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征
摘要:中職計算機專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著就業率不高和不穩定的問題。如何培養社會需要的信息技術人才,是我國中職教師的重要課題。文章對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學科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教學改革;改革;計算機;教學;關于
前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因特網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計算機。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不僅要順應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需求,還要考慮到中職教育的質量問題,所以信息技術的變革是必然的。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教育現狀分析
當前,中職計算機學科教育教學方式需要多樣活。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周期比較長,使他們在專業課程上感到束手無策。經過多年的學習,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課成績不佳,技能技術也沒有完全掌握。所以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導致了中職院校專業開設的混亂局面。
許多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對本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異同點和不同點進行了認真的對比,對目前中職學生的學科特征進行了分析。課堂上,教師在講課,而學生們不能夠認真聽講甚至很多學生都在睡覺。很多老師在備課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時間一長,教師就會埋怨學生的素質差、基礎差,學生也會埋怨教師的教學質量差,所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而產生矛盾。
同時在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觀念、新技術層出不窮。很多計算機專業老師只靠自己以前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對目前計算機產業的行情一無所知,缺少工廠的實訓環境,因而缺少新的知識與技巧,很難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當前,我國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有些中職院校沒有專業的師資培訓,沒有配套的實習教材,沒有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也沒有對實習訓練進行評價。由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都是以實踐為主,沒有實際的實踐環境練習是很難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的。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1、中職教育改革
中等職業教育有兩個方面,一是可以選擇對應的高考,二是面向就業。當前,中職教育的“對口升學”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學生們可以在學業和技術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去上大學或本科。從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習狀況來看,絕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還處于理論基礎薄弱、實際操作能力較強的階段。他們在就業方面面臨的問題是文化課知識儲備較弱,實際操作技能比較好,在就業時面臨諸多尷尬局面,由此可見,改革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2、中職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改革
2.1教學目的的變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正在向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發展。所以,今天的計算機產業,主要有計算機網絡、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計算機應用、大數據處理、數字媒體技術等。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學生人格文化的培養。可以從下列方面來確定教育目標:
(1)計算機網絡:主要學習電腦網絡操作系統,熟悉網絡建設和維護,并培訓網絡管理員。
(2)圖形圖像處理:主要從事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的開發,并能從事圖形設計,圖形圖像技術員的培訓。
(3)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精通電腦軟體,培訓裝配及維護技師。
2.2 課程設置的改革
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以文化課、專業課為主,以能力為導向,以掌握一技之長為主,畢業后要學習一定技能,為以后的就業做好鋪墊。
比如計算機平面,就是一個專業,比如 PS、3 DMAX三維圖形設計軟件,放棄了《組成原理》、《數據結構》、《匯編語言》等純理論的課程。這樣,學生學的少而精,然后精而專。因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會減少,所以有了一定的時間保障。同時,同學們也會對自己的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對于照片的處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這些學生一畢業就能迅速地適應市場的需要。
2.3 教學方法的變革
這些特征說明了目前中職學生的傳統教育方法已不能適應中職學生的需要。目前雖已將其與實際相結合,但其效果尚不盡如人意,有待于不斷完善。
我們在課堂上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卻很不完善。所以我們缺少的是整合企業的實際應用。因此在學習每一門課程時,在基本知識完成之后,與公司合作,安排具體的工作,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和實踐,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學。
同時教科書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手段和知識的源泉。教師選用適當的教學材料,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并能有效地促進教學。再加上不同地區的學生,其知識掌握的水平也不同。所以,要結合實際,選用合適的教科書。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實用和技能的培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所以要結合學校信息技術人才的實際需要,合理地選用教材。
此外,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學習任務,并協助他們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在實踐中,教師應與學生交流,以達到教學目的。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又可以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所以當前最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是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教師的工作要以學生為主,同時有效的組織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4 考核方式的變革
以往的評價僅根據測試的結果來進行。但是,它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不能準確地反映出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因此,必須改變以往的考核方法,將所有的考生的綜合表現與考試成績相結合,并按一定的比例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充分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估。
結語
隨著網絡教學的普及,很多中職院校仍然把它當作輔助教學。知識分享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網絡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營造一種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新的教學情境。同時學生們可以通過因特網和老師溝通,并且給老師反饋,這對改善教學質量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1]周文定.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的思考[J].改革與探素,2008(1):70-70.
[2]劉春輝.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消費導刊,2010(3)
[3]譚茂才.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電子商務,2011(8):77-78.
[4]孫守丹.中職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改革[J],2015(26):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