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為 陳德凱
摘 要:針對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教學流程比較復雜,傳統培訓模式未引入模擬教具,教學課時時間比較長,為此提出用于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設計。教具結構由教學平臺和轉換臺兩部分組成,制作材料包括鋁合金、聚四氟乙烯;教具涵蓋柱上更換絕緣子、更換金具、更換設備、導線修補、導線綁扎等配網運行人員需掌握的桿上作業教學功能。經實驗證明,應用設計教具教學課時時間短于傳統培訓模式,適用于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培訓教學。
關鍵詞:配網;作業;模擬;地面;多功能;運維
中圖分類號:TM726.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配網桿上作業是配網運行人員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傳統桿上作業培訓無法在地面練習,培訓師只能通過口頭教學告知學員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風險及注意事項,需要學員在登桿后在高空練習,造成教學效果不佳。反復的登桿練習也消耗了學員大量體力,無法多次練習,也無法專注于作業本身[1]。同時,在不清楚、不熟悉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風險及注意事項的情況下開展桿上作業,也存在很大的人身及設備風險。目前,配電線路培訓基地普遍占地面積大,投入成本高,訓練科目單一,無法覆蓋到所有縣區供電局,培訓課時較長,不利于培訓師開展實訓教學[2]。因此,當前首要任務是完成對安全高效的教學用具開發,以此促進配網運行人員桿上作業技能的提升[3]。為解決傳統配網桿上作業培訓課程中存在的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本文開展用于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設計研究。此教具可以方便學員反復練習,減少培訓課時,調高培訓效率;降低各基層教培基地實訓教學成本,降低建設培訓基地進行教學的成本。
1用于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設計
1.1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結構及材料設計
根據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學需求,此次設計的教具結構主要包括教學平臺和轉換臺兩部分,教學平臺與教具底座連接,平臺左側是一個與多功能桿1:5的比例還原設計的模擬桿,該模擬桿的外形、結構與實際多功能桿完全一致[4]。平臺右側為教學操作平臺,用于教學模擬操作,平臺主要呈長方形,規格大小為800mm×900mm。在教具底座右側設計了轉換臺,轉換臺的作用是用于多功能桿上作業情景轉換,教學涉及的導線、金具以及其他工具都存放在轉換臺內部,根據多功能桿上作業教學需求進行自由轉換,提高教具的靈活性[5]。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材料主要包括鋁合金、聚四氟乙烯,教具的底座是由鋁合金金屬材料制作而成,鋁合金質地較輕,容易搬運和使用,同時也不易氧化和生銹。聚四氟乙烯采用主要用于教具模擬桿制作,該教具在使用操作過程中需要通電,通過該材料的引入能夠進一步防止觸電危險,從而提高教學安全性。
1.2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功能設計
本套教具涵蓋柱上更換絕緣子、更換金具、更換設備、導線修補、導線綁扎等配網運行人員需掌握的桿上作業教學功能。通過在地面多次模擬練習,可以使配網運行人員在培訓過程中熟悉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風險及注意事項,降低桿上作業實訓的風險,提高運行人員實操技能水平,避免因對作業不熟悉導致的桿上作業風險。本教具模型通過地面設置桿上作業場景,按照實際作業需求及作業指導書要求,提供不同工器具及作業指引,便于學員在地面理解、練習、掌握桿上作業流程、標準、危險點及注意事項。同時,摒棄傳統的說教培訓模式,采用模擬實訓模式,互動性強,寓教于樂;基于實際設備在地面模擬相應場景,占地面積小,可開展培訓科目多,便于各家單位開展培訓;基于桿上作業的實際要求,直觀展現作業各流程的標準、危險點及注意事項,方便學員理解、練習及掌握。
2實驗論證分析
按照上文設計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具,使用該教具對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進行教學,教學流程包括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更換絕緣子、更換金具、更換設備、導線修補、導線綁扎。記錄以上各個教學流程課時時間,將其與未引入教具教學模式相比,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此次設計教具開展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教學課時時間比較短,遠遠短于傳統教學模式,因此證明了此次設計的教具適用于配網運維的多功能桿上作業地面模擬教學。
3結束語
本項目旨在制作一套多功能桿上作業模擬教具。本套教具涵蓋柱上更換絕緣子、更換金具、更換設備、導線修補、導線綁扎等配網運行人員需掌握的桿上作業。通過在地面多次模擬練習,可以使配網運行人員在培訓過程中熟悉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風險及注意事項,降低桿上作業實訓的風險,提高運行人員實操技能水平,避免因對作業不熟悉導致的桿上作業風險。在實際應用本文上述提出的模擬教具后主要解決了傳統配網桿上作業無法手把手、面對面教學的問題,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方便配網運行人員熟悉作業流程、作業標準、風險及注意事項,避免學員因對作業不熟悉而導致的人身及設備風險。
參考文獻
[1]陳錦詞. 分布式光伏電源接入對配網運維檢修安全生產作業的影響分析[J]. 機電信息,2020(21):143-144.
[2]陳向暉,黎山平,鄭毅,等. 基于短信平臺的配網運維電子值班軟件設計與應用[J]. 廣西電力,2020,43(04):67-69.
[3]阿布都艾尼·阿布都克力木. 10kV配網運維現狀和管理模式的思考[J]. 中國新通信,2019,21(04):145.
[4]李維,王洪林. 計及建筑物不同位置、高度對雷電回擊電磁場的影響及對配網運維重要性研究[J]. 電瓷避雷器,2019(01):120-125+132.
[5]鄭尚龍. “互聯網+”技術在電力智能配網運維系統中應用[J]. 建材與裝飾,2019(1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