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跟寶 上海三山會館管理處
微縮藝術是指將現實世界已存在的景物或將藝術創作的構想,按照一定比例等比縮小,并使用與現實同樣或極可能近似的真實材料制作,向觀眾展示的微縮型藝術品。微型藝術有許多功能,在當代微縮藝術多用于建筑領域。中國古代建筑是一種文化,承載著5000年的歷史;中國古代建筑是蘊含有無數的汗水;中國古代建筑是古人送給后代的禮物。古建筑承載著固定而堅實的文物屬性變化。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經常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筑被破壞。此時,古建筑的微縮藝術將充分發揮其優勢,彌補一些類似的遺憾。如果微型藝術興起,將給古建筑的歷史承載意義帶來劃時代的變化。
與此同時,教育也是微縮藝術最突出的功能特征之一。以微縮玩偶屋為例,起初其關鍵作用是貴族用來指導子女如何做家務的教育手段。微型藝術展示的工藝可以用來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知識技能。微型藝術的技術涵蓋了許多知識領域知識和實踐。能夠在當前相關教育功能的水平上增加知識的積累,微型藝術制作模型同時涵蓋了建筑、室內、景觀、花園、藝術、歷史等幾乎涉及所有方面的知識,也都需要用于藝術作品的制作。在制作技藝方面,涉及木工、水電、繪畫、鈑金、玻璃、陶瓷等一系列相關技能,所以它對大家都有一定的啟迪和啟發功能。

在微型建筑和景觀方面,國外的微縮藝術發展較早且相對繁榮。發達國家有許多著名的建筑微型藝術園,代表著他們的微型藝術發展水平和社會接受度。例如,荷蘭的微型城市馬德羅丹城是一個擁有120多處歷史遺跡的“小人國”。它以1:25的比例還原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建筑、烏得勒支穹頂大教堂的鐘樓、荷蘭議會大廈和海牙的金色馬車,以及一些三角洲項目。教堂、城堡、廣場、動物園、碼頭、文物和碼頭都很分散恢復秩序在這個微型花園里。
博物館場景復原設計中展示的微型場景復原是現代微型藝術發展的一個獨特特征表達。場景恢復采用半背景半模型的形式,結合多媒體的聲、光、電技術形成一個完整的三維微型場景。博物館場景的修復是在弧形墻上畫一個半場景風格背景,結合立體山、石、樹、逼真生動的人物或動物造型,細致精致的縮影陳設通過“聲光電”技術被繪制成“三維畫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提高了博物館陳設的藝術吸引力,具備強烈的美感和藝術感。場景復原最早應用于一些外國博物館。這種展示形式獨特、新穎、生動,它以其直觀性、真實性和強烈的參與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從上海世博會的現場重新體驗了這種展覽,它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觀。
說到沙盤模型,通常是根據地形圖、衛星成像或實際地形,按一定比例建立的觀測地形模型。例如,沙盤模型由土壤、沙子、士兵、旗幟和其他材質組成。因為制作沙盤模型快捷方便,能直觀清晰地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沙盤模型可以真正直觀的立體展示地形、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園林景觀等沙盤模型。它以其直觀、生動、方便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政府部門和軍事部門、房地產項目、展覽館和工業領域。


一般來說,微型藝術的設計原則與室內展示設計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于,首先微型藝術設計的一般原理和真實建筑的展示設計一樣,都要遵循與建筑主體風格相呼應的原則。即使有時進行跨風格的設計,也需要進行設計前的研究和論證,以實現差異之間的和諧,從而互補;其次,在設計微型作品的陳設時,我們應該注意陳設的空間布局以及綜合考慮組合、工藝材料、配色、采光等方面來展示作品的具體風格。


同時,微型藝術中的設計還必須遵循獨特的原則:第一,在歷史和文化的承載力上,在作品和原型作品中,對實體的修復不會進行太多的改動。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減少工作的比例,并找到一個理想的比例,以便找到一個理想的比例。總之,它能最好地展示作品空間的展示效果;第二,自由和創新,微縮藝術在遵循大型陳設設計原則的同時,技術性陳設的設計應與整體建筑風格相呼應,其材質、造型、色彩應符合時代特征,體現時代特征;第三是微縮藝術擺設的設計應考慮路線,而主要大型陳設不應妨礙活動,影響欣賞視線。

