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駿如,廖旭茂
(1.廣西機電工程學校,廣西 南寧 530000;2.廣西盈迅通科技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
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普及,在教學課堂中結合計算機技術開展教學的方式也越來越廣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主要內容,而美學素養是現階段核心素養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因此,在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中,不能忽略學生美學素養的培養,提升美學素養不但可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更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堂實際和學生具體情況,將計算機課堂和美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美學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科目,它著重于研究美、美感和藝術美。美學和課堂中其他教學科目類似,有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素養的主要特點是動態的修身養性,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和實踐,獲得一定的積累從而獲得的一種修養和能力,這種素養有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兩種,具有教育、培養、訓練等含義。
美學素養是人們生活中基于美學基礎的一種良好的精神品質,這種品質有利于促進人們更加全方位發展,激發人們主動追求生活中的美的感受和事物。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群體,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在教學中更需要具備良好的美學素養的能力。
不同領域對美學素養的定義不同,為了使美學素養的定義更加清晰明確,本文對其進行了界定,即美學素養是指人們生活中具有的建立于美學基礎上的一種特定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具有靜態的美的特點和動態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師作為一種教書育人的職業,其工作特征要求教師提高美學修養的前提,是學習美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高水平的審美情操,不斷提升教學審美能力,而且還要把審美觀念和美學素養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美學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然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教師的美學素養能力遠遠達不到教育教學的要求[2],很難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實現真正的美育教學,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教師的美學基礎理論知識匱乏。在國內,特別是師范類高校,還沒有將美學課程列入必修課系列,僅作為課堂教學中一個普通的專業課。很多高校只有文學專業教師、藝術專業教師針對性且系統地學習過美學課程,其他專業的老師大多數沒有接觸過美學課程,且學校沒有開設相關的培訓課,更沒有對教師進行美學課程的專業培訓,這就造成了絕大多數的教師對美學課程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教學過程中更是忽略對學生美學素養的引導。如果不及時對教師的美學理論知識進行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也就無法設計適合的美學素養相關教學方案,不能夠主動地向學生傳授具有美學教育的知識,也就無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價值觀。
(2)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缺少美學教學的實踐經驗。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包括基礎學科和自然科學在內的教學科目都需要學生具有理解美學的能力和良好的審美情趣。部分教師,特別是非文學和藝術學科教師,對美學教學的認識過于片面,將美學與課堂教育、教學隔離開來,認為美學與自身教學科目無關,只與文學與藝術學科相關,不主動了解美學素養的設計與實踐。如果教師沒有把美學理論知識同教育教學實際相結合,就很難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其藝術和審美價值,這也是當今社會缺乏大教育家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教師沒有正確地理解美學的重要性。現階段,國內很多高校受到應試教育觀念和傳統教學的影響,許多老師不重視美學教育,忽略美學課程的重要性。從本質上講,素質教育的實現離不開美學課堂,也是老師教學基本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3]。教師的美學素養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學生良好的性格,還能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地研究和運用審美理論,真正實現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美學素養的目標。
現階段的大部分計算機課堂教學,如果讓學生自己動手,則所用的圖片、圖案等裝飾素材很多來源于日本動畫中的血腥、暴力、性感的游戲主人公。由此看出,很多庸俗的社會現象和素材正在影響著年輕一代,很多學生的審美意識也越來越傾向于庸俗。
當前,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很多高校將信息化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學習,教師也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加強學習。新的技術和成果不斷進入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多媒體、互聯網技術密切相關,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將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擴散開來[3]。年輕人對新知識、新技術充滿好奇,對新知識、新思想的接受能力更強,更著重于對新領域的研究,很多學生甚至比老師更早接觸到新領域的新知識,這就要求老師們要加強學習,豐富自身理論知識,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甚至可以“不恥下問”,向優秀的學生學習他們擅長的領域,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興趣的引導,激勵他們學習鉆研更新更深的學術領域。同時,教師在實踐中也能夠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教學能力,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既要掌握本學科、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要掌握新媒體、互聯網信息的傳播趨勢,多方面掌握各領域相關的知識,了解各個階段本學科的發展方向,確保思想與認知能夠跟得上新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因此,計算機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掌握新媒體的應用和動向,以增強教學能力,發揮素養教學應有的作用。“崇禮樂,贊化育”思想在互聯網時代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參考,并從中獲得和理解更多信息。因此,加強自我知識的儲備,可加速審美主體社會化進程,通過這個過程更加能感知到美的存在,更具欣賞美的能力。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青年學生的經驗還不夠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水平還有些不足。因此,在掌握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后,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學習的美好。這樣才能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4],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學會思考和探索。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新領域,主動學習,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啟發。
