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曉麗 張啟龍 周思同





摘 要:油田淺層區塊已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綜合含水達到80%以上,高含水井的比例逐年增加,CO2吞吐和氮氣泡沫堵水技術作為高含水開發階段重要的增產穩產技術,在油田得到了大規模應用。對二氧化碳吞吐腐蝕認識及防治尤為重要。
關鍵詞:二氧化碳;吞吐;腐蝕機理;防治措施
一、二氧化碳吞吐腐蝕機理
1、CO2腐蝕機理研究
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本身是沒有腐蝕性的,CO2腐蝕是由于CO2溶于水生成碳酸而引起電化學反應,導致管材發生腐蝕。
陰極反應:
2H++2e=H2
pH<4 H+的擴散是控制步驟
4 陽極反應:Fe→Fe2++2e 反應產物:Fe+ H2CO3= Fe CO3+ H2 2、CO2腐蝕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鋼的CO2腐蝕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管材材質、CO2分壓、溫度、介質組成、pH、流速、鋼鐵表面膜和載荷等, 其中CO2分壓、溫度、流速起著主要作用,可導致鋼的多種腐蝕破壞、高的腐蝕速度、嚴重的局部腐蝕、穿孔,甚至發生應力腐蝕開裂等。 ①、腐蝕率與CO2分壓關系 對CO2分壓進行敏感性分析發現,隨著CO2分壓增加,腐蝕速率增大,這是因為分壓越大,溶于水溶液的CO2比例越高,水溶液的pH越低,從而腐蝕加劇。 參考2005年第32卷第5期的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碳鋼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蝕影響因素的研究》一文,二氧化碳分壓對腐蝕速度影響較大,隨著分壓的增加,二氧化碳的腐蝕速度隨之增大。 ②、腐蝕率與溫度關系 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碳鋼在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的腐蝕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碳鋼表面形成致密的腐蝕產物膜時,碳鋼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前者加劇腐蝕,后者則有利于保護膜的形成以減緩腐蝕。 參考2005年第32卷第5期的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碳鋼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蝕影響因素的研究》一文,腐蝕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在60-110℃時腐蝕率達到最高,之后逐步下降。 ③、腐蝕率與流速的關系 流體對管道內壁沖刷,除了使管道承受一定的沖刷力、促進腐蝕反應的物質交換外,還將抑制致密保護膜的形成,影響緩蝕劑作用的發揮,必然會對腐蝕速率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2005年第32卷第5期的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碳鋼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蝕影響因素的研究》一文,腐蝕率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2、腐蝕監測 井筒腐蝕監測手段—井徑成像 多臂成像井徑儀采用陣列型觸點與套管內壁直接接觸,有效獲取套管內壁成像等資料,實現套管腐蝕、變形或金屬損失等測量,通過等距等方位排列觸點,還可降低偏心效應的影響。 3、防治措施 ①井筒防腐蝕應對措施 結合周邊油田的防腐治理情況,參考相關文獻和實驗結果,在腐蝕監測的基礎上,主要是采用了添加緩蝕劑和電化學防護兩種防腐技術。 緩蝕劑防腐技術 由井口向油套環空注入一定量的緩蝕劑,緩蝕劑通過其分子上極性基團的吸附作用,吸附在套管壁和油管外表面。 保護原理: 一是通過改變金屬表面的電荷狀態和界面性質,使金屬表面的能量狀態趨于穩定化,減慢腐蝕速度(能量障礙)。 二是緩蝕劑上的非極性基團,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疏水性保護膜,阻礙著與腐蝕反應有關的電荷或物質的轉移,減低腐蝕速度(移動障礙)。 緩蝕劑防腐技術特點: 緩蝕劑防腐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二氧化碳腐蝕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抑制二氧化碳對鋼鐵材質的腐蝕,而且操作簡單、成本低廉,防護效果較好。 緩蝕劑的防護效果具有選擇性,要根據腐蝕體系選擇相適應的緩蝕劑。 為了保證緩蝕劑使用效率,應對油井的防護效果進行跟蹤評價,根據油井液量的變化,及時調整緩蝕劑用量。 緩蝕劑防腐技術效果 開展緩蝕劑篩選評價和加藥濃度的室內實驗,評價出緩蝕劑濃度達到200ppm時,緩蝕率可達到80%,并且隨著濃度增加,緩蝕率趨于平穩。 陰極保護技術 保護原理 原電池原理,利用兩種電極金屬性不同,產生電勢差,通過犧牲鋁等活性金屬陽極,保護井下管柱 ②、桿管腐蝕應對措施 現場主要是在井下生產管柱上加裝防腐阻垢管和抽油桿防腐器,對油管內壁和抽油桿進行防腐。防腐管柱主要成分為鋁、鋅等較為活潑的金屬材料,它們的電極電位遠低于油套管的鋼鐵金屬,起到陰極保護作用。 同時鋁、鋅等金屬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大面積的氫氧化物,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在管壁上形成一層均勻的薄膜,進一步阻止CO2對管壁腐蝕 ③、泵腐蝕應對措施——采用固定閥可拔式抽油泵 該泵采用雙泵筒、雙柱塞、雙閥爾結構,通過改變產品結構、調整關鍵零部件材料、優化零部件加工處理工藝,具有結構合理,安全環保節能,防砂、防腐蝕、防氣鎖、除蠟效果好,抽吸油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該泵泵筒內表面采用鍍鉻工藝,柱塞采用噴焊鎳基合金工藝,泵內其它組件均采取了防腐蝕處理,整機工作部分具有良好的防腐蝕功能。 該泵由于結構特殊,可實現正洗井也可以反洗井。在注氣和二氧化碳吞吐中,該泵可同時實現正注和快速帶壓組抽功能,這是其它桿式抽油泵難以實現的。 利用液力反饋的抽吸原理,提高了抽油泵整機抽吸功能。可以實現不提管柱,更換柱塞總成及固定閥總成。 該泵提管作業時,僅需把柱塞提至泵上即可完成泄油,避免造成地面井場污染,屬于清潔環保產品。 因該泵不需使用泄油器,僅把上柱塞提出泵上1.8米,即可泵上、泵下管柱連通,可解決作業區使用內襯油管的油井因油管內變徑,常規泄油器無法使用的難題。 經過試驗和批量使用,該泵對出砂、防卡效果突出,正常情況下,泵效比常規泵提高30%以上,下井使用時間比常規泵提高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