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其濛
本文接本刊第372 期文章《羽毛球握拍及發球技術練習(1)》,繼續介紹羽毛球發球技術。
正手發后場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擊出,飛行弧度較發后場高遠球低的一種發球。球飛行的高度以對方跳起無法攔截為佳。由于球飛行弧度不高,速度相對較快,是單打戰術中具有一定進攻性的發球。雙打中若與發網前小球配合使用,則可以增加對方接發球的難度。動作要領:
(1)準備姿勢、引拍動作和擊球后的動作均與正手發后場高遠球相同,但引拍動作比發后場高遠球略小一些。
(2)擊球時以小臂帶動手腕發力為主,拍面與地面的夾角應小于45°,向前推進擊球。
正手發后場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擊出飛行弧度較正手發后場平高球還要低的一種發球。球的飛行弧度幾乎是擦網而過,直射對方后場。由于速度極快,故突擊性很強,是單、雙打中發球搶攻戰術常用的一種發球。比賽中,在發球方有準備而接發球方無準備的情況下,這種發球以它快速、突變等特點,可立即使接發球方陷于被動。動作要領:
(1)準備姿勢及擊球后的動作均同正手發后場高遠球,引拍動作較發后場高遠球要小一些。
(2)擊球時,拍面仰角較小,前臂內旋帶動手腕快速閃動向前擊球。擊球點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可略高一些。
正手發網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擊球,使球輕輕擦網而過,落在對方前發球線附近的一種發球。由于它飛行弧度低、距離短,可以有效地限制對方直接進行強有力的進攻,是單、雙打中較常見的一種發球。在雙打中,由于場上的移動范圍比單打要小,對發網前小球的質量要求更高,如球過網稍高,對方可通過撲、推而直接進行接發球搶攻。所以,雙打中發網前小球時的站位可適當接近前發球線,引拍動作擺幅小,擊球時拍面擊球的摩擦力及擊球的角度要控制好,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提高擊球點,盡量使球貼網而過,以削弱對方接發球的威力。動作要領:
(1)準備姿勢、引拍動作和發球后的動作與正手發后場高遠球相似。
(2)擊球點位于運動員右側體前幾乎與髖同高的位置。擊球時握拍保持放松,靠手指控制力量。手腕收腕發力,用斜拍面往前推送擊球,使球輕輕擦網而過,落入對方前發球區。
反手發球技術是在身體的左前方用反拍面擊球的一種發球方式。同正手發球技術一樣,用反手同樣能發出各種不同弧度的球;與正手發球所不同的是,反手發球時動作的力臂距離相對要小,發球時對球的控制力更強,加之反手發球動作更具一致性、隱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在比賽中,尤其是在雙打比賽中被廣泛采用。在實戰中,發球方根據雙打戰術的特點和需要,常以反手發后場平高球、后場平射球和網前小球為主。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擊出同正手發后場平高球飛行弧度一樣的球,稱為反手發后場平高球。動作要領:
(1)準備姿勢:站位靠近前發球線,右腳在前,左腳尖側后點地,重心放在右腳上;左手拇、中、示指握住球的羽毛處,置于腹前;右手肘稍向上提起,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將球拍自然置于腹前持球手的后面,兩眼正視前方,呈發球前的準備姿勢。
(2)擊球動作:左手放球的同時,持拍手前臂內旋,帶動手腕展腕由后向前做回環半弧形揮動,擊球時屈指收腕發力,用反拍面向前上方將球擊出。
(3)擊球后注意將握拍姿勢迅速調整為正手握拍。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發出與正手發后場平射球同樣飛行弧度的球,稱為反手發后場平射球。動作要領:
與反手發后場平高球動作相同,擊球時,盡可能提高擊球點,拍面與地面成近似于90°角,利用拇指的頂力,迅速向前推進擊球。平高球,盡可面與地面成用拇指的頂擊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擊出與正手發網前小球飛行弧度一樣的球,稱為反手發網前小球。動作要領:
(1)準備姿勢、引拍動作和擊球后的動作均與反手發后場平高球相同。
(2)擊球時靠手腕和手指控制發球的力量,以斜拍面向前輕輕推送切擊球托,使球盡可能低地沿網上方飛過并落入對方前發球線內。
1.首先學習正手發后場高遠球。依照先分解后連貫、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按照技術動作的要領做揮拍練習,直至熟練。
2.用繩拴住球,選擇適當的高度將球固定吊好,反復做發球動作練習,體會球與拍之間的距離感及前臂內旋帶動手腕由伸腕到展腕的發力過程。
3.持拍面對墻壁做發球練習,在做該項練習時,既要照顧到擊球的準確性,也要兼顧擊球動作的正確性。
4.在場地上練習發球,重點注意發球的落點。
5.按照以上的練習步驟,進一步做其他各種發球的練習,注意各種發球動作的一致性和落點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