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航空電子系統誕生至今主要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首先為分立式,然后是聯合式,后續為綜合式階段,當前為先進綜合式階段。在機載航電系統發展當前,綜合模塊化航電系統具有顯著先進性。為促進航電系統運行安全和飛行器飛行安全,促進飛行器性能精準檢測和維修,對系統進行結構研究具有必要性。
關鍵詞:航空電子系統;結構研究;檢測;維修
前言:
通過航空電子結構檢修結構研究,有利于提高系統可維護性,促進飛行安全。通過科學研究,對故障進行有效預測、檢測和排除,促進航空電子系統有序發展。作為先進系統結構,綜合模塊化航空電子系統具有顯著的開放性結構特點,綜合應用傳感器預處理技術、射頻技術、光電孔徑技術等,連接構建航空電子網絡(Unified Avionics Network,簡稱UAN),此外還融入大量創新技術和商用貨架產品等。
1航電系統檢修結構研究的必要性
現代網絡系統中,航空電子系統具有媒介作用,飛機平臺利用該媒介接入信息網絡,該航空電子系統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使飛機駕駛員操作難度降低,系統監控和信息分析等均可由系統智能化操作。為此,現代航空電子系統必須具有更高可靠性,適應航空發展需要。相關調查顯示,在飛機故障誘因中超過40%為航空電子系統故障,在針對飛行器進行維護檢修時,航空電子系統維修耗時較長。科學分析系統結構有利于精準預測和檢出故障,提高航空電子系統健康維護質量。利用PHM技術可全面監測航空電子系統,動態監測系統變化,具有顯著智能性特點。通過該類技術應用,可顯著減少監測航電系統耗時,緩解人工壓力,還可減少維修費用,促進經濟效益提升。促進系統運行安全和飛行器飛行安全,提高飛行質量[1]。
2系統功能分配結構
2.1開放式結構分析
在航空電子系統結構設計時,主要是根據飛行任務確定功能需求,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構建時,應明確航空電子系統功能,確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然后總結共性問題,明確管理要點。開放式航空電子系統主要內容有四個特點。首先,該系統使用航電統一網絡。該網絡為光纖傳輸網絡,應用基礎為民用標準,此種網絡的應用優勢是質量較小,頻帶較寬,具有較強抗電磁干擾能力。使用該網絡可顯著降低運營成本,滿足系統寬帶信息傳輸需求。
系統應用綜合核心處理技術,可處理數據和數字信號,同時執行計算性處理任務,上述任務均可通過綜合核心處理區域完成,該結構具有優越的性能,具有較好容錯性,同時可進行高質量信息共享。
座艙人機接口結構部分使用頭盔顯示器與彩色液晶顯示器,具有較高分辨率,通過大圖像呈現態勢信息,為飛行器運行提供準確感知信息。
綜合射頻與電光系統結構整合,形成綜合探測系統模塊結構。在該模塊中,采用軟件無線電技術、開放光電系統等進行前端構建,部件接口規范,此種結構設計開放性較好,有利于檢修,同時建設成本較低。
根據功能劃分,可劃分航電系統為任務管理系統和功能管理系統,對頂層功能進行需求化分解。任務管理系統可進一步劃分為探測模塊、通信模塊、識別模塊和導航模塊等。按照此種分解原則,系統可細化分解為多個獨立功能模塊。通過開放性設計和層次化結構建設,綜合航空電子系統結構得到簡化,層次化劃分可使系統內部功能模塊比較集中。
2.2模塊化結構分析
模塊化航空電子系統可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核心處理系統,其二為非核心處理系統。在核心系統中,分為若干機柜部分,機柜中裝載數個通用功能模塊。在非核心處理系統中,主要分為傳感器設備與數據信號采集設備。系統機柜中分別創建綜合區域,不同綜合區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常見共享模塊包括大容量存儲模塊、電源轉換模塊、圖形處理模塊、網絡支持模塊、信號處理模塊以及數據處理模塊。通過共享上述模塊,不同機柜排列使用。在針對航電系統設計健康管理結構時,應從其模塊特征出發,科學構建綜合系統。
3 PHM系統設計和使用
3.1 PHM系統設計
綜合模塊化航電系統具有典型開放性結構特點,在針對系統進行PHM系統設計時,結構設計也應設計為開放式。在該系統設計時可分為三個核心部分,機上PHM部分,地面支持決策部分,以及機下機上系統接口等。
機上PHM系管理結構進行分層設計,底層是模塊和組件管理器,在飛行器不同分系統監控程序中分布,以傳感器設備、機內測試設備為主。該層級的主要職能是向上一層級傳輸信息,由上一層級分系統管理器接收信息。中間層級主要是分系統,可進行區域推理與處理信號。最高層級是飛行器系統級別,可關聯系統故障信息,對故障進行診斷并且實施隔離。通過該層級可對航天電子系統進行全方位評估,為檢修人員提供可靠信息,指導飛行器駕駛工作,同時將系統健康狀態信息向地面支援中心傳輸[2]。
綜合模塊化航電系統維護方法為兩級維護,分別為地面維護和機載維護。機載實施在線測試與維護作業過程中,應保證對系統功能無干擾。測試、維護作業中,應全面記錄故障,故障記錄中說明時間信息與環境信息。不僅如此,航電設備還應設置地面測試接口,從而對在線檢測結果進行驗證。
3.2航空電子系統運行健康監控
健康狀態監控分為系統健康狀況監控和系統錯誤檢測兩個核心部分,此外還負責篩選系統錯誤、確定錯誤報告。其故障檢測是采用主動方式或被動方式進行軟件故障檢測與硬件故障檢測。操作系統健康監控主要用途是捕獲故障檢測后傳遞故障、錯誤信息,對信息實施綜合處理,然后發送健康監控報告,傳遞診斷信息等。通用系統管理健康監控器負責故障信息收集,這些信息主要來源于操作系統健康監控系統,結合故障嚴重性與故障性質,實施針對性處理。
在現代飛行器中,航空電子系統屬于核心控制系統,任務功能復雜。其檢修系統應進行分布式設計,具有跨平臺系統功能,采用綜合模塊化設計。檢修系統中應實現多對象系統協作,進行模塊化和開放性設計,此外應提升實時監測功能,促進飛行器安全運行。
結論:綜上所述,航空電子系統具有復雜的系統結構,對其結構模塊和分布特點進行研究,有利于優化系統。為促進系統檢修,應科學設計開放性系統,同時與飛行器相關系統進行科學集成,完善健康管理系統,促進系統提高自主式保障功能,降低檢修難度。
參考文獻:
[1]丁明,張書玲,張琛.一種航空電子系統體系結構錯誤行為驗證方法[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9(03):356-362.DOI:10.16152/j.cnki. xdxbzr.2019-03-005.
[2]王凱,陳德軍,范光華等.基于MFC的航空電子系統綜合自動檢測設備客戶端軟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20,28(02):126-130.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20.02.026.
作者簡介:
楚旭(1994年12月—),男,漢族,大學本科畢業,初級職稱,研究方向:航空電子系統檢測與維修。991DFB40-1128-4AFE-8C6A-F00ADABD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