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羽

艾克建筑辦公會所
編者按:盡管謝培河呈現在眾人眼前的設計項目都飽含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強烈的情緒,但他本人對于自己的認知卻是完全克制且清醒的——他認為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取得了現在的成績,并無過多的起伏經歷。現在廣受歡迎的設計作品是自己對設計的想法表達,并沒有特定的設計風格,更談不上刻意迎合某種趨勢。
在整個社會大部分行業的發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而相對放緩的情況下,謝培河和艾克建筑能夠在近幾年持續輸出高質量項目,逆行業形勢攀升,不斷打造他所認為的能夠讓 “人心與空間同振共鳴” 的 “遇見美好” 的空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證明他的設計作品與當下市場需求度的適配、證明他對設計行業發展的敏銳把握、證明他確確實實讓很多人遇見了心目中的美好空間。
如果輕易以色彩、線條之美定義謝培河的設計,往往會忽略空間背后的他賦予這些內容的含義。也許只有置身于那些空間之中的人,可以如謝培河希冀的一樣,讓自己的心靈在這一瞬和空間碰撞,感受到當下的美好并永鐫記憶之中。

謝培河
AD 艾克建筑設計的創始人及總設計師,2022 Frame Awards 的 評審,2020、2021 Golden Trezzini Awards 的評審,2020 LOOP 設計獎評審。
他懷抱強烈的情感張力和原創精神,主張以感性豐富駕馭理性簡約,高妙且自然地融合空間功能與個性。在簡單與復雜的動勢中呈現空間美學,讓人心與空間精神同振共鳴。
憑借商業、住宅和辦公領域的一系列極致空間作品,在過去幾年內斬獲了一系列國際知名獎項。其獨具先鋒性的“極簡派藝術”空間設計語言,也已融貫東西方的認知并在全球業界得到極高的認可。

AD 艾克建筑設計
人心與空間同振共鳴,即是遇見美好。
AD 艾克建筑設計(深圳)致力于建筑及室內空間獨特視角的設計與研究,為每個項目打造卓異的視覺藝術。團隊擁有突破自我界限的決心、國際化的設計視野和系統化的項目管理策略,堅持以探究性的態度來實踐空間創作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交互關系。
《中裝》:請您和我們聊聊自己的成長過程。是什么契機讓您走上設計道路的?
謝培河:我個人認為我的成長之路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這一路過來挺自然的。要說淵源,應該是從小學畫的經歷,高中是讀的美術班,然后大學就讀環境藝術設計,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喜歡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師。但這其實沒什么特別,只是從小到大對畫畫、對美術、對藝術十分熱愛。很多人的經歷和我是一樣的,只是我堅持了下來。長大后能從事建立在自己愛好基礎上的工作,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中裝》:請您結合2 ~3 個具體項目談談對線條、造型和色彩獨到的運用。這其中是否能體現您的個人設計風格?
謝培河:大董南新倉店體現了我和艾克建筑對形態藝術的把握。我認為設計的不確定感、自由,這一切具象的表現都要服從于人的內心。簡練的線條、濃烈而又熱情的紅光,項目中的紅色能夠帶來烤制鍋爐火紅景象的感知鏈接,帶著沖動、也附加著激進的信號。通過顏色調動觀者的情緒,不是一種或者幾種顏色的鋪陳,還有許多同色系顏色的細微差別,能夠更加有層次地帶來立體感受。
艾克建筑深圳辦公室的設計是我們對“未來辦公環境的一次探究。當下的一種革命,未來的概念是一種普世的思想;而我們以一種充滿浪漫的自以為是,希望這個瞬間的構想,能夠引發互相刺激,能夠不斷引發新的愿景,而我沉浸于這個危險之中。”
關于為什么要設計一個“暗黑色系”的辦公室,其實是一個具有爭議的狀態。不過令我比較驚喜的是,這樣的暗黑系,最終更好地將視覺引到室外的美景,與自然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互動。簡潔但有質感的材料,如以黑色洞石效仿意大利藝術漆,體現了空間的份量感;而德國芬尼特地毯等一些軟裝細節,強調了舒適度、吸音及特殊的地面質感;不銹鋼與燈光的結合,強化了空間的科技感與場景感。
整個辦公室其實打破了固有地辦公空間的“盒子”概念,更加強調先鋒藝術性、團隊性等。一方面,這個辦公室是艾克設計的門面,我們想讓來訪的人員感受到團隊表里如一的開拓進取。這不只是針對客戶的項目,也是對我們自己的整體要求。
我和艾克建筑并不想定義風格,或者是去風格化的。我們始終堅持以探究性的態度來實踐空間創作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交互關系。在簡單與復雜的動勢中呈現空間美學,讓人心與空間精神同振共鳴。
《中裝》:在近幾年的合作中,《中裝》雜志從您的連續幾個項目中感受到強烈的個人風格,如造型、色彩、材質等,尤其是顏色,且您很少會使用繁復的設計語言,總是力圖以強有力的視覺效果打破思維慣性。請問您在和業主的溝通過程中是否會通過自己的引導對項目進行更加主導的把控?請結合1 ~2 個項目進行說明。
謝培河:對于項目的主導是一個過程。每做一個項目都是經驗的積累、實力的積累、品牌的積累、能量的積累。隨著落成的一個又一個項目被大眾認可,我們的品牌逐步走向市場,被大家熟知,我們也漸漸從需要花很大力氣去引導甚至去改變客戶的想法,變成能夠從開始就主導這個項目的走向。當然,我們會和客戶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溝通,將客戶的想法非常精準地呈現在項目中,同時又能夠體現我們設計業務水平。
從做設計到現在,我們慢慢也達到客戶在選擇我們的同時、我們也在選擇客戶這種“雙向奔赴”的階段。當然大部分時候,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整個項目從溝通到落地就會變得簡單了許多,這是一個價值觀從選擇到建立、到擁有的過程,特別有意思。也是我每次設計一個新項目最喜歡的一個部分。

