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婭
摘 要:闡述情景式閱讀的內涵,以及圖書館利用情景式閱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總結開展情景式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并提出5項利用情景式閱讀助推圖書館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情景式閱讀;圖書館;黨史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全國圖書館界開展了如火如荼的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多元的學習方式和手段,激發廣大黨員同志和讀者的學習熱情。情景式閱讀就是這樣一種方式,它能將黨的光榮歷史準確、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廣大讀者,幫助讀者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真正做到“鑒往事,知來者”。
一、情景式閱讀的內涵和特征
情景式閱讀,也叫場景式閱讀,來源于教育領域的情景式教學。它原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情景模擬再現或者還原了生活中的某個場景,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知“此情此景”,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更容易理解教材的一種教學模式。而這里情景式閱讀就是有計劃地將讀者的閱讀引入事先設計好的虛擬或現實場景,把書本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創造,使參與者沉浸在這個場景中,從而建立起與歷史的聯系與情感,獲得情景交融式的閱讀體驗。
情景式閱讀更加注重參與者對閱讀以及“此情此景”的體驗。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真實感。情景式閱讀通過場景設計或者技術應用還原了歷史、生活或書本中的某一場景,讓讀者能夠沉浸于此情此景中,通過自身的聽覺、嗅覺、視覺、觸覺,將經歷內化為個人知識和閱讀體驗,從而讓閱讀也變得更加立體和真實。(2)交互性。情景式閱讀過程中,讀者不僅要與活動場景、閱讀內容進行交互,還需要與其他參與者、活動組織者等進行互動、溝通和交流,反饋活動情況,從而保障閱讀活動的正常開展。(3)形式多樣。由于閱讀內容的多樣導致情景式閱讀的開展形式也變得更加多元。除了常見的講座、朗誦、展覽、配音、角色扮演等形式外,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引入為情景式閱讀注入了新鮮血液,VR體驗、3D體驗等形式更受現代人青睞。(4)可創造性。讀者進行情景式閱讀時,并非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理解、內化并進行適當的創造,然后演繹到具體的情景當中,參與者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可得到積極發揮,閱讀興趣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
二、圖書館利用情景式閱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真實反映我黨的奮斗歷程,再現黨的光榮歷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通過空間設計和模擬,能夠清晰再現我黨百年奮斗的光榮歷程,將往昔崢嶸歲月真實展現在讀者面前,讀者的感受將會更加真切。通過圖書專架的開辟,專題講座、展覽的開展,影視作品的播放,情景表演等方式進行的黨史學習和教育,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將讀者帶入特定情境,經受精神的洗禮。
2.有利于引導讀者科學認識黨史、學習黨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通過情景式閱讀進行黨史學習和教育,不但能夠幫助我們揭示黨的發展邏輯和規律,引導讀者科學對待我黨的奮斗歷史,還有助于抵制和批判那些刻意歪曲、解構歷史、抹黑中華民族的勾當,幫助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黨史觀。
3.有利于增強讀者的參與感與歸屬感。由讀者全程參與的情景式閱讀,充分發揮了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其莊重嚴肅的場景、交互性的閱讀方式、處處以讀者為主體的閱讀理念,更將學習的初心貫穿始終,也能讓讀者瞬間身臨其境,從而使黨史學習教育變得更有歸屬感,更有參與感。
4.有利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借助具體情景來開展黨史學習和教育,將最大程度關注讀者的切身感受以及個性發展。通過角色扮演、配音、觀影、觀展、觀演,以及借助VR和直播等新媒體技術,情景式閱讀不但改變了以往刻板的學習方式,讓學習和閱讀變得生動有趣,還能讓讀者迅速融入閱讀內容中,加深其對黨史的理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參與的熱情。
三、利用情景式閱讀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
