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花, 譚晶晶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體檢科, 河南 鄭州 450016)
惡性腫瘤是一類對人們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重大疾病, 如何提高其臨床療效一直以來都是醫學界的研究重點。 目前臨床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仍以手術、 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等手段為主。 據相關統計數據[1-2]顯示, 約40%的惡性腫瘤患者需接受化學治療, 且需長期維持。 為減少反復穿刺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靜脈留置針逐漸應用于腫瘤患者的治療中。外周靜脈留置針可有效保護患者的血管, 減少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 但極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發生脫管、 堵管等不良事件, 影響留置時間。 因此, 需加強護理干預來確保患者順利完成治療。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思維導圖在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腫瘤住院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 例。 對照組中, 男性有26 例, 女性有14 例; 年齡區間在24 ~71 歲, 平均年齡 (48.43 ± 8.72) 歲。 研究組中, 男性有28 例, 女性有12 例; 年齡區間在25 ~72 歲, 平均年齡(49.17 ± 8.63) 歲。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本研究已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入組患者均確診為惡性腫瘤, 且需住院治療; ②入組患者均已充分知情同意, 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近1 個月內存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史者; ②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或心理障礙者; ③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肝素鈉封管注射液 (山東省惠諾藥業有限公司, 規格5 mL ∶50 U) 進行靜脈留置針封管處理。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包括健康宣教、 常規病情監測、 環境護理和心理護理等。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思維導圖護理, 步驟如下: ①組建護理小組。 由護士長為組長, 選拔3 ~5 名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 并邀請1 ~2 名資深醫師組建護理小組。 ②繪制思維導圖。 由小組成員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科室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討論可能導致腫瘤患者靜脈留置針堵管的相關風險因素, 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共同研究繪制思維導圖。 以靜脈置管各時間點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 各個時間點可能發生的堵管原因及對應的預防對策為二級分支, 各級隸屬關系可用箭頭加以標識, 使得思維導圖呈樹狀結構, 便于記憶。 ③知識培訓及臨床實踐。 將制作完成的思維導圖分發至相關護理人員, 組織學習培訓, 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確保護理人員充分了解思維導圖。 培訓內容為思維導圖中涉及的進針角度、 沖封管方法等。 護理人員通過考核后方可參與護理, 并在臨床護理實踐中, 及時總結堵管風險因素。 此外, 研究人員需定期對思維導圖應用情況進行抽查, 并及時針對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調整, 進一步降低患者的堵管風險。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后的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以及堵管發生情況; 采用自行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內容包括服務態度、 用藥護理、 健康教育、 巡視態度四個條目, 每項25 分, 共計100分, 評分越高, 護理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經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的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n (%)]
2.2 兩組的堵管率、 留置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研究組的堵管率為5.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研究組的留置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堵管率、 留置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惡性腫瘤是指人體內一種不正常、 不受控制的組織增生,主要表現為侵襲性生長, 極易發生轉移。 針對腫瘤的綜合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 化學治療、 放射治療、 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 其中化療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3]。 臨床上, 四成左右的腫瘤患者既往有化療史。 外周靜脈留置針是臨床常見的輸液治療手段之一, 可有效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 還可較大程度地避免因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適感, 且對患者的血管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但由于腫瘤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長時間輸注化療藥物會使患者體內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極易導致靜脈留置針在使用期間出現堵管情況, 進而影響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 使其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由此可見,在靜脈留置針使用期間, 需加強堵管防范工作, 以保障患者的治療不受影響。
思維導圖是一種樹狀結構圖, 主要通過分析某一領域知識元素的內在關聯來建立, 可在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提供相對清晰的思維路線[4-5]。 本研究結果顯示, 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護理的研究組的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研究組的堵管率為5.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研究組的留置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分析原因在于, 思維導圖可為解決問題提供簡潔明了的思路, 并通過圖像的形式進行信息傳遞, 更便于思維記憶和加深印象[6-8]; 此外, 還可幫助護理人員快速發現靜脈留置針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疏漏和風險因素, 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 思維導圖可有效延長腫瘤患者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 降低堵管和不良事件發生風險, 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利于護患關系良好發展,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