艾克建筑辦公會所

美·大董南新倉店(組圖)
我當然希望我的客戶是優質客戶,能夠對藝術有非常高的品味。我本人和艾克建筑團隊也會對空間的特性進行準確把握,不會只為了展現設計而設計,而是會為了客戶而設計。
比如我的一個項目—吳·現代潮菜。整個項目營造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復行十步、闊然開朗”的感受,空間的建筑邏輯延伸了建筑本身的自由性。通過自由多樣的平面組合,強調空間的誘惑性,實際上挑戰了人們既定的建筑價值觀和被捆縛的想象力。低調的入口,以小見大的空間營造,曲徑通幽的空間秩序,其實是反復描繪、創造一個詩意的情境。
而這個空間是我和客戶幾輪反復碰撞,最后敲定的設計方案。一方面為項目的商業性質帶來了疊加效應,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們設計團隊的設計理念。

《中裝》:請您就“人心與空間同振共鳴,即是遇見美好”結合具體項目展開進一步描述。
謝培河:我們相信,“人心與空間同振共鳴,即是遇見美好”。空間本身是實體與虛體的結合體,理性的簡約尤其突顯感性的豐富,能夠在簡單與復雜的動勢中達成價值美學。以“美·大董南新倉店”一案為例,中國意境菜開創者的大董先生希望將擁有20 年歷史的南新倉店全然煥新,為京城老字號的大董品牌注入新鮮血液。我們接受委托,在透徹領悟了大董菜的主旨精髓——廚藝與山水意境的結合,筆簡意繁的審美鑒賞力,和純粹主義調性的沉浸藝術體驗之后,提煉出“極簡派藝術”的空間設計語言——大面積暗系留白讓線條和光感成為主角,弧形結構的廣泛分布宛如山水畫徐徐道來,行云流水般的動線折射出對比強烈的情境體驗。
若將高端餐飲看作是一門藝術,這個項目經由設計升級為前衛且意境無窮的美食主題藝術展廳。其中的美食、建筑、空間、音樂都經過反復斟酌、修飾、加工,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食客們面前。讓顧客在美食與藝術相遇中體驗全感官盛宴,也讓大董細致而極致的品牌精髓深入人心。
《中裝》:請問您如何看待“網紅空間”這樣一種現象?因為您的公共空間設計極具視覺沖擊力,非常適合時下的“網紅打卡”。您在空間創作中是否會有意識向這方面有所留意,在設計中留下一些吸引人的“小心機”?
謝培河:引發打卡效應的所謂“網紅”空間,其實是時代和社會語境下整體消費趨勢的一種現實映射,尤其傳遞出年輕群體有別于上一代人的新消費行為模式和內容偏好。就空間而言,主要體現在餐飲、零售、接待等具有公眾屬性的商業項目上;從商業邏輯的角度來看至少它目前也是正向的,為品牌的導流和曝光貢獻不可否認的作用,能夠連接線上流量和線下體驗式業態。
但從時間的邏輯來看這個問題,它又是正負雙向的,如果僅僅追求酷或吸睛的表象,忽視核心的思想和內容,空間就會止步于“網紅”而難以躍升為“常青”。我希望自己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所以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用更好的空間和創意為商業賦能,也用更加慎重的方式選擇合作伙伴和內容。畢竟作品持續的生命力在于設計方、業主方、品牌方的多方合力。
至于設計中吸引人的“小心機”,可以理解為運用獨特性的表達手法,讓大家對這個空間的記憶點有一定程度的加深,營造人和場所的深入社交。我們強調空間的社交性,是因為當獨特性的思想、價值、內容匯聚在一起,能夠激發和孕育多元跨界的碰撞,持續產生新的內容和自發傳播,這就是空間最吸引人的地方。
《中裝》:請您介紹一下目前艾克建筑的團隊。