對于幾千年歷史的手工藝術而言,微縮藝術在當代更強調在創新發展。微縮藝術當前的弊端集中體現在微縮制作人的審美和市場需要之間的斷裂。除少數微縮制作人兼具藝術創造力以外,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及結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縮藝術創作的整體能力的提升。因此首先應提高微縮制作人的受教育背景、豐富人生閱歷和專業微縮水準,使她們可以創作出高藝術品質的微縮,避免微縮想要創新卻有心無力的尷尬。
創新保護微縮藝術的原創手工作品,在政策上重視微縮藝術、在形式上展現微縮藝術活力,加強藝術創作的可持續發展功能,這也是微縮藝術發展日益強盛的原因。微縮藝術不斷發展,保持著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因為它可以在動態的延續中不斷創新。政府需要從政策上對微縮藝術的形式和技法的創新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和資助,積極鼓勵個體微縮藝術手工藝者將其具有獨創性的微縮作品進行市場拓展。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自由競爭但規范有序的微縮藝術市場,加大對手工技術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從制度上保障微縮藝術制作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微縮藝術在作品制作和手稿設計等方面的原創內容越來越少,類似的抄襲越來越多,微縮藝術正逐漸失去其傳統優勢和特色。從資金扶持方面,地方知識產權局需要劃撥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用于搭建微縮數據庫交易平臺,這一平臺旨在幫助微縮制作人建立與市場需求者、微縮藝術家們的接觸,在線進行微縮作品的交易。同時,微縮協會與攝影家協會、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等地方簽訂集體協議,共同促進微縮技術的全方位發展。現如今微縮產品在新技術應用上明顯落后,因此應該開發出更成熟的數字制作處理技術。要明確繼承傳統微縮工藝并不是一種靜態的消極活動,它需要不斷地傳播和吸收。微縮作為一種文化特色,其審美文化價值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優勢,需要有可持續創新的功能,不斷提升其品牌價值。


總之,微縮藝術的發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商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市場需求之間,通過微縮對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以及創新的政策保障,實現微縮藝術的真正繼承與可持續發展。通過本文研究,可以更為直觀地看出,微縮藝術作品的審美文化要點問題,以及在進行設計過程中,該如何進行相應設計。本文也希望對微縮藝術中的進行更好的創新,對中國微縮藝術領域作出審美研究,更好的發展中國微縮藝術文化、增強審美文化自信。
附
三十余年以來,作品不斷翻新,制作的古、今、中、外樂器近百種,這些樂器均以1:100的比例微縮,并都能調諧演奏。1989年以來分別按意大利名琴“斯特拉利瓦利”的1:100、1:225、1:800比例微縮的小提琴三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制作的微型明清家具,完全采用當時的工藝結構,嚴格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工藝原貌,具有很高的傳統價值。
微刻作品“清明上河圖”長僅20厘米,畫上近千人物各具形態,栩栩如生。
微雕花薰爐大小僅如一顆白果,爐上蟠虬著三條玉龍、十八個玉環,爐上玉環,環環相扣,玉環之間的空隙間不容針。
創作經歷曾兩次登上“央視”《中藝大觀》,國內外多家媒體均曾有報道。
1992年、1995年、1997年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出訪日本。


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他制作的小提琴四次應邀參加“國際提琴制作比賽”并獲獎。
1993年7月22日,被南市區人民政府記功一次(證號:9302)。
1994年、1997年被南市區政府評為南市區第二批、第三批“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4年“美國提琴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提琴制作比賽”破例為黃跟寶舉辦“特邀黃跟寶微型樂器展”。

1996年3月在日本東京電視臺舉辦的“世界巧手錦標賽”中獲得冠軍。
1996年4月,被南市區政府評為“學知識、學科學、學技術”狀元。
2000年應法國蒙特利馬爾市長的邀請,微型提琴作品在該國“蒙特利馬爾市微雕博物館”展出。
2004年4月設計制作的微縮家具系列被認定為上海市工藝美術精品。
2004年隨上海文廣代表團赴法國參加“中法文化年上海周”的文化交流。
2008年隨上海市人民政府代表團赴以色列、土耳其參加“上海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