利用情景式閱讀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常常需要調動參與者的五官以及心理的真實感受,通過聽、說、讀、寫、唱、看、演以及虛擬體驗等方式,根據讀者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齡、對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等,分層次分類別地開展閱讀活動。
1.聽。很多黨史學習材料和讀本往往蘊含大量的理論知識,而對于那些對閱讀困難,認知還達不到一定水平的讀者來說,親自研讀、自學黨史材料、理解黨的奮斗歷史有一定困難。此時,圖書館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特色空間,如報告廳、劇場等調動讀者的聽覺器官,通過帶領讀者聆聽名師解析黨史、聽先輩訴說奮斗故事、聽紅歌紅曲以及先進事跡報告等等方式,將黨的奮斗歷程輕松傳播入耳,實現讀者情感的共鳴和升華。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黨史學習微平臺,能打破場地的限制,讓讀者隨時隨地想學就學,想聽就聽,讓黨史學習陪伴讀者生活學習的每一天。
無錫揚名文創圖書館通過邀請老黨員到館為讀者講述西柏坡的悠久歷史和共產黨戰爭故事等形式,共同追溯紅色印記,增強廣大讀者愛黨愛國、學史明理、學史增信的意識。平涼市圖書館于2021年6月推出的“紅色數字閱讀平臺”,通過有聲閱讀、數字閱讀、視頻展播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群眾重溫光輝歷程,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
2.說。知識的積累不光靠個人的閱讀,還需要將內化的知識外化出來。圖書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一方面可以邀請老黨員老前輩到館講述紅色故事,重溫入黨記憶,一方面,可以組織讀者參與黨史演講比賽,尋找地方優秀人物事跡,以方言講述英雄故事,汲取先輩的力量,抒發自身的愛國情懷。
增城圖書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了“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主題演講系列活動,通過講述一個個“紅色故事”,帶領大家了解歷史,重溫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
3.讀。為了將黨史學深學透,原著、經典的誦讀必不可少。圖書館可以精心挑選紅色書籍,在館內設置黨史閱讀專架;配備朗讀亭,收集讀者對黨的“情話”;組建朗誦興趣小組,舉辦朗誦比賽等等,多途徑誦讀黨史,傳播紅色聲音,領悟入黨初心。7A49B570-D97A-43E1-9482-EE8A66FC3087
蘇州職業大學圖書館在迎接建黨100周年期間,結合該校資源優勢,把圖書館悅·空間打造為集黨史教育、學習、展示、研討、交流為一體的“紅色書房”,精挑館藏紅色書籍3000余冊,按照紅船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十大主題設置專題書架,并與附近社區簽署融合共建暨流動紅色書展協議,定期將紅色學習資源流動到社區及共建單位,以紅色閱讀引領黨建工作的深入,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走實、走深、走心。
4.寫。展示黨史學習成果和收獲,也是將黨史學習內化于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撰寫紅色主題征文、學習心得,書寫紅色經典詩詞,制作黨史手抄報,寄語家鄉與祖國,繪畫美好未來等方式,讀者們可以在創作中加深對黨史的領悟,在學習中成長和奮進,從而激發愛黨、愛國的巨大熱情。
海安市圖書館開展的“閱紅色書籍·悟紅色精神”讀書征文活動,引導廣大市民在閱讀紅色書籍的過程中,感悟紅色精神,追尋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5.唱。在黨史學習過程中,將不同時代的紅色經典歌曲與知識點進行串聯,用讀者喜聞樂見的紅歌、順口溜,自編的小調、小曲對其進行傳唱和演繹,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得到一定發揮。這種創新的學習方式,不但傳遞了黨的思想,還能充分調動群眾的情緒,確保黨史唱得好,傳得遠,深入人心。
廣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開展的“學黨史·唱紅歌·頌黨恩”活動,通過一首首紅歌,歌唱祖國,贊美祖國,以歌聲啟迪黨員們的紅色記憶,激勵黨員堅守好、踐行好初心和使命,拼搏向上,奮發有為。
6.看。黨的光榮歷史,也是共產黨人的奮斗史。近年來,不少先輩的英雄事跡和紅色回憶都被廣大文藝工作者搬上熒幕或舞臺。圖書館作為公民學習的陣地,一方面可以將服務“請進來”,邀請文化中心、社團以及劇院到館為讀者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藝演出,讓讀者近距離感受黨的光輝歷史;另一方面也可帶讀者“走出去”,帶領廣大讀者到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紅色革命根據地等地看紅色故事,尋找紅色回憶,在實踐中汲取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辦的“聆聽黨史故事 追尋紅色足跡”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參觀農講所舊址,觀看珍貴歷史文物展,聆聽先輩奮斗故事講解等多種形式,讓廣大黨員同志深入了解了紅色黨史,銘記黨的崢嶸歲月。
