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建明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我國水田耕作機械一直以手扶拖拉機為主,由于手扶拖拉機馬力不足,耕作的深度不足,作業效率低,機手操作勞動強度大。近幾年逐漸被中型輪式拖拉機取代。采用四輪驅動式拖拉機耕作質量和作業效率以及水田通過性都能滿足要求,但因自身重量大,輪胎接地壓力大,對田底層的損傷較大。因水田底層的破壞嚴重影響水稻插秧機等其他機械作業和應用。另外,丘陵和山區田塊小,落差大,輪拖田間轉運較為困難,這也影響了輪拖的使用和推廣。
目前我國農業領域正朝著規模化種植、農場化工作方向發展,對農業耕作機械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以往農耕期間主要應用拖拉機配合掛旋耕地等方式進行機械作業,不僅難以獲得理想的耕地效果,還會使地壓增加,整體作業效率也較低,同時機械在作業中易陷入田間,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插秧或播種,從而使糧食產量下降。履帶自走式旋耕機作為一種新型農耕機械,目前在北京、廣東、湖北、江蘇等省市已進行試驗示范,表現出良好的耕作應用效果。所以,各地區要積極采取有效策略進一步推廣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相關機械功能作用發揮下促進我國農業發展。
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應用中同步配備有起壟、開溝、施肥等裝置,設備驅動之后可一次性進行多個作業,包括施肥、播種、畦壟、開溝、旋耕等,對多工序實現復合型作業,可大幅節約耕種時間,明顯提高耕種效率。在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過程中,起壟開溝期間可通過一次機械化作業產生多道犁耙耕作效果,機械使用中只需換裝相應工序所需刀片或機具,就可展開不同工序作業。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應用于旱地中,無須行使動力即可自行獨立運作,高效耕種,操作便捷,具有一機多用特點,屬于典型的自走式一體機,功能強大。
在耕作期間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無須使用拖拉機施加外動力,通過這一整機就可實現耕作。該機械重量較輕,體積較小,可防止對田間土壤施加較大壓力,機械以橡膠履帶為行走裝置,可和田地增加接觸范圍,使農田平均受力,明顯降低田地所受到的傷害,不僅可穩定耕作,達到預期耕作深度,還可對田地耕作層加以保護,使耕作疏土效果得到改善,有效彌補傳統農機在水田中應用的先天性能不足的缺陷,其在旱地工作中優勢更加突出。
因為履帶自走式旋耕機使用的是橡膠履帶,可使接地壓力下降,即便在水田耕作環節應用也不會陷入硬泥層,而在旱地耕作期間因配置有平衡架結構,可更均勻地著力行走。運用此機械耕作之后,田間不會被軋出深溝,也不會破壞農田泥腳深度,確保耕深適宜,可規避田地下陷問題。應用在旱耕環節,可更均勻地粉碎土塊;應用在水耕當中,能使泥爛漿足,確保雜草植被充分淹沒在泥中。應用該機械耕作之后,地表有良好的平整性,無須借助其他平整機具再次展開平整作業,以防耕作機械重復傷害耕地。在相同耕地面積條件下,和其他農耕機械相比,此機械保持著更低的能耗,有助于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目前廣東、湖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市已經開始通過試驗示范形式推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如某地農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相關研發與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在當地積極組織現場會和培訓班,按照自愿參與原則,優選技術能力強、有影響力、參與積極性高的水稻種植戶合作展開試驗示范。機械生產企業為農戶配備試驗示范裝備,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戶展開設備安裝、調試、維護、使用等培訓。當地農機推廣站針對考核田和對比田做好考核準備,各地示范戶的作業面積不低于100畝,通過試驗驗證進一步體現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的優勢,促進機械推廣。完成試驗后,組織專門人員通過科學方法測定機插秧產量及效率、機械故障及油耗、耕深、平整度、泥腳深度等,同步分析作業效果及質量和機械運行情況等。在試驗成功后,當地及時組織交流會,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在重點區域有序推廣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不斷擴大應用范圍。試驗示范推廣方式因為所選的地塊基礎條件優良,一般可獲得較突出的試驗效果,有助于向其他地區輻射推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

圖一 型號1gz-120履帶自走式旋耕機
為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提高農民應用該機械的積極性,可借助春耕契機加強現場示范推廣,具體就是在各地區的農田種植區域現場演示與推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通過現場驗證該機械在水田泥腳層保護、耕田平整度以及耕作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使農戶親眼見證應用該機械的結果和效果,進一步調動農戶購機動機與意向。某地區通過現場示范方式推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示范后一年內該機械銷量是同類機具銷量三倍,證明現場示范推廣方式能夠取得良好的推廣應用效果。
