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紀 付鵬 朱飛宇


摘 要:本文對傳統PID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進行具體研究,首先對二者的控制方式以及工作原理進行了分析,并對控制對象的具體模型以及電路元素進行了設計,最后,對控制系統在Simulink仿真平臺進行仿真分析,搭建整體控制系統,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了就控制結果來看,模糊PID控制比傳統PID好的結論。
關鍵詞:傳統PID;模糊PID;Simulink仿真
1 引言
現如今,由于世界各國的需求越來越大,價值也在不斷提高,LLC諧振變換器開始進入一些相關技術人員的研究視線范圍內。
在如今的自動控制技術高速發展時期,伴隨著自動控制技術中反饋概念的提出和研究,自動控制技術再次迎來了飛躍發展。其中,反饋理論主要包含三個關鍵要素,分別為精確測量、合理比較以及快速執行。而反饋主要便是通過實時輸出與設定變量進行比較,得到誤差值作為反饋變量,然后系統才能夠得以糾正。
在反饋控制算法中,PID算法的應用范圍最廣,而且其參數“Kp、Ki、Kd”比較容易調整,并且可以根據不斷的試驗,一步步的進行調參,比較方便。而模糊控制是借鑒參考并利用了模糊數學中的一些理論,通過模糊和解模糊的步驟,對PID參數進行自行調整,使得控制更加的精確和快捷。
本文自行設計了控制系統,對于同一個控制對象,分別利用普通PID和模糊PID對系統進行仿真、得到仿真結果,最后對得到的仿真結果進行比較,得到結論。
2 基本原理
在普通PID控制器中, 包含三個主要參數(比例環節kp、積分環節ki、微分環節kd),其中,kp為比例增益;ki為積分增益;kd為微分增益。在設計控制器的過程中,主要問題便是不停地調整PID參數,以滿足所設計的控制系統的參數要求,從而,使的我們所選定的被控對象有更優良的動態響應和靜態響應。而模糊PID則是通過所制定的模糊規則,把輸入參數和輸出量模糊化、解模糊,完成對kp、ki、kd的動態調整,實現更快速地完成對系統的調整。這兩種控制方式的Simulink仿真模型如圖2-1所示,圖中上半部分為模糊PID模型,下半部分為傳統PID模型。
3 被控對象的選擇以及控制結構設計
本文選擇高頻高壓電源作為電路輸入,輸入一般為市電(380V交流電),輸入端加設三相交流電抗器,用來降低主電源諧波、吸收電網的浪涌和峰值電流。并且可以保護電路中的其它電力電子元件、改善功率因數。
并且,在高頻高壓電源前端的整流電路中,讓每個二極管都并聯著電阻和電容,組成串聯回路,RC阻容串聯后可以組成吸收回路,起到抑制反向峰值電壓(浪涌電壓)的作用。在電氣工程上稱這個回路的作用為阻容吸收作用。
最后在整流電路的中間部分加上了濾波電容(C),其主要作用是儲能濾波:當整流輸出端電壓為最大值時,在為負載供電的同時,還為其充電;當交流電換向時,整流輸出端電壓由最大值向最小轉變,此時,電容里儲存的電能向負載供電,如此反復,把脈動直流電變為相對平滑的直流電。
之后是LLC諧振變換器,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高壓的交流電,再經過高壓硅堆整流電路,變為高頻高壓的直流電,完成對輸入市電的轉換,其在MATLAB的Simulink仿真中搭建的控制模型如圖3-1所示。
4 仿真結果及結論
利用MATLAB的SIMULINK 仿真工具,分別用PID控制法和模糊PID控制法對對象進行了仿真,通過對圖4-1中兩條曲線的比較,得出了一些結論。
首先是藍色線(PID控制結果),在調節過程中,PID控制法所選用的各個環節的參數比較容易調得,但是調節時間稍長。然后是紅色線(模糊PID控制法),其所選用的各個環節的參數比較難以調得,不容易達到預計值。但是模糊控制法易去掉超調、調節時間較短。
綜上所述,模糊PID控制的時間比PID調節略微短些。雖然選用PID控制法較為簡單,其所需參數也相較比較容易調得,但就控制結果來看,還是模糊PID控制比較好。
參考文獻
[1]賀剛,蔡曉華,白陽,祝露,王德成,侯云濤.基于模糊PID的犢牛代乳粉奶液溫度控制技術[J/OL].農業機械學報:1-12[2022-02-16]
[2]宿剛,劉浩,喬君豐,鄭偉,李德輝,石景龍.適用于溫度系統的預測自適應PID控制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22,40(01):1-6.
[3]尹燕莉,黃學江,潘小亮,王利團,詹森,張鑫新.基于PID與Q-Learning的混合動力汽車隊列分層控制[J/OL].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1-11 [2022-02-16].
[4]王思孝,趙文軍,張浩,高永,李普森.基于微分跟蹤器的共軸反槳無人機串級TD-PID控制算法[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21,55(12):2359- 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