7.演。將黨史學習融入舞蹈、朗誦、表演等文藝元素,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劇等形式,開展沉浸式黨史演出,不但可以真實還原歷史事件和氛圍,讓表演者和觀看者同時接受黨史的熏陶和洗禮;還能夠以“演”帶“學”,將表演者的真情實感以及自身對黨史的理解滲透到黨史學習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引發參與者的情感共鳴。用這種接地氣、受群眾歡迎的表演方式傳播黨史更能引導讀者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河南工業大學圖書館舉辦的“凝聚青春力量 獻禮建黨百年”紅色舞臺劇會演,就展演了多個紅色故事,還原了英雄先烈殊死搏斗、志愿者逆行奉獻等感人場景,既弘揚了革命精神,傳播了紅色基因,更讓黨史學習教育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8.虛擬體驗。隨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直播推流等新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應該在傳統閱讀中借助新技術的力量開辟全新的黨史學習教育模式。如利用VR虛擬情景體驗,讓讀者通過VR眼鏡“穿越”回到百年前,去“親身”感受我黨的艱難發展歷程,體會黨的光輝歲月。另外,引入直播推流技術進行線上直播和互動,能夠讓更多不能到場參與學習的讀者輕松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想學就學。
石河子大學圖書館打造的“憶往昔崢嶸歲月”紅色記憶VR體驗區,以全方位身臨其境的體驗式教育方式為載體,利用全景式學習環境,讓紅色文化走下書架,將黨史學習引向深入。
四、情景式閱讀助推圖書館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發展策略
1.加強黨史文獻資源建設,助力情景式閱讀。加強黨史文獻資源建設是保障圖書館黨史學習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第一,圖書館需要線上線下聯動,打通館社合作通道,主動與優秀出版社對接,從書目信息源頭掌握選書主動權,快速高效地將紅色圖書、專題數據庫資源上架并推送給讀者;第二,圖書館應加強與地方志辦公室、黨史研究室等單位合作,深挖地方黨史資源,以文獻寄存,共管共用,數字化等方式,為讀者提供特色地方黨史閱讀服務;第三,圖書館應積極走訪老紅軍、老戰士,各行各業的優秀黨員代表,挖掘他們背后的故事,打造“真人圖書館”資源,助力情景式黨史學習多元化發展。
2.契合讀者需求,打造個性化黨史學習空間。利用情景式閱讀進行黨史學習和教育,需要契合不同讀者需求,打造個性化的黨史學習空間。針對少兒讀者,圖書館應著重打造溫馨、舒適的學習閱讀環境,運用動畫、卡通等元素增強黨史學習的趣味性和舒適度;針對青少年讀者,圖書館應著重打造音視頻學習空間、VR/3D體驗空間等,讓青少年讀者能直觀進行黨史學習,切身感受黨的百年歷程;針對中青年讀者,圖書館可著重打造綜合性有聲學習平臺,結合直播推流以及微服務等新技術新服務,為讀者提供網絡化、碎片化學習黨史的全新途徑;針對老年讀者,更多的是需要開辟紅色書房,打造紅色專題書架,邀請老一輩革命家進行初心分享等,通過打造個性化的黨史學習空間,為不同讀者提供個性化的黨史學習服務。
3.強化科技力量,打造云上情景式黨史學習平臺。將5G+媒體融合技術、VR、AR、云計算等新技術力量引入圖書館,通過場景復原、云上觀展、直播、視頻互動等方式打造云上黨史學習平臺,突破黨史學習的時空限制,讓黨史教育得到虛擬空間的延伸,觸達更廣泛的讀者。創新的學習方式,也更能讓讀者身臨其境,以第一視角親身感悟紅色精神,提升黨史學習效果。
4.創新閱讀推廣和分享形式,打造情景式閱讀品牌。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的主要陣地,不但可以設立紅色圖書專架,進行專題圖書推薦,還應充分利用歌德借閱機、主題展覽、微信公眾平臺、校園廣播等多渠道進行紅色資源的推廣和分享;并將舉辦的紅色情景劇表演、唱紅歌、紅色書籍有聲朗讀、黨史學習競賽等融入常規的閱讀品牌活動中,創立情景式閱讀品牌,以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助力黨史學習教育。
5.加強館際合作,內外聯動
為加快推進圖書館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圖書館應多措并舉,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加強館際合作,打通內外聯動通道,將黨史學習教育服務覆蓋更多讀者,滿足更多讀者的精細需求。一方面應加強與博物館、檔案館、美術館、文化中心等文化場館的合作,引進相應的黨史學習資源,通過舉辦專題展覽、專場演出、專題書架等方式為館內讀者提供高品質的情景式學習服務。另一方面,圖書館亦可打破常規,將黨史學習搬到館外,走入紅色基地,走進校園,走入社區,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模式,融合社會力量,將黨史學習同中小學研學、參觀、調研等方式結合,盡可能地貼近讀者,為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便捷的情景式黨史學習服務,進而提高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李 璐.情景閱讀模式下少兒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
[2]林春波.小學語文課程課例設計與實踐[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圖書館)7A49B570-D97A-43E1-9482-EE8A66FC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