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船用設備中吊運機械臂在海浪影響下不夠穩(wěn)定,為保障其正常使用,需要對其所處工況和運動補償控制進行研究。本文研究了船舶運動工況的具體模型,以各坐標系齊次變換矩陣等方法,給出吊運機械臂末點位置運動補償控制算法,為同類研究提供可借鑒的參考內(nèi)容。
關鍵詞:船用設備;吊運機械臂;工況;運動補償控制
引言
船用設備中吊運機械臂的穩(wěn)定運行對于保障海上運輸起到重要作用,在海浪影響下,其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故需要對其所處工況和運動補償控制開展研究。本文以船舶運動工況研究入手,給出計算工況的具體模型,通過建立各坐標系,以齊次變換矩陣導出吊運機械臂末點位置變換公式,求出其運動補償控制算法,最后通過Matlab仿真驗證運動補償控制方法。
1船舶運動工況研究
1.1海浪環(huán)境下船舶的運動
1.1.1海浪波基本理論
海浪按照波形的廣義模擬基本可以看做是從單一方向傳傳來的不規(guī)則類型波,不斷的在船底形成擾動,在波形上船體高度不斷的變化。學術上稱該波為長峰波[1]。按照頻率與相位隨機結(jié)合,采用經(jīng)典海浪線性模型長波峰公式為:
式(1.4)即可期初某頻率下的諧波幅值,在0-2π之間的隨即數(shù)定成各個諧波的初始相位,則可推算出 的各個值,通過線性疊加就獲取了任意時間下的起伏高度的值。
1.1.2船體坐標系
本文按照慣性坐標系和隨體坐標系雙坐標系來表征船體運動,如圖1-2所示,在以慣性坐標系為準進行計算時,適合采用牛頓運動定律來分析;采用隨體坐標系時,其坐標原點在水線和船體中點的交匯處,與船體的慣性主軸重合,因其以船體為基準點,故與慣性坐標系對比,隨體坐標系是動態(tài)變化的[1]。
船舶在海浪中按照常用的六個自由度方向運動,各個指標見表所示,其中x,y,z分別表征船舶在其坐標系方向上的位移,它們的導數(shù)u,v,w表示其坐標系方向上的速度。 各是代表船舶繞坐標軸旋轉(zhuǎn)的角度,其導數(shù)各自代表繞坐標軸旋轉(zhuǎn)的角速度。
是船舶在隨體坐標系下外力計算公式,
是船舶在隨體坐標系下的力矩公式。
至此船體工況的數(shù)學模型創(chuàng)建完畢,可以通過改變其中變量的數(shù)值,模擬出船體工況的變化,可以用在仿真研究或者船舶運行研究中。
2吊運機械臂末端運動補償控制研究
2.1構(gòu)建全局坐標系
按照一般常用的吊臂型號,本文假設吊運機械臂是具有六個自由度,其中全局世界坐標系{bg}在假定在船下的錨定位置,為了計算簡便假設在船體正下方的投影底面中心,{bn}為船底中心初始中心的坐標系,{bb}是運動時船體中心的坐標系。{bg}和{bn}是分別用來研究船體剛體與吊運機械臂的相對運動。另外采用{br}是研究吊運機械臂的基礎坐標系,{bt}則用來描述吊運機械臂末端坐標系,依靠齊次變換來分析坐標系之間的相對運動,如表1-2所示。
圖形分析吊運機械臂XYZ坐標值完全不受海浪影響,穩(wěn)定在初始值,而沒有運動補償?shù)臋C械臂末端位置持續(xù)的被擾動,故本文運動補償算法較為合理。
總結(jié)
通過以數(shù)學模型研究海浪,能夠計算出船體工況的具體量化情況,結(jié)合各坐標系的變化和角度關系,通過激勵模型和齊次變換矩陣求解,最終得出吊運機械臂末點位置計算公式,通過仿真模擬,證明該方法較為可靠。
參考文獻:
[1]王盼.起重船海浪擾動及補償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瑋杰(1991-),男,漢族,陜西寶雞,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畢業(yè)于重慶科技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現(xiàn)主要從事海洋鉆井相關工作。89F7C35A-2250-4E17-A97C-FAAE7E3F7A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