近年來,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相關技術進一步完善,所研發的新機型可應用在傳統大型機械很難進入的地塊中,比如果園、坡地、葡萄地、大棚等,為旋耕機進一步推廣與應用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相關機型可實現多種作業同步開展,還提供了遙控操作、手動操作兩種方式。電啟動的履帶旋耕機經電控、遙控兩通道控制操縱系統,能夠配置多種機具,作用于噴藥、施肥、除草、開溝、旋耕等多個作業環節。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經過不斷改進與優化,其動力裝置更加標準,目前很多設備的機身上都設有防護罩,機械應用中更具安全性。通過在農耕現場演示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的應用優勢,可讓更多農戶直觀了解相關技術適用范圍廣、技術性能高等特點。在現場示范推廣應用后,相關地區要及時擴大現場示范范圍,加大材料宣傳力度,使更多農戶應用該旋耕機,并使各項農耕作業工序不斷提高機械化水平。

圖二 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田間作業
首先,各地區在組織試驗示范或現場示范活動后,為進一步調動農戶購機及機械應用積極性,當地政府要適時通過購機補貼方式促使農民提高購機積極性。比如遼寧、廣東、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市都為1200mm及以上的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制定了一系列補貼政策,通過政策實施,市場對該農機表現出良好的反饋效果。
其次,各省市要在針對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提供農機補貼支持基礎上,根據當地耕地情況進一步明確該機械在耕地中的適用范圍,同步在相應區域內針對目標農戶加大宣傳力度,并增加現場示范頻次、范圍,使農民更全面、及時地了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應用優勢。各省市還可專門劃定一片區域,將其視作保護性耕地,特別是一些省市以水田耕作為主,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清晰劃定保護耕地范圍,在相應范圍內有序地通過資料宣傳、現場示范、農機培訓、加大補貼力度等方式向農戶推廣履帶自走式旋耕機,使其從傳統的手扶配套旋耕機或輪拖作業形式發展為新型旋耕機作業方式,促進耕地可持續發展。另外,各地農機推廣站要和當地農戶以及農機合作社加強交流與溝通,充分了解農戶以及農機合作社對農耕機械提出的需求,增強機械提供保證力度,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在維護農機合作社經濟效益基礎上為農戶爭取更多福利。
最后,各地區要對農戶加大幫扶力度。為使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進一步提升推廣應用效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更有力地吸引農民關注相關機械。在推廣初期展開實驗示范期間,要及時為有初步購機意向或對該農機有一定認識的農戶提供一定幫扶支持,在點面結合基礎上使農戶對這一農機適用范圍、使用方法、應用效果等有更深刻的認識,引導農戶積極參加相關培訓活動,通過查閱資料和傾聽技術人員的介紹,充分了解該農機的作用。除此以外,各地區相關部門要組織一系列農戶培訓活動,為現場示范以及農機補貼等推廣方式提供輔助支持,還可以試用形式不斷擴大推廣范圍和力度,使農民通過親身實踐真正感受該農機的優勢,增加購機積極性。
在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過程中,可通過配置多種機具或經過簡單改裝發揮多種用途。比如在該機械應用中可在收割機完成水稻收割任務后把水稻直接運出田地,還可應用在旱田收獲過程中代替人工進行糧食運輸作業,也可應用在泥沙地面發揮運輸功能。為進一步推廣與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需要相關研發企業對該機械加大研發力度,重點研制更多配套機具,優化裝配操作,結合各地區不同的工作條件設計多類機具,比如可增加果園作業中所需的采摘、噴藥、修剪等配套機具,也可結合水田地勢、土壤、泥性等改進設計,使機械作業更加穩定,更高效地開展除草、施肥、起壟、開溝、旋耕等作業。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推廣應用過程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該機械的使用壽命,因為該機械時常會應用在水中作業環境,底盤輪系要長期浸沒在泥水當中,使底盤輪系壽命縮短。對此,需要積極應用輪系密封等相關技術優化設計,合理增設防泥水浸泡裝置,進一步延長底盤輪系使用壽命及應用可靠性。除此以外,要對該機械的傳動齒輪箱進一步改進與優化,對箱體結構做出調整,使箱體可更有效地抵抗外界低頻振動,保證機械運行更加可靠與穩定。
在農業機械領域,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具有突出的技術性和實用性優勢,多個地區經過試驗示范、現場示范,證明該機械在應用中可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使土壤更加平整,具有較高植被覆蓋率與碎土率,機械經過簡單改裝可在多個作業環節發揮作用,還可保護耕地,有助于促進耕田的可持續發展。經過技術優化,還能應用在大棚、果園、旱地、水田等農業作業環節。所以,各地政府部門要積極制定各種支持政策,以更有效地推廣和應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機械功能作用發揮下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