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建設較早,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目前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以下簡稱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分中心為學科牽頭單位,由基礎醫學院、宣武醫院、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附屬復興醫院、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豐臺教學醫院、石景山教學醫院、潞河教學醫院、密云教學醫院、大興教學醫院、平谷教學醫院、良鄉教學醫院、懷柔教學醫院等29家單位的消化學科組成,是集教學、臨床、科研為一體的消化病學的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重點學科。
消化病學系以消化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治療、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消化系癌前疾病的診斷、癌變機制及干預研究、腦-腸軸相關疾病診治為學科建設特色。學系年門急診量近30萬余人次,約占首都地區門急診量的1/5,床位數占在京地區三級甲等醫院的1/5,年收治患者達1.5萬人以上,消化內鏡每年診斷35萬余人次,內鏡治療3萬余人次,其中20%~30%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病例,為保障首都地區乃至全國的安定與和諧,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學系堅持臨床與科研并重,組建了優秀的研究隊伍,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學系近5年共獲批各級課題24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達34 000余萬元,發表論文1 200余篇,累計影響因子達977。培養研究生300余名。學系通過“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友誼’消化直通車萬里行”、“手把手”高級消化內鏡醫師大講堂等活動,提高成員單位的臨床診療水平。2014年10月,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現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總后勤部衛生部聯合認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學系成員單位為中心網絡單位。2018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作為牽頭單位成立了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消化內科學科協同發展中心,2020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鏡中心被評為全球最佳內鏡中心。繼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后2021年獲批成立了消化診療技術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近年來,中心不斷完善“一體兩翼”的組織管理模式,搭建多層次、輻射全國的臨床研究協同網絡,穩步推進多項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規范指南并將適宜技術推廣至全國100余家基層醫療單位,為提高消化疾病臨床診治水平、創新和轉化能力、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和技術普及做出重要貢獻。
未來消化病學系將繼續緊密圍繞研究方向,以學科建設為基礎,堅持醫教研并重的原則,實現學科高水平的學術發展,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集教育培訓、醫療救治、科學研究、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具有廣泛國際交流平臺的消化病綜合診治培訓基地和臨床診治研究中心。同時學系也將加強各成員單位間橫向聯系,深入消化系統疾病的研究,爭創高水平科研成果,爭取科研與臨床齊飛,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提升學科內涵,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先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