美學素材不僅僅只出現在文學或者藝術類學科中,在其他學科如數學學科中也存在很多美學素材。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提出:“就數學本身而言,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數學美應是數學中能帶給人愉悅的東西。”日常生活中數學之美無處不在,正如形的對稱等,很多元素都與數學的美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美的教育,提高其審美鑒賞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激發興趣、發掘潛力、激發創新思維,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審美觀念。所以,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現和運用數學美,強調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感受數學教育的美感。
美國在發射“先驅者”號飛船(探測器)時曾向社會各界征集攜帶的禮物,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提議攜帶數學中表示勾股定理的數形圖(圖1),仿佛在告訴我們,宇宙中的一切文明都應該知道它的存在。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些審美材料,引導學生感受到本學科的魅力。

圖1 勾股定理的數形圖
首先,教師要把握學習規律。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學習和理解知識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要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規律。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引導他們廣泛學習知識,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質;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上多鼓勵,挖掘他們的學習特性,引導他們多學習基礎紙質提升個人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因人而異制定教學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僅學習書本上的內容,還要結合生活實際,不斷充實豐富自身能力,全面發展[5]。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信息化、實踐化的掌握,也是使學生接近信息、掌握資源、發揮想象力、激發創新意識、全面掌握知識、增強自身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教學中融入美學的有效方法。
其次,教師要掌握科學發展規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基于知識的發展與積累。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了解掌握學科內容和系統知識的改變,使教學模式不斷更新、不斷優化。而整個教學系統的發展,也是通過從低到高,從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的方式逐步發展。課堂教學順序也要遵循相應學科的自身規律,循序漸進的同時不斷更新優化。不僅要結合教學實際,腳踏實地,也要具有遠見卓識、開拓創新的能力。
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便捷和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加強自身知識儲備,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實踐、有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獲取教學資源,了解學科新知識和發展方向。及時地將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充分向學生展現教學的魅力。
在進行學校教育過程中,要融入文化傳承和人才教育的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又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兩者必須相互協調、互相促進。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便利和優勢,也能體現教學對科學真理的不斷追求和進步。
互聯網基礎課是一門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但要有電腦互聯網的基本知識,而且要學會進行一定的實際操作,因此,學生們有更多的想象力和空間去創造美的作品。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去創造美,部分學生比較擅長電腦操作,但是他們的作品在色彩、構造、創新等方面美感不足。很多學生的審美意識較差,不會通過作品展現美的元素。怎樣引導學生創作出高品質的作品,是計算機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學生想要創作出美的作品需要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傳授和啟發。
具體而言,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大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示作品的美感,多維度、多方面展現美的元素,培養學生的視覺感受,強化學生的美的記憶,激發學生的靈感和美的心理感受。其次,通過觀賞剖析其他優秀作品,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特別是對作品的風格、色彩、布局、動靜搭配等方面進行分析。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著重給學生營造寬松的創作環境,以激發他們的創作樂趣。
每個學生在創造美方面都有一定的潛力,但有時需要提供一定的引導和激勵,從各個角度去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和發現美的能力。
總而言之,計算機課堂教學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美學素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想讓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更有效,需要教師了解掌握美學素養的基礎知識,培養正確的美學觀念,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的優勢,引導學生豐富基礎知識、善于發現美、創造美的優秀作品,從而更好地適應現階段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發展,從而達到更好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真正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實現美學素養的目標,使我國新時代教育獲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