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教育廳

濟寧醫學院以“知行合一”理論為指導,通過在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開展主題鮮明、內容新穎、形式得當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向“學與用、知與行”轉變,使實踐教學內容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形成完整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實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育人的目標,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重視頂層設計,發揮整體育人效果。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和醫學類專業醫德教育的要求,著力打造“四結合、一貫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四結合”是指“理論與實踐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結合、集中實踐與分散實踐結合”;“一貫通”是指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緊密結合課程內容和教育目標,分別設計主題鮮明、內容新穎、各具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實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整體設計,避免了重復和雷同。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深度融入,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取得了較好的育人效果。
聚焦主題教育,實現育人目標。各教學團隊緊密結合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團隊立足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醫德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設計了“儒家經典誦讀演說”主題教育活動。《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團隊立足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每年組織各年級學生利用寒假開展“紅色之旅”革命傳統主題調查活動,并撰寫調研報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團隊立足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先后組織了十一屆“思政杯”大學生辯論賽。《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團隊立足于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和創新精神教育,每年暑假組織各年級學生開展以“家鄉改革發展史、醫療衛生發展史”為主題的社會調查,為大學生上了一場鮮活的、現實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注重系統規范,形成長效機制。“四結合、一貫通”的主題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實施6 年來,形成了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模式,構建了具有濟寧醫學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長效機制。各門課程主題教育采用集體與個人相結合、以學習小組為主的活動方式;在學習評價上采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總結性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向“學與用、知與行”轉變。主題教育活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老師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和配合,提升了學生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調查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改采用的創新形式有95.44%的學生給予了肯定。活動也提升了教師的科研能力,6 年中20 余位任課教師編輯出版了1 部教材和11 本優秀調查報告文集,發表了29 篇研究論文,10 余項成果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