謝培河:AD 艾克建筑設計(深圳)致力于建筑及室內空間獨特視角的設計與研究,為每個項目打造卓異的視覺藝術。整體團隊擁有突破自我界限的決心、國際化的設計視野和系統化的項目管理策略,堅持以探究性的態度來實踐空間創作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交互關系。
我主張以感性豐富駕馭理性簡約,且自然地融合空間功能與個性。在簡單與復雜的動勢中呈現空間美學,讓人心與空間精神同振共鳴。希望我們的每一個項目都能夠跨越現有的桎梏,成就更加具有創意的空間美學表現。
《中裝》:在您目前為止的設計生涯中,有沒有遇到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對您的設計工作、事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吳·現代潮菜深圳店(組圖)
謝培河: 我的設計工作沒有特別大的起伏,感覺更像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大學畢業進了當時比較優秀的設計團隊,參與了自己想做的項目,比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還有一些星級酒店和寫字樓等。當時帶我的組長對設計的執著一直影響著我。還有當時團隊的幾個人,直到現在也都始終共勉,一直互相鼓勵著前行。所以與其說特殊的事情,不如說是遇到一些對的人,對自己的設計生涯產生正面的影響。
《中裝》: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像您這樣的獨立設計師遇到的困難還是機遇更多?和2020 年之前相比有哪些差別?您對未來2 ~3 年的發展布局是怎樣的?
謝培河:從2020 年世界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了近3年時間。這段時間里,整個大環境其實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實體行業,尤其是我們設計行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在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多不同,很多企業在這種被動的變化中消失了。
但反過來看,這種被動的變化也給之前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里我們飛速發展的行業一個放緩的信號。它讓我們停下腳步審視目前的工作、目前的發展。我認為每一次革命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所以我享受這種危險的信號,甚至有點樂在其中。


2020 年到現在實際上是艾克建筑目前為止發展最好的兩年。這聽起來有點逆流而上,但實際上也是我們前幾年積累的結果。未來談不上布局,我仍舊希望能夠做好每一個項目,參與更多類型的項目設計,讓自己在工作、在設計中更加開心一點,就這么簡單。
《中裝》:您的業余有哪些愛好?對您的設計工作有哪些影響?
謝培河:我是一個比較“無趣”的人,沒有什么其他的愛好。當然也也可能因此對設計能夠更加專注。所以比較慶幸我的愛好就是我的工作,然后它還能支配、供給我的生活,所以我比較享受這樣的“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