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明 劉海燕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為臨床常見咽部疾病,尤其好發于兒童群體,其會引起咽痛、發熱等癥,且病程不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適癥狀,若治療不及時,病原菌擴散,可引起鼻竇炎、中耳炎等并發癥[1]。目前,西醫治療以抗生素為主,雖能快速減輕癥狀,但存在耐藥及過敏現象。有學者指出,中藥可與西藥形成互補作用,不僅能幫助滅殺病原菌,且能調理機體免疫,促進康健[2,3]。基于此,本院針對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應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靜脈滴注(靜滴)聯合小兒熱速清糖漿口服方案治療,現將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8 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5∶23,平均年齡(6.6±2.8)歲;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6∶22,平均年齡(7.3±3.1)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符合《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2016)》中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診斷標準[4]:①起病急,多存在發熱、惡寒、咽部疼痛等癥;②扁桃體充血腫大,隱窩口可見黃白色膿性液體;③下頜角淋巴結腫大,按壓有疼痛感;④血常規檢查有異常,即白細胞計數>10×109/L。中醫符合《中醫耳鼻咽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風熱外侵證“乳蛾”[5]:①身熱、咽痛、吞咽困難;②苔黃舌紅,脈浮數。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病程≤72 h;③經血清學、病原菌試驗等檢查確診;④年齡≥3 歲,患兒可表達主觀不適感受;⑤家屬知情同意;⑥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①存在呼吸科其他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患兒;②存在消化系統疾病患兒;③存在嚴重先天性疾病患兒;④合并免疫系統疾病;⑤合并重要臟器功能性疾病;⑥已使用過抗菌藥治療;⑦過敏體質。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兒30 mg/kg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海口奇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701,規格:0.6 g)+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549,規格:500 ml∶45 mg)靜滴,每隔8 h 用藥1 次。
1.2.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小兒熱速清糖漿(黑龍江珍寶島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53067,規格:10 ml)口服。根據患兒年齡調整口服劑量:3~7 歲患兒,10~15 ml/次;>7 歲患兒,15~20 ml/次。3~4 次/d。
5 d 為1 個療程,觀察兩組用藥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免疫功能指標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1 中醫證候積分 參照《中醫兒科學·乳蛾》制定小兒乳蛾證候積分標準[6]:①主證:a.咽痛:無癥狀,計0 分;隱隱作痛,計2 分;咽痛明顯,且吞咽時疼痛加劇,計4 分;咽痛放射至耳部,吞咽困難,計6 分。b.扁桃體充血水腫:無癥狀,計0 分;輕度充血,腫大腺體位于腭舌弓、腭咽弓間,計2 分;充血明顯,腫大腺體超過腭咽弓界限,計4分;充血嚴重,腫大腺體接近中線,毗鄰懸雍垂,計6分。c.發熱:體溫正常,計0 分;腋溫在37.3~38.0℃范圍內,計2 分;腋溫在38.1~38.5℃,計4分;腋溫>38.5℃,計6分。②次證:包括咳嗽、頭痛、惡寒,根據癥狀“無”、“有”分別計0、2 分。
1.3.2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療效指數=(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其中療效指數>90%,血常規檢查無異常,表示康復;療效指數71%~90%,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明顯下降,但未恢復正常值,表示改善;療效指數41%~70%,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有所下降,表示減輕;療效指數≤40%,血常規基本無變化,表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康復+改善+減輕)/總例數×100%。
1.3.3 免疫功能指標 抽取外周肘靜脈血5 ml 于EDTA-K2 抗凝管中,采用流式細胞儀對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進行檢測,檢測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4 不良反應 統計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咽痛、扁桃體充血水腫、發熱、咳嗽、頭痛、惡寒積分及總證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咽痛、扁桃體充血水腫、發熱、咳嗽、頭痛、惡寒積分及總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CD3+、CD4+/CD8+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扁桃體為外周免疫器官,有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可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保護呼吸道、消化道的重要門戶[7]。由于小兒扁桃體尚未發育完善,免疫功能相對較薄弱,特別是在春秋兩季氣溫驟變時,極易發生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8]。西醫治療該病尚無特效藥,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為復方制劑,其含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兩種成分,前者為廣譜抗生素,可降低黏多肽合成酶活性,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促使細菌溶解、破裂,從而發揮滅菌作用,其對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后者為β-內酰胺酶抑制劑,對產生β-內酰胺酶的耐藥菌有特殊的療效。二者聯合使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強化滅菌效果[9,10]。
祖國醫學將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歸于“乳蛾”范疇內,其中風熱外侵為主要證型,認為外感風熱蘊結于咽喉,咽喉紅腫,狀如蠶蛾,吞咽困難,久之郁而化火,致咽喉氣血失暢,壅遏為咽痛,故臨床治療應以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為主[11]。小兒熱速清糖漿為中成藥,其含有多種中藥成分:其中柴胡苦寒,有泄熱透表、鎮咳止痛的功效;黃芩可燥濕瀉火、解毒清熱,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該中藥含有的黃芩苷、黃芩素等有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12];葛根有解熱祛痰、生津止渴的效用;水牛角可定驚安神、涼血清熱;連翹、金銀花有疏風散熱、去火消腫的作用;板藍根可涼血利咽;大黃有解毒消癰、涼血活血的功效。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咽痛、扁桃體充血水腫、發熱、咳嗽、頭痛、惡寒積分及總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加用小兒熱速清糖漿較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更具優勢。大量報道證實,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失調致免疫功能紊亂在化膿性扁桃體炎發病機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3-15]。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CD3+、CD4+/CD8+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后各免疫指標水平明顯較對照組高,推測是因為小兒熱速清糖漿中含有的黃芩、葛根等有抑制免疫反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用藥安全性分析中,兩組僅有少數患兒出現輕微不良反應,經對癥處理后便緩解,提示兩種藥物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聯合應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小兒熱速清糖漿治療,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快速消除咽喉癥狀及全身伴隨癥狀,增強療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