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邦芝 章德林 陳宗瑤 楊齊捷 陳繼宣
摘? 要:本文在考慮到電梯補償鏈實際運動形式的基礎上,建立了電梯補償鏈在運動狀態下的微分方程,并且通過對數值進行求解的方式,了解相較于靜態狀態,補償鏈在加速狀態下會偏移向轎廂或對重側,通過這種研究方式,在明確當前電梯補償鏈安裝方式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分析結果,開展補償鏈的有效安裝,進一步提升電梯安裝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啟發。
關鍵詞:電梯;補償鏈;動態懸掛特性
引言:
為消除電梯上下時轎廂、對重側重量的不平衡變化情況,在電梯設計安裝過程中,人們使用補償鏈對曳引鋼絲繩的重量變化情況加以平衡,這一情況的出現不僅能推動電梯朝著安全、節能、平穩的方向發展,還可以為電梯制造生產以及建筑整體質量安全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電梯補償鏈的結構
補償鏈作為電梯上的一種常見裝置,主要被用于平衡曳引鋼絲繩、隨行電纜的重量,保持電梯運行的穩定性,其配備情況與樓層高度、電梯額定速度、額定荷載等信息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具體來說,當前大部分電梯的補償鏈為鐵鏈,通過U型栓,補償鏈的兩端分別被固定在轎廂與對重底部,若電梯的轎廂位于頂層,那么曳引鋼絲繩主要位于對重側,補償鏈主要位于轎廂側;若電梯的轎廂位于底層,那么曳引鋼絲繩主要位于轎廂側,補償鏈主要位于對重側[1]。
二、電梯補償鏈動態懸掛特性
(一)建立模型
現階段,對電梯補償鏈的動態懸掛鏈特性加以研究,不僅可以有效平衡曳引鋼絲繩兩端的重量,還能為井道部件設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如圖1所示為電梯補償鏈的懸掛示意圖,設補償鏈懸掛的最低點坐標為(0,C),并以此為基準建立補償鏈坐標系,轎廂側補償鏈懸掛點的坐標為(x1,y1),對重側補償鏈懸掛點的坐標為(x2,y2),在計算過程中,忽略電梯、補償鏈振動、變形等問題的影響,取圖1中的任意一段,對其進行微分受力分析[2]。
電梯補償鏈微分受力情況如圖2所示,設微分段補償鏈的張力為T,單位為N;補償鏈的密度為ρ,單位為kg/m;重力加速度為g,單位為m/s2,補償鏈與水平線間的夾角為θ,單位為rad;補償鏈的運行加速度為a,單位為m/s2;dT指的是補償鏈張力的微變化量;dθ指的是補償鏈角度的微變化量;ds指的是補償鏈長度的微變化量。以圖2的受力情況為依據,可以構建該微分段補償鏈的微分動態受力平衡方程:
(二)數值法
在對補償鏈進行分析時,已知左右懸掛吊點的y方向位置分別為y1與y2,補償鏈的總長度為L,補償鏈的密度為,運行加速度為a,左右懸掛吊點的水平距離為Lx,現階段,設s(ds弧段)為整個補償鏈的離散長度,那么這條補償鏈的總段數可以為N=,同時,補償鏈的受力單元的受力圖如圖3所示,此時以圖3為基礎,對公式(3)、(4)、(5)、(6)進行整理,則可以得到差分方程:
對上述差分方程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最低點(0,C)、右側補償鏈特性、y值是否達到右側頂點、左側補償鏈等補償位置的計算。通過不斷開展迭代計算的方式,最終獲得整條補償鏈的每個微分段的具體位置,并以此為基礎,了解整個補償鏈的懸掛特性。
(三)實例分析
某款曳引乘客電梯為保證電梯運行的穩定性,在設計安裝時應用了一根總長度為40.5m、密度為2.98kg/m的補償鏈,并且補償鏈懸掛吊點的水平距離為35cm,電梯的下行加速度是0.5m/s2,當轎廂位置在頂層時,轎廂側補償鏈的高度為38.5m;對重側補償鏈的高度為2.5m;當轎廂位置在中間位置時,轎廂側補償鏈的高度為18.5m;對重側補償鏈的高度為22.5m;當轎廂位置在頂層時,轎廂側補償鏈的高度為2.5m;對重側補償鏈的高度為38.5m。假設該補償鏈的加速度為0,分別用懸鏈線法與數值法對補償鏈的動態位置進行計算,并將計算結果以曲線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發現,這兩種計算方法的曲線圖趨于一致,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兩種方法計算得到的最大水平差異距離約為2mm,這種情況的存在說明在當前電梯工程施工過程中,數值法的應用可以滿足工程建設對于電梯安裝精準度的需要。
結論:總而言之,在當前的電梯設計安裝過程中,對補償鏈的動態懸掛特性進行分析,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清在電梯運轉過程中,補償鏈與電梯井道中其它位置部件之間的關系,在為后續部件安裝提供參照的同時,保證電梯始終能夠保持相對平穩的運動狀態,降低電梯晃動問題出現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馮雙昌,陳杰,沈文浩.電梯補償鏈斷鏈或過度伸長預警裝置的設計[J].機電信息,2021(20):49-50.
[2]傅武軍.電梯補償鏈動態懸掛特性分析[J].機械工程師,2021(05): 42-43+48.2C2BCF93-6A25-4765-87B2-28DD418F2B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