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蓉華

基本信息

鄉愁,是人類普遍的情感,也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隨著社會發展、時代進步,昔日鄉村已發生巨大變化,不再是過去作家筆下貧窮落后的模樣,鄉愁帶給人們更多的不再是哀傷,而是美麗?!睹利愢l愁·2020》是劉醒龍等19 位知名作家以“鄉愁”喚醒鄉情的一部散文集,他們深入湖南、青海、西藏等多個省區市的偏遠鄉村,致力挖掘“最美鄉村”的獨特內涵,多維度展現當地的民俗風物,忠實記錄了那些因鄉愁而生的追懷、向往、探索乃至改變。
書中描寫的一個個村莊,好似讓文字扎進泥土里生出了根須,旋即發芽、拔節、揚花、結籽,沉潛的情愫便于字里行間漸漸涌起,溫暖而熱切。在作家飽含深情的鄉村敘事中,鄉愁是道不盡、寫不完的,始終與童年、故園、舊識等聯系在一起,牽動著游子的思緒和念想。
地處湘東的古塘村,因村里有一口年代無從考證的塘而得名?!按遄舆€是那個村子,但因為挨著景區,村子又跟以前不太一樣了?!弊骷宜涡≡~來到了婆家的這個小山村,她感慨10 年前的蠻荒之地,由于開發旅游業而變得更加宜居。“四季之景在我眼前流動……一如我心中珍藏的那個久遠的鄉村時代?!杯h境在變,農人們也在變。作者的姑姐是個善于學習的新農民,她種植的黃桃大獲豐收,通過直播帶貨賣出了好價錢,也帶動了村里其他農戶的黃桃銷售。姐夫的耕田機、收割機早已取代了耕牛、鐮刀,播種和收獲季,是他最忙的時候。
喀拉達拉村“藏”在烏孫山下的一個小山坳里,早些年“村莊日漸破敗,除了少數的幾家蓋了磚瓦房,其余的干打壘和土坯房搖搖欲墜,街巷上荒草叢生”。在這里生活的少年時光,給作家王興程留下了深刻印象。當他再次來到這里,“村巷已被鋪上了柏油路,并安上了路燈,夜幕降臨時,仍有孩子的玩耍和嬉鬧……廣場舞在村委會大院里熱烈上演。”一個戈壁荒灘,建設成了一個秩序規整、生命依存、鄉愁寄托的家園。王興程不禁感慨,小康社會、文明鄉風、美麗鄉愁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期許,它已經從一個宏大的藍圖設計得到了一個村莊的實踐證明。

雪拉村屬于尼木縣,距離拉薩130 多千米?!斑^去整個尼木縣都很窮,直到現在一說尼木人,人們馬上會想起那個響亮的綽號‘尼木邦賽’,意思是尼木吃酒糟的人。”作家羅布次仁把筆觸伸向雪拉村的阿香果果一家,在這個率先建起藏紙作坊的家庭里,有著很多的記憶。曾經,長期滯銷和閑言碎語,都沒能打擊到阿香果果制作藏紙的信心。而如今,藏紙制作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阿香果果的兒子已成為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藏紙制作技藝傳承人。
對于一名作家而言,筆越往深處探究,作品才能越“向上走”。書中收錄的散文作品,無不是從作者居住或探訪的地方談起,就像農民種田一般,把文學的種子深植鄉村,精耕細作,將對生活的感悟、對人性的認知融入懷鄉思故的愁緒之中,感情深沉。
鄉村在變,鄉愁的底色也在變?,F代化進程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重視對美麗鄉村的發現、體驗和書寫,客觀地看待中國社會發展,才能讓文學之光照亮鄉村大地,成為時代和人民的回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