在每個環節的;對于應用軟件來講,我們希望在每個環節,都將ESG理念融入到產品的設計體系里面。”高曉斌說:“可持續發展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ESG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其實可以具體化和指標化的。對于甲骨文來講,我們希望通過像云這樣的新技術,通過涵蓋和融入很多管理理念的新應用軟件,幫助企業在不同領域去踐行、去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SaaS產品的供應商,有最完整的SaaS產品鏈——從企業ERP的管理到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再到整個市場營銷和服務群線的產品,甲骨文擁有最完整的、領先全球與中國的整合一體化方案。”在接受采訪時,胡迎反復強調甲骨文軟件能夠給予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型的能力,在她看來,企業實踐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而IT技術既是聯系兩者的紐帶,也是推動兩者共同發展的工具。
談到對中國本土市場未來的規劃,胡迎表示不僅支持企業在中國的創新發展,還明確“支持中國企業跨海”是甲骨文SaaS的業務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的是:更多理解客戶在跨海、跨境經營過程中的業務難點,對于他們所不熟悉的法規、稅務、人力資源整個的財務管理上面的難點和壓力,以多年的經驗和最先進的SaaS軟件給與其支持,讓中國的這些企業可以在海外市場插上翅膀。”胡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