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將勞力勞心相融合,構建全新勞動教育體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形態,也是對傳統勞動教育理念進行合理揚棄與傳承的育人模式。為推動勞動教育與全面育人有機融合,需要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實踐優勢,鼓勵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充分發展個人才能、切實感受勞動趣味,生成“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積極認識。
傳統基礎教育偏重知識學科教育,忽略勞動實踐,出現了學生勞動技能下降、勞動體驗匱乏和勞動素養缺失等現實問題,影響了勞動實踐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將勞力與勞心相結合,將體力與腦力有機融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精神,孕育完整的勞動品質。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通過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構建新的勞動教育形態,激活學生的勞動記憶,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生動體驗過程中,成長為熱愛勞動、創造勞動的公民。
勞力勞心,建設勞動教育新樣態,是實現育人育才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重塑育人導向,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的客觀呈現。以勞力勞心為核心,構建勞動教育新樣態,具有以下價值:其一,建設勞動教育新樣態是落實全面育人理念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五育并舉”的核心要求。在新的育人場景下,通過構建勞力、勞心有機協同的教育樣態,重點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不竭動力。其二,建設勞動教育新樣態是實現學生全面成長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發現自我價值的關鍵載體。通過開展勞力勞心并舉的新樣態勞動教育,有助于學生在愛勞動、會勞動進程中,發現自我、成就自我,探尋促進自我全面成長的內在邏輯。其三,建設勞動教育新樣態是深化育人體系改革,著力破解育人難題的現實訴求,也是調整育人模式的關鍵舉措。通過開展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形成關鍵能力和必要品格,并向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
勞動教育是基于學生全面、自由發展的全新育人形態,其中既需要培養學生學習、掌握相關勞動技能,也需要回歸現實生活,更好發揮勞動教育的實踐優勢,全面深化“五育并舉”。首先,要堅持從培育學生的勞動興趣出發,構建學生樂于參與的勞動課程。以學生全面成長為目標,通過構建創意勞動、勞動生活和勞動技能等三大課程群,引導學生總結、汲取勞動實踐經驗,實現從單一課堂育人向開放育人、從書本知識育人向生活育人的全面升級。其次,要注重從多元場景協同育人入手,通過以“大勞動教育觀”為核心,整合勞動習慣、勞動技能和勞動體驗等多元場景,融合不同學段,深化家校聯動,切實發揮家庭勞動教育的獨特優勢。最后,要做好勞動教育的質量督導與評價工作。通過發布勞動教育指導方案,不斷創新勞動教育手段,擴大勞動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推動勞動教育實現常態化、系統化發展。
以勞力勞心為核心的勞動教育課程,是“手腦并重”的課程形態,也是以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為基礎,推動教育真正回歸生活的重要體現。在新的育人場景下,通過以勞力勞心的勞動教育為載體,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為重點,將啟智、育美、鑄魂融入其中,使學生充分體會勞動趣味,更好地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
(宋行軍)5E907EDF-01B4-44F1-9963-7DF04DC7DE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